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业广惟勤-叶氏在朱巷的宏大建筑:霭吉堂

 叶氏农耕文化 2020-08-30


国 之 有 史  ·  家 之 有 谱



朱巷为东山著名古村落,因明代中期朱明皇室的一支后裔迁居此处而成朱巷。叶氏祖居陆巷,后因家族分支,向四周扩居,清乾隆年间有一房迁至相邻的朱巷,经商发迹后在朱巷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霭吉堂。

霭吉堂位于朱巷山址村201号,建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现保存有门屋、前厅、大厅、前住楼、后住楼、东住楼等六进单体建筑。

大门东向,面阔一间,较为朴素,藏而不露。大门后为庭院,东侧筑备弄直通后住楼。

前厅面阔三间,进深六檩,前后檐椽均出檐半椽。大梁扁作,抬梁式。山尖设山雾云,脊檩两侧施抱梁云。楼前檐、歩柱均落在青石柱础上。明间后有穿堂,筑石库门。厅前青石阶沿三级,两边有长方形青石马墩。厅前庭院以高大风火墙相围,南面筑有照墙,墙下为一圈水磨砖砌抛方,古朴雅观。

大厅面阔三间,进深六檩,明间后穿堂连石库门,通前住楼天井。大梁扁作,抬梁式。山尖设山雾云,脊檩两侧施抱梁云,桁下置托机,其建筑规制稍胜于前厅。穿堂两侧有两个蟹眼天井,以解决采光与通风。明间前后歩柱下置鼓形青石柱础。大厅前筑砖雕门楼,中间字额为“业广惟勤”。落款:“道光戊戍(1838)季秋,刘鸿翱题”。刘鸿翱,字次白,山东潍县人,清代进士,道光八年(1828)至道光十二年(1832),在东山任太湖同知。字额上层为砖砌抛方,四周围以砖雕细花纹,甚为美观。庭前四周风火墙亦高达10米,左右风火墙下筑有船形轩走廊。闭门又可自成一宅院。

前住楼面阔三间,楼下置船形轩廊篷。梁尖施抱梁云,脊檩下设托机。西侧附房两间,四界梁,抬梁式。楼下明间前后歩柱下设扁鼓形石柱础,次间壁内边柱五根均落地。明间后为屏门,设楼梯。楼上构架为六界梁。大梁圆作,抬梁式。楼梯设葵形木栏杆。

后住楼三间带两厢,前有门楼及天井。左右房与前住楼相通,形成走马楼。天井楼上前后左右置小方格木窗68扇,下为木裙板,甚为漂亮。东厢房下有小石库门,通备弄。屋架进深六檩,大梁圆作,抬梁式。边贴穿斗式。用料较大。明间前后歩柱下青石鼓墩巨大,并雕有“笔锭胜”等浮雕图案。

过街为东住楼,面阔五间带两厢,建造年代应在明末清初。门楼朴素,细花岗石门框。楼前为一庭院,四周风火墙高达10米。立柱粗大,且贴黑漆锦布。楼下明间歩柱下置覆盆形木鼓墩,后歩柱直落方砖上。屋架进深六檩,大梁扁作,抬梁式,脊、歩、檐桁下均设托机,屋面全部铺木芒板。次间柱子粗大,七根金柱下蘑菇形青石柱础特别巨大,为古建筑中所少见。楼前檐下置斜撑,极为简洁。厢房面阔一间,四界屋 ,梁圆作,南北抬梁式,上铺木芒板,下置楼梯。

霭吉堂是朱巷里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古宅,因建造年代较近,损坏不大,但现产权较杂,谁也不愿出资修缮,年年风雨,前程漫漫,不容乐观。

 

朴素的大门,藏而不露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