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家的创作经验

 济宁文学 2020-08-28


济宁文学

「济宁作家原创作品 文学爱好者交流园地 」

孔孟之乡 | 礼义之邦 | 物华天宝 | 人杰地灵

作家的创作经验


作者:王海青

一个文学爱好者想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光靠看些文章,写些文章,是不够的。读文章当然很重要,便于直接察看文章的肌理,深味文章的味道。但需要选取等而上之的文章,还得有融化文章的天赋才行。写些文章,也不见得幅度能提多高。读还是要读,写还是要写,除此外,更为重要的是注意一下作家们谈创作的文字。或许对一个文学者的帮助最大。这些与创作有关的文字,是一个文学者成长必需的营养。在对作家创作经验进行揣摩、吸收之后,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才能一步步提高。

我注意过这几个作家的创作经验。一个是鲁迅先生的《答北斗杂志社问——创作要怎样才会好?》。文中谈的虽是作小说的心得体会,其实无论从事何种体裁的文学者,都不妨一看的。有些经验至今读来,依然真切新鲜。如留心各种事,多看,不看到一皮一毛即写。写不出时,不硬写。小说人物不用同一人为原型,可以凑合起来。宁可缩减文章长度,也不故意拉长文章。不生造除自己之外谁也不懂的形容词之类等等。对文学者来说,仍有指导与启发的作用。

我还注意到李木生先生的创作经验。已在《文学的思想》中具体阐述,这里不再详述。他的文学经验主要表现在《在文学的山道上一一致海青》、《在济宁散文学会成立大会上的发言》、《闲说散文》等篇章中。里面既有对文学者文格的论述,又有对文学者人格的论及。文学艺术绝非只进行技法上的提升,还有文学者本身的思想修养问题。甚至一篇文章的成功,一多半取决于文学者的思想。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思想的深浅,体现着文章品质的高低。

近两年,我注意过孙犁先生的文学观,汪曾祺先生的文学观。孙犁先生的《文学与生活的道路》、《谈作家的素质》《谈作家的立命修身之道》等文,还有他对各种文体的观点,包含着丰富庞杂的文学信息。如孙犁先生十分注重强调文学者道德品格的修养。认为伟大的作家,都是伟大的人道主义者。(追求公平正义、良心良知、大的悲悯等)。以及为文的真实、真诚,责任、担当。还有站在时代与民族的高度,与民众的水乳交融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文章读一读,对文学者可以说是非常有利的。

汪曾祺先生的语言观是他文学观中最浓重的一笔。体现在他多篇文章中。如《中国文学的语言问题》、《文学语言杂谈》、《两栖杂述》、《揉面——谈语言》等。强调了语言的重要性。语言是它本身,又是思想的载体。他还强调语言的修养,建议青年作家趁年轻多读多背几篇古典文学作品,建议文学者多深入民间文学,也涉及口语的汲取。亦值得反复品读、学习。他还有些观点,给我深的影响。如一个作家的责任感,写文应有益于世道人心。贴着人物写。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收现代派的手法。林林总总。都开拓了我的认知,丰满了我的文学思想。

一个文学者必须搞清自己为文的目的、方向,才能在创作初没有动摇,在创作中没有迷惑,在创作后没有怀疑。自始至终都对自己的创作坚定不移。有文学思想做先导,对选取题材,如何表现,都是有帮助的。在这些高级别的文学思想的牵引下,就不用担心文学这只风筝在天上乱飞。


作者简介:

王海青,1981年生,山东省济宁市人。小学教师。济宁散文学会理事。济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见于《山东教育》、《快乐写作》、《山东文学》、《崛起》、《大运河文学》等刊物。作品受到多个公众号推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