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摄影作品是怎样得来的 (王曙摄影散文之753)

 王曙摄影家 2020-08-28

——与摄影人共勉

   乍一讲这标题似乎与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有关联。这本书我在年轻时读过许多遍,受益匪浅,打骨子里崇拜保尔·柯察金,是我人生的楷模。明白一个道理,做什么事必须恪守和咬牙坚持,“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就是这个理。

     摄影是一门非常有意义的艺术,摄影在拍摄过程中就能获得极大的乐趣与健康(包括心理健康)。天赋、悟性、机遇、运气等等是重要的,但是离开了思索、学习、专研、追求、刻苦、持之以恒还是要“歇菜”的。任何一幅传世的好摄影作品都是来自艰辛,好作品的背后一定隐藏着拼搏的汗水,甚至泪水和鲜血的付出。阿·亚当斯的巨作《月亮和半圆山》为了寻觅最佳拍摄点,最佳时机和准确的曝光量,花了整整三年的时间才拍摄成功;一位鸟类摄影家为了近距离拍摄翠鸟的动态,全副伪装地浸泡在冰冷的池塘中,反反复复一个多星期才得到一幅满意之作;摄影家初小青为了拍摄庆元县百山祖的严冬日出,独自一人在近两千米海拔的高山巅搭帐篷,一呆就是好几天;著名摄影家惠怀杰他拍摄的黄河壶口大瀑布,气势恢宏,震惊中外,有多少人知道他为了拍好大瀑布去过多少次壶口,在那里度过多少个春夏秋冬,遭过多少罪;摄影家焦波为了拍摄好《俺爹俺娘》,有了想法和计划后,付诸于行动,坚持不懈地长期拍摄记录记载的父母,终成大业。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说明任何一门艺术不经过长期的磨练,不感动自己的灵魂,是不可能获得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的,摄影更是如此。

   由于摄影来的太容易了,让我们产生了许许多多的误区和错觉,使我们一次次迷失方向。一次偶然的拍摄机遇,一次漫不经心的的获奖(在艺术门类之中,摄影的比赛设奖项是最多最频繁的),能将我们弄得晕头转向,不知天高地厚。膨胀地忘掉自己手中仅仅是捧着一架高科技的产品(尖端的照相机),许许多多的照片仅仅是机械的产物。此刻似乎只要揪着自己的头发就能飞上天。明明停留在艺术殿堂的台阶下,还自诩站立在金字塔塔尖。

   其实,摄影就是这么简单,谁都可以玩,但不是谁都能够出好作品;谁都可以拥有照相机,但成为照相机真正主人,自由驾驭,能够用镜头阐述思想和感悟的人很少;摄影需要诚实,但制作假照片的越来越泛滥;摄影需要坚守阵地,但是半途而废的越来越多。

   有的人一直在研究照相机,研究用什么样的镜头。可以从2.8,1.4的光圈的镜头说的天花乱坠头头是道,这并没有什么错,但一翻阅他拍摄的照片,却让人大失所望,无语相对。因为只注意到了相机前面的“头”,忽略了相机后面的那个头。

   摄影艺术是有门槛的,因为它是一门艺术,是艺术就必须敬畏,艺术的珍贵在于少而精,一旦雷同泛滥,粗制滥造成风,变成“全民艺术”(“全民喜好”可以),那么,这门艺术就到了崩溃的边缘。一门艺术之所以存在,并得到大众的认可和敬重,必须要有一群人成为“苦行僧”,就自己全身地投入,在拥有“天赋”的前提下刻苦专研,海纳百川地汲取其他艺术门类的精华,才能达到“创作”艺术品的境界。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专研一阵子不行,必须是专研一辈子。前提必须是摄影艺术的“这块料”,而不是明朝陈维儒所说“书生玩剑、将军作文、老僧酿酒,名妓读经”。真正的摄影人要拥有颜回(孔子的学生,生于公元前521年,卒于公元前481)的那种“一单笥、一瓢饮、在陋巷、回也不改其乐。”的那种恒心和精神。

   摄影需要摄影人有悟性,有广泛的知识群和文化底蕴做后盾,有坚韧不拔的意志,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有发现美的火眼金睛和审美能力,有不到黄河心不死的意志,有强大的耐心,有开拓创新的能力,有强烈的个性不落俗套,有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实践精神,摄影人还要做到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诚实可靠,要想拍摄出好作品这些基本条件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须拥有。

   我敬重那些卧薪尝胆,用生命记录人类历史和大自然绚丽的真正的摄影家。读他们那些沉甸甸的作品,能够感受到真实,感受到大美和大爱,感受到精神的升华,品格的高尚。

                              2019.4.15凌晨

灿烂归于平淡

逐浪

一湾宁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