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州诗刊】No.11407期H版||妈妈老了 文\江北 亚非

 北上广文学 2020-08-29
广
欢迎阅读


诗歌是我们日子的一部分。--广州诗刊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2020年邀请大家来评价我们作者的作品,您可以留言评论,或者投票,互动是最好的文学活动,欢迎您参与到这次有趣的文学活动中来!


妈妈老了
文\江北 亚非

    

我的妈妈今年89岁了。佝偻着的背与她原来一直引以为自豪的挺直的背完全是两回事;步履蹒跚,和走路从来都蹬蹬的她也成了历史啦!
妈妈的老家在合川乡下。家里有六个姊妹,除一个大姐外,上面全是哥哥。妈妈的下面还有个妹妹,但那是是比她小好多岁的。所以村里的人们都以为这是幺女儿,都宠着这个漂亮的,高挑的滿妹。
她的家境一般,我的外公是在妈妈12岁时就生病去世了,我的外婆我还有些印象,是个瘦瘦的精干的老人,58年在农村老家吃“大食堂”搬桌子时患脑溢血去世的。离世前,没见到她嫁到重庆的幺女儿,三天没闭眼。外婆去世后,妈妈念叨了好多年,说没有让她来重庆自己家享享福。妈妈家里几个哥哥都是壮劳力。妈妈那时身体很好,冬天也赤着一双脚穿着短裤跟哥哥们下田劳动,哥哥们都很爱护她,不让她干重活累活。妈妈的声音甜润,纯厚,音域广,只是没条件加以培养,发展唱歌了。她跟着农村的大姐小姨们学了很多歌,《小白菜》、《绣花小姐洗衣裳》等。这是一个情歌,歌词大意是:对面山坡吔上哦,绣花的小姐洗衣裳…背时的床铺不招哟郎。她记得最清晰的大概就是这两个歌了。退休后,就常唱给我们和小区的大婶阿姨们听。再后来又跟我们学了《常回家看看》等歌。每年春节,我们要等爸爸回家休假了,我们才会过自家的春节,开家庭联欢会。联欢会上每个人都要出节目,妈妈的节目就是她的“老三篇”了,我呢,就组织弟妹们合唱。还是爸爸的节目最精彩,他的“虎口″吹歌最棒!张开手的虎口,竖着用最薄的地方,让空气通过振动发出嘹亮的声音,就象用树叶、用笛子吹出来的那么动听、悦耳;他还有鼻子吹筲,歪着鼻子吹上个《美丽的姑娘》乐得我们心花怒放,他还有拳击…。滞后的春节是孩子们最欢乐的时光。爸爸去世后,就是妈妈的生日、过年呀等时候,遗传了爸爸欢乐的性格和妈妈好嗓音,我的弟妹们就带着妈妈上歌厅唱,这是妈妈最高兴的时候。
后来到了出嫁的年龄,媒婆们介绍的地主老财家,她都不嫁,非要嫁到城里去。这样,我妈妈就嫁给了住在重庆江北城码头的穷小子-我的爸爸 。在这个大家庭里,她是一个没有经济权只有做事的份的大媳妇。婆婆把所有的家务事都交给了媳妇。婆媳俩还轮换着生孩子。我妈生了她第一个女儿,由于生了乳疮,痛得夜不能寐,更不能奶孩子,我姐姐一生下来就吃米汤,一直营养不良,姐姐半岁的时候,婆婆生了个男孩,看我姐饿得可怜,婆婆就两个孩子一起奶,这下,小姐姐就不认妈妈只要婆婆。我出生后,妈妈的奶又好得出奇,我吃不完。我三四岁的时候,大腿缝长了个疮,人们说叫去看病,妈没钱,那时爸爸的是供给制,一个月只有几元零花钱拿回家。无奈之下,妈妈就唆使我去叫婆婆拿钱看病,结果引起家庭大地震,闹得妈妈有家不敢回,地段干部就支持我妈带着四个孩子离家出走,把孩子交给爸爸,自己去找工作。这样,妈妈连户口、换洗衣物都没拿,悄悄离开了家,从江北城沿嘉陵江边小路背的背、抱的抱、牵的牵来到爸爸工作的地方-现在的嘉陵江北桥头。我爷爷是走船的,回来后非常生气,心疼他喜欢的孙子、孙女,打电话叫爸爸把我们带回去,可妈妈毅然决然的坚持了下来,找了工作,但后来又生了二个孩子,爸爸说孩子小,你把孩子带大了再上班。这样,就有了我们这群在江北城生,在观音桥长的孩子。
那时的江北城没有公路,只有一条石板路沿蜿蜒的嘉陵江通观音桥。我们从早上出发,走了三四个小时才来到爸爸工作的地方。那是一个座落在嘉陵江河边的院落。有十来步石阶,两边全是黄色的围墙(房墙也是黄色),从中间拱形门进去是一个小的花园,花园里有一个小石圆桌,放置有四个石圆橙。穿过花园,三角形屋顶下面的拱形门进去就是爸爸他们的办公室。当妈妈带着我们姊妹四人突然出现在这里,爸爸非常吃惊,单位领导热情接待了我们,端茶递水,让我们在小花园的石圆桌上吃了午饭。我们姊妹来到这儿,既新奇又兴奋,打打闹闹了一下午,全然不知叔叔阿姨为我们忙乱奔波。由于妈妈态度坚决,单位临时在员工房搭了两张床住了一晚。第二天动员全体职工为我们家奔忙,在离爸爸工作单位很近的董家溪找到一间木板房。这是一连排有十来间木板房的其中一间。这排房子座落在一个七八米高的小坡上,坡下面是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的平坝,是河边码头用来堆放大木船运来的木料的,那坝子的堆放木头下面全是草,草丛间好多蚱蜢和蛤蟆,我们就天天去玩。叔叔阿姨们还为我们找来了二张床,一张八仙桌,一个太师椅,上面都嵌着雕花图案,我觉得特别漂亮。我们有家自己的了,兴奋得睡不着觉!
在那住了不到二年,因修建嘉陵化工厂,我们又搬到了华新街靠制药六厂家属区这边,和华新街街上隔着一个很大很大的广场,冬天起雾的时候你会找不到方向的。在那里,妈妈又生了个弟弟-老五。后来在三年自然灾害最严重的时候又怀孕了。爸爸时常把他的口粮省下来给家里孩子和孕妇。有一次,他拿给妈妈十五斤粮票,结果怀孕的妈妈在食堂吃饭被“扒”了,妈妈伤心了好多天,可爸爸安慰他说:面包会有的,什么都会有的。生了六妹以后,妈妈工作也没了,家里共八口人,全靠爸爸的几十元工资,可爸爸非常乐观,个个孩子都喜欢,说他有了六个“零存整取”的存单。我们二个大的已读书了,小的二个上幼儿园,最小的让一个没有孩子的刘伯伯夫妇俩带着,妈妈就去附近的“五家皮”厂去找工作。我和大我一岁的七岁的姐姐早上在半人高的大土坛子里拿一个米花糖去上学,放学回家就帮着家里做家务。我们还割猪草、牛草,卖了钱自己买文具。有一次我和姐姐抬着去倒尿罐子,连人带罐摔到田里;还有一次搭小凳在灶台上掺开水,开水洒在手上带倒了水瓶,开水从胸口倒下去,邻居听到哭喊声,忙帮我脱掉衣服,抹上盐,几个月都不能穿衣服,还光着上身到处玩。。
爸爸单位的丁叔叔看我们家实在困难。在他附近的幼儿园需要一个诚实可靠的人,就推荐我妈妈去做炊事员,幼儿园有房子,离家近,可以照顾年幼的孩子。妈妈又有工作了。可照顾最小的六妹就落在仅六岁的三弟,四岁的四妹身上,这样,他俩就成了六妹的小保姆了。大弟单手夹着六妹去打弹珠、拍纸块,任由六妹的脚在地上拖来刮去;喝牛奶时,三个人坐在床上,你一口,我一口分吃了十来个月大的六妹的主食;六妹睡觉了,是他俩最自由的时光,把被子往六妹的小床上胡乱一丟,就玩去了,等大姐放学回家来,看见小床上有动静,揭开被子六妹的脸已经捂青了。
妈妈的工作是为幼儿园一百多个孩子做饭。她以前从来没做过那么多人的饭,那么大的烟窗灶、那么大的锅、那么大的蒸笼,也没有自己发面做包子、馒头。妈妈没有气馁,到大伙食团去向董团长请教,学习。每天早上4点就起床,中间没有时间休息,晚上还要政治学习,因我爸的工作,每周只能回家一天,若遇节假日和加班,就一天休息都没有,幼儿园就特许我妈妈抱着吃奶的六妹去开会。有时太困了,孩子掉地上了都不知道。每天要拉煤炭、掏炭渣、抱泡菜坛子、起饭蒸笼,甚至直接到菜地去挑蔬菜…这都是男人干的重体力活,她咬咬牙,坚持下来了,可她的腰疼病就是那时候得下的。我们放学还要去帮厨,切菜、洗碗…一切力所能及的事。我的刀工就在那时学的。到后来,她做的馒头是全园孩子最喜欢吃的,她烧的菜也是最可口的,她烧的红烧肉色香味俱全,挟一坨提在空中那是红朗朗,亮铮铮,入口即化。后来她要退休了,教育局徐局长找她谈话,请她继续发挥余热,她连她的几个外孙子孙女都不带,又连续干了五年,是我姐姐坚决不让做了,她才依依不舍的退下来了。
前几年,她都背直直的,走路蹬蹬的。近几年,她八十六岁了,我发现她不对劲了:手机拿着成天不停地打,我的手机里一天就有五十个电话,打通了,也不听别人的,唠唠叨叨反复地说着同一件事;吃了的饭、药转身就忘了;看她不会用手机了,就给藏起来,她就拿电视遥控板叫你给别人打电话,说上面的数字就是电话;而且她可以固执到二三个小时就跟你说同一句话.…她的大脑不能自控了,她快九十了,老了,海默尔综合症找到她了。看到她如今的样子,又可气、又可笑、又心疼。
一个人的一生都经历着生老病死,人生都曾经辉煌,也会有很多无奈,生命是那么顽强,也那么脆弱。妈妈老了,我们已没有多少时间陪伴她,多尽尽孝吧,她已没有多少日子与我们共享生活:子欲孝而亲不待。

        

    2020年5月8日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也必将为文学事业而做出草根的奉献!热爱,志趣,是生命最光彩的部分!感谢有您感恩有您!感谢一路有您……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

     作者:编委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