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颁布实施。今年是《条例》颁布实施五周年。《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领导班子应当配备党外干部。 五年过去,法、检两院在党外干部配备上有了很大进展。据团结君观察,截至今年7月底,最高法、最高检各配备党外副职1名,省级人民法院至少配备党外副院长22人,省级人民检察院至少配备党外副检察长20人。 最高法、最高检各有1名党外副职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作为国家司法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对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提高法治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人才荟萃,把有社会影响、有法律专长、有代表性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选配到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领导岗位上,既能在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上形成合力,不断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入实施,又能强化各项执法监督机制,广泛听取各方面人士的意见建议,促进司法机关的勤政廉政建设。 在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班子中,各有一名党外副职,分别是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民进中央副主席陶凯元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民革中央常委张雪樵。 陶凯元生于1964年3月,曾在武汉大学法学院国际法专业完成了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的学业。1999年4月至2008年3月,陶凯元任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后转任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局长。2013年12月,陶凯元获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张雪樵生于1966年7月,法学博士学位,曾在浙江做过律师,后进入检察院系统任职,曾任浙江省湖州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2017年4月,张雪樵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成为民革党员目前在司法机关任职的级别最高者。 地方高度重视两院党外副职配备 除中央层面外,各地对于法院、检察院党外副职的配备也高度重视。就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颁布实施不久,北京市制定并出台《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规定(试行)》。规定提出,市级和区县政府部门除有特殊要求外,均可以积极配备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 规定明确,党外干部配备重点在行政执法监督、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紧密联系知识分子和专业技术性强的部门。该规定特别提到了一些配备党外干部的重点领域,比如市级和区县两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领导班子等。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就此接受采访时曾表示,法院、检察院等领域,是关系公平正义的重要领域,公众参与面也较广,可以说这些部门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利器,同时专业性也较强。在这类领域培养和选拔一些党外干部,例如民主党派和其他团体的专业水平较高的知识分子群体,可以充分利用人才,并能有效进行行政管理工作。 为做好两院党外干部配备,与北京相邻的天津,于2016年12月出台了《关于加强区级法院检察院领导班子党外干部配备的整改意见》。当时,天津市16个区中只有3个法院、1个检察院领导班子配备了党外干部,而3年后,天津16个区已经有15个完成了法院、检察院领导班子党外干部配备,走在全国前列。 对此,2019年底任天津津南区人民法院副院长的民革党员王斌表示,在区级法院检察院安排党外领导干部,既能在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上形成合力,不断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入实施,又能强化各项执法监督机制,广泛听取各党派各界各方面人士的意见建议,促进政法机关的勤政廉政建设。 至少42人任省级两院党外副职 今年7月底,广东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决定任命林碧艳为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员。 团结君注意到,林碧艳是一位党外人士,现任民进广东省委会委员、民进阳江市基层委员会主委。此前,她还曾担任阳江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像林碧艳一样在省级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任副职的党外人士,至少还有42人。详情如下: 担任省级人民法院副职的党外人士有至少22人——
担任省级人民检察院副职的党外人士有至少20人——
(以上根据公开资料整理,如有疏漏,欢迎补正。) 作者 _煌言 本期编辑 _ 刘雪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