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中医捷径

 表里如一xbki4p 2020-08-29

如果你是一位中医小白,想学习中医,请务必认真体会文章的意思,因为它可以让你速成!!如果你已经在用中医,想在中医有所成,却处在对中医迷茫的阶段,请一定要琢磨下此文,因为它可以让你明白而且能应用中医最底层的原理。

谨以此文,给广大中医人一点提警,揭开中医千变万化之难学,走上正确的路,目标方向明确,不再迷茫,迷失在中医的大深林,一辈子走不出来。

内容目录

一:中医之基--阴阳

二:阴阳与疾病的关系

三;如何诊断阴阳

四:如何填整阴阳

中医之基--阴阳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

很多人都知道这句话,也明白阴阳的重要性,很多培训班,大学课程都在说阴阳,但是阴阳如何去用,如何去落实到实际操作中却没有了着落,往往是理论一大堆,而且弄得深奥难懂,实际临床上却和理论完全脱节,大学里面以及现在的各种培训班,讲理论一大堆,最后实际操作,那些理论却完全用不上。

    这个是学中医迷茫的一个根源之一。在这我们从阴阳的基础定义到具体的应用一一破解,明白了这一核心,你在学习各种技法也好,理论也好,治病救人也好,从阴阳的角度上去看问题,你会更容易把复杂的简单化,而且更深刻。

    古时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不是说做不成宰相就要去行医,而是说治国和治人其实是一个理,也就是阴阳之理,此乃天地之规律。

    而古人还强调要有医德,并不是说非要强调做医生的要讲究德,德是什么,德是这个人做出了符合阴阳平衡之理的人和事称之为有德行,德行不差的,做事大概率符合阴阳之理,那在思考施行医术时自然也切合阴阳平衡,德行糟糕,医术也不会好到哪里去。比如比较偏火爆脾气的医生,在用外治法时就容易偏泄,用药是就容易偏量大猛热,做人做事就容易暴躁,这个是他秉性决定的,所以古人就说了医者要修德,其实就是完善本身。

阴阳与疾病

回归到阴阳最基本的定义上:

    阳的定义:阳是具有使万物向上向外运动,使万物活跃,温热的一种作用力。

    阴的定义:阴是具有使万物向下向内运动,使万物安静稳定,降温的一种作用力。

    阴阳就是这样简单,但是想深刻理解,还是需要生活应用中多去理解,阴阳是诊断的基础,也是定治疗的原则。我们做人做事治病,都是守其中,也就是阴阳平衡,只有阴阳平衡,阴阳两种作用力大致相等人和事才能持续健康发展。比如女性阴虚更年期,为什么会出现四肢潮热,烦燥?阴虚也就是人体使气血向下向内运行,使气血安静,降温的作用力虚了,不够了,那人体就会偏燥热,气血能量在外的多(躯体为内,其他为外)所以出现手脚发热。

    所以很多的病症的表象就是阴阳不平衡的状态下,阴阳相互作用下产生的表象,所以在治病之前,我们是不是需要对阴阳作用力有个了解?而不是针对病症表现去治,对吧,但是现在很多学中医的都在针对这个表面的病症表像去治,时好时坏。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治病必求于本,这个本就是阴阳作用力的具体情况,而不是病名或者病的症状。

断阴阳

明白阴阳的作用力是万物的产生根本,疾病产生的根本之后,我们如何去诊断阴阳,诊断有问诊,望诊,切诊等,不管什么诊,我们根本是诊阴阳,现在很多人拿着用来诊什么病有什么症状,这个是走了歧路。

    不管你学的什么诊法,你最后都要给它落实到阴阳上,比如舌诊像布袋舌,也就是舌尖宽大,舌根小,舌头还长,通过这样的舌的形态我们知道,这个是人阴的作用力向下向内的力不足,所以导致了舌头过长,舌尖大舌根小,这样的我们就要补阴填精。我们不从五脏去考虑,只看阴阳的状态,因为五脏万物都是阴阳相互作用的产物,阴阳调整了,五脏六腑自然就回归正常,现在很多流派弄什么五脏六腑绕来绕去,没什么用,只会增加学习难度,我们紧扣阴阳这个万事万物的根本,这个进入中医就简单很多了。

    重点说说脉诊,脉诊是所有诊断里面最容易掌握的,因为它直接摸人体的气血状态,直接能得到结果,望而知之谓之神,切而知之谓之巧,神不是一般人能掌握的,而切诊是一个取巧的诊断,所以脉诊是非常好的诊阴阳的切入点。

    脉诊我们不要去执着于各种脉象,否则一辈子也别想学好脉诊,记住我们诊的是阴阳,我们只要阴阳作用力是如何的,不是要各种脉象。如何诊呢?我们还是要紧守阴阳的基础定义,从基础定义上来理解。

    比如阴虚,人体使气血向下向内,是气血趋向平静的,降温的作用力虚了,那人体气血就会偏向于外和上,在脉的体现就是脉浮,寸脉轩,或则上强下弱;也可能会气血不平静过于活跃,在脉的体现就是急动,阳动,躁动等;亦或则降温不够,那脉就会有热像等,这些都脉象都是阴虚的体现。

    阴盛,人体使气血向下向内,是气血趋向平静的,降温的作用力过强,那人体气血就会偏于内偏于下,脉就沉,收紧,下实上虚;气血过于内敛,降温太过,则脉有寒凉。

所以从阴阳的角度上,来看分析万事万物,这就是最基本的中医,所以说中医容易也容易,说难也不简单,就在你对阴阳哲理的理解应用。

调阴阳

诊断出了阴阳相互作用力的状态,我们外治方面,针就是调阴,灸就是调阳,如果阴虚就用针调,阳虚就用灸调。中药方面阴虚就用(向下向内收敛的,降温用寒凉的),阳虚就用(向上向外发升散的,温热就用补阳之类的)。

    这样一般的问题就很容易明白和解决,有了这个最基本最根本的阴阳,等于把中医的地基打好了,后面的一切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阴阳不复杂就这样简单。

最后推荐这本精准脉灸手册,是以6种脉为诊断,根据6种脉,辩别出阴阳作用力的状态,在用针调阴,灸调阳的原则,配出针刺,艾灸处方,非常容易的就把阴阳之道贯穿,理论和实战完美配合。是真正进入治病求本的一本好书,建议学中医的都看看,你会发现治病原来如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