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祠风之叶氏三祠

 叶氏农耕文化 2020-08-30

注:梅州,粤东客家的大本营;梅县,客家梅州的大扎地;雁洋,名人撑起的客家村落。今日,我们起近梅州,走近梅县,走近雁洋,走近叶氏,领略雁洋的名人祠风,其中,以三祠为首,先以介绍。

  梅州,粤东客家的大本营;梅县,客家梅州的大扎地;雁洋,名人撑起的客家村落。今日,我们起近梅州,走近梅县,走近雁洋,走近叶氏,领略雁洋的名人祠风,其中,以三祠为首,先以介绍。

1

元帅出之乎

  叶氏俊贤公祠地处雁洋镇虎形村,修建于明中叶成化年间,中国十大元帅之叶剑英于一九八七年四月二十八日在此出生,并在此度过他的童少年时代。建国后,叶帅曾分别于一九五一年、一九五三年、一九七一年和一九八零年四次回到故居。

  俊贤公祠右侧二横杂屋,建筑面积三百五十平方米,是单门楼式两杠平房、泥土夯墙、杉木顶架、瓦块天面结构的普通客家民居建筑。鉴于初建之时财力等所限,规制较小,后经族人商议,于清乾隆三十二年(一七六三年)重建。民国时期,由于此堂年久失修,其子孙后裔不忍其渐呈破败之相,复在原址之上进行较大规模修整。

  另,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当地政府及地县拨出专款对此祠堂进行部分整修,并将宗族近房亲属后裔另迁它处安居。

2

冷落的宫殿:清慎公祠

  与叶帅祖祠相比,清慎公祠却是门庭稀少,谓为冷落,但又谁知,作为长兄的清慎公,是如何影响了叶帅祖祠?

  俊贤、俊华二公(兄弟),于明成化初由松原堡玉浆村荷畲里迁居松口堡云车乡梅教村,创建屋场一所,田产等业。贤公逝世后,华公携儿孙及侄孔信等再辗转雁洋荷树岗下榕树塘,由于人丁兴旺,后移居中心屋,即今虎头山下,卜住经营、创业垂统,建屋场十一所,分十孙十所、侄孔信一所。建立祖祠,为雁洋开基之始祖,华公谙堪舆,择虎头山下建祠,为平分龙气,以分房而建,互相依靠。俊华公祠居虎头山之左,俊贤公祠居虎头山之右,两祠之间仅相隔一小巷道约丈余宽。

  其实,上述叶帅祖祠乃长兄俊华为弟弟俊贤所建,只是建设者的祠堂却冷落异常。现在看看俊华公祠(即清慎公祠,为俊华后代情慎公所修建故而名之)的风貌:

  俊华公祠原为三堂两横屋式构造,后因子孙繁衍昌盛,裔孙众多,分居本村各点,长子孔仁公之子除四子世鼎后裔仍居虎形中心屋之外,长子世昌公裔分居幽兰岗、麒麟寨,建有副政(世昌)公祠,次子世昂公裔分居大路下,建有飞凤(世昂)公祠。三子世冕、五子世显分居塘埯。

  俊华公次子孔礼公及其裔孙分居杨梅坑、仰天湖、拱桥头、荷 树岗、井子头,并在杨梅坑建有诗叟(万崇)公祠、荷树岗榕树堂建有万山公祠。赴宗祠祭祀多感不便,又因俊华公祠建造年久,于民国丁卯十六年重修调整布局,改建为两堂两横式结构。于民国乙巳十八年仲秋落成,改为“清慎(世鼎)公祠”,占地约一千八百平方米,祠堂建筑面积约九百五十平方米,内大门石柱楹联由梅州州长卢文铎撰写,至今完好无损。其联曰:望族溯南阳,天假鸿缘论虎踞;名山数东岭,地占雁里看龙飞。

  神龛顶端悬挂“南阳望族”牌匾,九尺余长、三丈余宽,祠堂落成庆典时由长教檀树下宗亲贺有木刻堂联曰:

  丹桂映华堂、月白清风馨、亨留香永;

  枝繁叶茂盛、族姓数端详、占结子多。

  下堂屏风正面上端挂“解元”匾额,北面朝堂挂“副魁”、“一林双凤”牌匾。这些在“文革”时被毁无存。

  公元一九八七年丁卯岁初,由裔孙华侨复阁、复昂、复运、少泰、秀兰等捐资,筹集人民币捌千多元,重修神龛、牌位等,当年农历七月二十五辰时旋火大庆。与诗有关:一个充满人文气息的祠堂

  诗叟公祠为杨梅坑叶氏祖先俊华公三世万崇公所建,该祠以其号名之曰:诗叟公祠。

  该祠坐东南朝西北,为两堂两横式建制。其上堂之上有一牌位:龙神伯公。据传,此神之处为祠堂龙脉延续,有庇佑本族富贵双全之用。

  另,于上堂中眺望,远处一山正入眼帘此山形同笔架,且恰与该祠连为一线;加之,其后有文祠庙一座,族人每每去此祭拜。族人以为,本族学业有成者众多,与此两者有重大关联。

  其后有山,但因近年砍伐过度,水土流失严重,族人为防“煞气”干扰,使其子孙后裔世代兴盛,遂于其上沿祠堂建围墙两层,内植阴香、桂花等树。登高俯视之,该祠与山水已融为一体,浑然不可分。



温馨提示:长按或扫描上图中的二维码进入。
弘扬叶氏文化·展示叶氏风采·传承叶氏传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