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东遂溪县洋尾箔村叶氏宗祠【视频】

 叶氏农耕文化 2020-08-30

国 之 有 史  ·  家 之 有 谱


宗祠描述:叶氏宗祠原名叶氏甲宗祠,据说是叶姓为了团结周围三十里的本姓兄弟而建之,实际上是一个典型的合族祠。该合族祠始建何年已失考,毁于1962年,重建于丙子年孟冬月廿一日子时(1996年12月1日),同年十一月竣工,十二月初四日卯时进宅。叶氏宗祠按原址原貌重建,座卯向酉兼甲庚,占地面积363.8平方米,建筑面积267.8平方米,全为砖瓦杉木结构。

祠堂原供奉4个神主牌(共刻有9个先祖名讳),其中有2个神主牌分别刻有3个和4个先祖的名讳,另外2个神主牌各刻有1个先祖名讳。也就是说,一个神主牌代表一房,九个先祖后裔自愿合为一派,分作四房。

1953年之前,每年冬至这天有洋尾箔、牛路、西埇、麻施洋、白立水、牛路头、大囦(回龙)、山仔村、徐屋、下桥、长坡墩等20个村庄的叶氏兄弟前来祭祖。1953年至1996年期间,中断这项活动43年。1996年重建宗祠后,恢复这项活动,并更改为每年冬至的前一天,作为叶氏兄弟回宗祠祭祖日。

开基始祖:叶凤英、叶相琼、叶卓锦、叶景进。

由于原谱在民革期间被毁,未能确定是哪一位先祖最先到此创基,此后陆续迁来5位先祖在此定居(待考)。

洋尾箔叶氏宗祠是一座合族祠,座卯向酉。宗祠是由附近二十五条村庄的叶姓后人共同出资组建,始建于何年已失考,毁于1962年。先后于1996年和2014年重建,宗祠现占地面积5198.2平方米,建筑面积302.8平方米。据说宗祠大门楹联原来是"源歸一本,澤庇四房",现重建宗祠的大门楹联"金枝挺秀源一本,玉葉流芳澤四房"是与东莞金桔村叶氏宗祠大门楹联"金枝挺秀,玉葉流芳"合二为一的,以示不忘祖居地,不忘本。

宗祠神龛后座楹联"樞密流芳,光前裕後"是来自东莞金桔村叶氏宗祠红砂岩牌坊上面的题字,该牌坊于清同治四年(1865)乙丑秋立,少霞封蔚 书(封蔚 ,字少霞,广西容县石岭村人,咸丰三年进士,内阁中书协办侍读)。

宗祠神龛最初立有九个先祖的神主牌(分为四房,每房各先祖共享同一神主牌)。1996年新添加南昌塘村和打铁塘村叶氏开基祖神主牌。根据化州柑村《南阳叶氏宗谱》、《南路叶氏联合宗谱》、吴川龙窦叶屋村《龙台祖私谱》的记载,目前已知有七位先祖分别来自化州柑村、吴川龙窦叶屋村和吴川岑屋垌村,其余四位先祖的来龙去脉有待进一步查实考证,再往上追溯,可知各先祖都是来源于东莞金橘岭叶氏。

四房先祖神主牌:

长房:凤英公、永茂公、子新公;

二房:秀茂公、兰伯公、和清公、相琼公; 

三房:卓锦公; 

四房:景进公。

四房先祖及其后裔派衍分布:

凤英公:洋尾箔村一、二队;

永茂公:回龙村、山仔村、畔塘村、牛栏村、安铺圩;

子新公:新西埇村、老西埇村、庞乙村;

秀茂公:洋尾箔村四队; 

兰伯公、和清公:牛路村、长坡墩村、关塘村、久古塘村; 

相琼公:洋尾箔村四队、洋青圩;

卓锦公:洋尾箔村一、二、三队、迈往村、竹山村、福祥村;

景进公:洋尾箔村二、三队、徐屋村、下桥村、澷泗洋村、白立水村、牛路头村、南门圩。

历来每年冬至日各地叶氏宗亲均派代表参加宗祠祭祖活动,其中1953至1996年这项活动已中断43年。为了缅怀先祖,激励后人,振兴叶氏家族,从1996年开始恢复了这项活动,商定于每年冬至前一天,叶氏兄弟回宗祠祭祖。

叶氏宗祠是叶氏族人寻根问祖,祭祀祖先等重大文化活动的圣地。具有慎终追远,报本思源,尊祖敬宗,凝聚宗亲,光前裕后,规范道德,激励后代,创业发家,爱国爱家的教化功能。是叶氏族人根之所系,脉之所维。

为了承先启后,继志述事,叶氏族贤将收集到有关叶氏的历史源流、出土文物、叶氏宗祠、叶氏族谱、叶氏名人录和叶氏迁徙变迁等历史文献资料整理成图文并茂的展示板,在宗祠中堂上进行集中展示,希望能够发挥其资政、资商、资业、学术、存史和教育的作用。 PS:洋尾箔叶氏宗亲会QQ群号码:109824983。


[End]

🍃HTML5+CSS3网站的优势

广东宋桂叶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