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师出高徒!看赵望云和他的三大弟子

 泊木沐 2020-08-29

方济众作品

赵望云说,贫寒子弟,怎么能上得起那种洋学堂?还是从生活中找出路吧。于是,失学又失业的方济众,经常去看赵望云作画,有时也帮做些家务事。后来,赵望云为他谋了一个中学老师的职务,才算安定下来。之后,方济众又住进了赵望云家,成了家庭的一员。

当时,除了老师、师母,便是3个小弟弟,加上他和做饭的老孙,家里7口人。物价飞涨,赵望云只有每天画一张画,每年办两次画展,才能维持一家人的生计。从师学画1年多的方济众,懂得了为什么画画。到了这年的冬天,他穿着赵老师送的新棉袄,翻过大雪纷飞的秦岭,回老家去了。

徐庶之作品

徐庶之,是在1948年春通过青门美术社经理田亚民引荐给赵望云的。当时,徐庶之是一个无隔宿之粮的流浪者,赵望云收他为弟子,负担了他的食宿和学习费用。

徐庶之发现老师作画时,不是一次画完,先用水调淡墨打稿,进行流水线作业,把第一张画完第一遍,就去画第二张,然后是第三张,循环往复。当时,老师一次最少要画三幅画,一张画画四五遍,直到满意为止。而每一幅画在构图上是不重复的,题材多得很,信手拈来。老师的点景很简单,他喜欢吸烟,不喝酒,常在画动物或人物时,用吸烟点燃后的火柴棒来构画,画完后用手弹一下。老师画画用过张大千送他的大千纸,是用丝和麻做成的,有一张方桌那么大,上下两边都是云图图案。徐庶之住在老师家学画,出外画速写,在艺术创作上打下了良好基础。

徐庶之作品

1946年底,在赵望云主持下,由大千肥皂厂经理、同乡贾若萍出资,郑伯奇作创刊词,出版了《雍华》图文杂志。《雍华》社址在菊花园对面,后移至粮道巷10号赵望云的家里。赵望云任总编辑,黄胄任编辑,每月一期,内容为描写各地人文自然情况,发表小说、散文、诗歌,刊登改造中国绘画的理论文章。徐悲鸿、张大千、姚雪垠、黄苗子、丁聪等,都给予热情支持。出版十期后,由于经费困难停刊。

赵望云作品

1948年春秋之际,应西北文化建设委员会会长张治中约请,赵望云与学生黄胄、徐庶之同行,第三次旅行大西北。西至青海,再游新疆,先是在兰州举办描写祁连山少数民族生活的画展,后在迪化完成西行画作数十幅,由天山学会出版。

赵望云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