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欢揭露国内音乐教育弊端,称每个孩子都应该学习音乐!

 音教艺术网 2020-08-28

刘欢在华语乐坛的地位举足轻重,他曾在参加一档访谈提到,当今中国青少年的音乐基础教育欠缺,导致了中国孩子在乐感和音乐的创造力上面不足。

视频中刘欢表示,目前中国青少年音乐教育的缺失造成了国内音乐教育的两个极端,而这种局面,无疑会是阻碍我国青少年发展的最大壁垒。

和升学无关,干脆不学

不学音乐的人都有一种“音乐无用”的思想,因为音乐这门学科并没有列入高考必考,跟升学也并不挂钩。甚至还有些人觉得学音乐就是浪费钱,学音乐就是不学无术等。

其实这样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人的文明的提升离不开艺术的熏陶。国家相继出台了把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纳入中小学考试范围的政策,光学好语数英等应试教育是不够的,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学习音乐的重要性。

各大高校对于“艺术特长生”的降分政策无疑也体现了对于音乐生的青睐。


“音乐无用”这种思想无疑是落后的,如果因为这些愚昧的偏见让自己的孩子得不到应有的发展,那才是真正的害了孩子。

学,就要成名成家

在这种环境下选择让孩子学音乐的家庭,都会对孩子抱有一种过高的期待和目的性。带着一种既然学音乐就要孩子拼命学,必须得学成演奏家的那种思想。这样子无形中让孩子背负了巨大的压力,最后孩子也未必学的好音乐。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它的产生和“功利心”、“攀比风”无关系。参加比赛了嘛?拿奖了吗?几级了?字里行间都在说着仿佛没有考级级别,没有比赛证书,就很失败一样,难道我们学习音乐是用来攀比的吗?学音乐难道不是为了让孩子更快乐,更全面的发展吗?

归根结底,学音乐的最终目的就是熏陶孩子建立一个美的概念,让孩子多元、快乐的发展。而现在很多人,似乎都本末倒置了,无论是钢琴考级,还有音乐比赛,初衷都是让孩子建立起自信心,和看见自己的不足,最后却变成了一种功利的攀比行为。只在乎孩子会弹的曲子多不多?曲子的难度够不够大?一味的去追求技巧,忽视掉最重要的艺术修养的培养。往往最后就会发现,这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借用原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的一句话:“别让孩子学了一门技术,恨了一门艺术”。

英国教育部有这样一个说法——他们培养的孩子的标准,要有优异的学术成绩,有出色的体力技能,更要有杰出的艺术修养。这里的“艺术修养”可不是弹琴弹到八级十级。演奏得多好,不是他们所追求的终极目标,运用工具发现自我、表达自我,才是他们想要传承给孩子的乐趣。音乐教育应该放慢脚步,可以说,带着功利心学艺术,学到的是技能,受益一时,融艺术于生活,练就的是思维,影响一世。

正如刘欢所言,如果家长们能理性的看待孩子学习音乐的问题,摒弃一些不良的心态,让孩子在一种快乐的氛围下学习音乐。这样孩子们才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被音乐熏陶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艺术修养,真正的去跟音乐做朋友,而不只是掌握了一门技术。

音乐对于孩子而言是最好的礼物,学习好音乐让孩子一生受益无穷。希望每个人都常与音乐相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