分享

且搜且读:关于《铁木前传》的记忆

 赤脚闲侠 2020-08-28
           关于《铁木前传》的记忆   
                                                  鲁人


            在书摊上发现了一本《铁木前传》,薄薄的,不到七十页,四万余字,品相不错。这本小说是荷花淀派的开创者孙犁的代表作之一。
        孙老先生的短篇小说《荷花淀》,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我上中学时就曾学过。能将硝烟四起的艰苦抗战,写得如此恬淡、唯美,又充满乡村纯朴的气息,在他一辈的作家中真极少。而他的文字又始终有一种荷花的清新淡雅,即使他晚年已达炉火纯青的散文和随笔,仍散发着荷花的幽香。
        买这本书的原因,除了对孙犁作品的喜爱,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为小说中的那几帧插图。插图的作者是老画家张德育,我曾与他有过几次浅浅的交往。就小说插图来说,张德育是中国当代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他1949年春参军,五十年代中期,由部队保送到中央美院学习。学习期间,解放军文艺出版社成立,成立后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苦菜花》,部队领导将为这部小说绘制插图的任务交给了正在上学的张老先生。经过数月的反复构思,他采用了黑白水墨的技法,开创了中国小说插图的新形式,得到一片赞誉,原作也被中国美术馆收藏。《铁木前传》的插图是张先生的又一代表作。他以自己对原著深刻而准确的理解,采用水彩技法,创作了四幅插图。虽然,只有四幅插图,却获盛誉。其中,小说女主人公小满儿的形象被誉为中国插图艺术画廊中的代表形象。插图也得到孙犁的首肯和赞扬。
        二十多年前,我有幸与张德育有过接触,是为了编辑一本介绍本市著名老艺术家的书。这位出自豫西南伏牛山的农家子弟,受在当地以剪纸、绣花闻名的祖母影响,对绘画有着与生俱来的喜好,并最终成为一代名家。第一次见张老先生的情景颇为有趣。我在喧嚣的闹市区寻到一座闹中取静的小院。一栋欧式的二层小楼。院中无人,四下张望,见二楼阳台上立着一位赤背的男人,颇黑颇胖,有点像六七十年代小说里常形容的黑铁塔。我仰头问张德育先生住这院吗。他俯身答,我就是,上来吧。声音很和霭,神情很敦厚。当时,我对张先生并无了解,不过能入那本书的,在本市一定是位人物。这使他颇村野的赤背形象让我有些惊诧。这是老先生给我的第一个印象,很特别,故很深,多年后仍凸凹在目。在以后的几次接触中,感受着他那未被自己的盛名和都市的繁华侵蚀的淳朴,很快便理解了他。
        孙犁与张德育解放后先后定居天津,孙先生比张先生年长近二十岁。《铁木前传》出版时,孙老先生已是功成名就的文坛大家,张老先生则出茅庐不久,正成就自己的事业。但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对名利很淡泊。孙先生未接触过,从他的文章和别人的回忆中却可以感受到他的甘于寂寞。与张先生仅有过几次交往,但只要与他相对而坐,即可感受到他那胖蹾蹾的躯体中散发出的温暖,加之他微方的脸上自然流露出的真诚和谦和,及他室内呈现的那种简单的生活状态,一望而知他是一位喜欢平淡的人。如今,孙犁早已化荷花而去;张德育也在数年前逝去。能与他们生活在同一座城市是一种荣幸,看到有他们合作的书,自然要让它摆进自己的书橱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