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氏 感悟 + 生命伟大的传承 一切的生物皆有灵性 独山村是遂昌古代闻名的村寨,村子保留着古朴的风貌,村中有明代清代修建的宗祠,明隆庆年间的隆庆石牌坊、明嘉靖年间建立的寨墙等古代建筑。从叶氏宗祠到牌坊一条200米长的街道,完整的保留了明代建筑的风貌和格局,享有“明代一条街”之誉。 进入村庄后,便是“明代一条街”,历史在这里显得异常鲜活而厚重。这里现存的古迹有财神庙、叶氏大宗祠、葆守祠、“旌节”坊、明隆庆三年石牌坊、村墙遗址、南寨门、蔡相庙等;遗憾的是,独山村还有一批古迹已经被毁,没有遗存下来,比如文昌阁、关帝庙、旧府门、大夫第、祖师庙等。除了大量的明代古迹外,在《平昌独山叶氏宗谱》中还记载着,明代的叶氏家族人才辈出(据初步统计,明代叶氏有功名者达十余人)。大量的古迹遗存和族谱中的信息可以证实明代独山村的盛况。 然而,在族谱中发现,到了清朝康熙年间,一位县令却对独山叶氏家族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予于叶氏谱系而不胜兴废之感也,纪载明备,期间名臣贤相、文模武烈、仙风道骨、高人隐士,代有伟辙,何至今凌替衰微也。”(《平昌独山叶氏宗谱·题独山叶氏清修宗谱序》)结合实地考察与文献记载,有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是:为何明代兴盛无比的叶氏家族,到了清代却陷入了“凌替衰微”的境地呢?这里曾经生活着一群什么样的人?他们靠什么为生?发生过什么事情?随着这些问题,在文献和田野中穿梭,一步步追溯叶氏家族的今与昔。 叶氏大宗祠中散落着几块石碑,由于常年风化,碑上的一些字迹已经模糊了。这几块碑中字迹依稀可见者是《湖溪叶公墓藏志铭》和《叶母周氏墓藏志铭》,这两块碑原在后山的叶宪夫妇坟茔内,20世纪90年代坟茔遭到盗掘,墓内财宝尽失,墓志铭则被盗墓者弃于荒野,叶氏后人发现后才将石碑抬到祠堂内安置至今。 村南,这里矗立着独山村的标志性建筑——隆庆三年石牌坊。有史料记载,叶氏十六世孙叶以蕃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中举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中进士,之后官至工部员外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天妒英才,在京任职的叶以蕃去世;隆庆三年(1569年)其父叶弘渊立牌坊、世德祠碑以旌表和纪念早逝的儿子。虽然叶以蕃享年仅三十三岁,但其短暂的一生给整个独山叶氏带来了无尽的荣耀,这种荣耀甚至延续到了今天。叶以蕃去世后,其父叶弘渊为了感念皇帝对儿子的礼遇和恩宠而建了这座石牌坊。石牌坊飞檐翘角,蔚为壮观,中额书刻“洊膺天宠”四字。这个隐藏在山中的小村,因为叶以蕃,熠熠生辉。 独山村的西南方向有高耸的寨门,寨门两边用石头砌了坚固的寨墙,如今,平坦宽阔的柏油公路穿过独山,寨门再也不是进出独山的必经要塞了,但依稀可以感受到当年独山村森严的戒备。如若亲身行走在田野中,你将能感受历史发生的环境,从而获得对史料语境的理解和把握。 独山石牌坊位于浙江遂昌焦滩乡独山村。为明进士工部员外郎叶以蕃之父叶弘渊建。四柱三间五楼,歇山顶。前后抱鼓石,基座宽11.72米,深4.13米,通高8.40米。正楼龙门枋上牌高1.12米,宽0.50米,中刻“敕立”两大字。上额枋高0.40米,长3.60米,前刻双龙戏珠,后刻凤凰牡丹图。下额坊高0.60米,镂雕双狮戏球,次间额坊雕瑞兽图。龙门枋上用斗拱承托檐子,坊顶仿木结构,雕凿精细。脊兽历数百年完整无损。独山石牌坊是浙江省保存最为完好的明代石牌坊之一,具有较高的建筑价值。独山石牌坊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明清之际,南中国经历了三藩之乱、彭温之乱等历史事件,彼时战乱频仍,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大量福建移民向西迁移,移民群体进入浙江地区之后,没有身份,没有户籍,到了清初,重新编修里甲,他们在此地定居下来,并逐渐获得了山林资源,而作为更早来到独山定居的叶氏家族则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挤压,叶氏很难再像以前那样继续独自把控山林资源。 叶氏家谱记载:“康熙年间,惜里居逼于寇戎,祠宇毁败,人散而谱亦从残缺者多。呜呼!吾族之谱,半伤于回禄,半伤于兵燹。……自是以后,我族得修于乾隆十八年,再修于乾隆五十六年。迄今屈指二十年矣,不有修之于后,则往者何以知其……来者何以知其生娶”(据《平昌独山叶氏宗谱》)。从族谱还可看出,清代此地社会动荡、匪乱不断、盗寇侵扰、宗谱毁坏、祠堂败落,一部分叶氏子孙甚至迁居异地,独山叶氏的势力逐渐减弱,不复当年的强盛,因此才有前文中提到的康熙年间县令的感慨。 面对宗族的离散、族谱在战火中的毁损,叶氏家族也曾作出一些努力来挽回颓势,比如乾隆十八年(1753)、乾隆五十六年(1791)、嘉庆十七年(1812),独山叶氏都曾重修族谱,试图整合各方力量,重振家声,期间买卖频繁,又零星置办了一些宗祠地产,至今族谱中尚存留一些这一时期的买卖契约。但在时代大潮下,这些努力还是无力扭转叶氏的衰微,到了嘉庆年间“其时仅有祀田一十八亩,别产又甚寥匕……”(据《平昌独山叶氏宗谱·叶翁竹斋传》,叶氏再不复明朝嘉靖年间的辉煌。 2、叶公画像创作说明 4、广东宋桂叶氏 5、我姓叶,我自豪! 沈诸梁,字子高。春秋末期楚国军事家、政治家。大夫沈尹戌之子,封地在叶邑(今河南叶县南旧城),在叶地治水开田,颇具治绩。曾平定白公之乱,担任楚国宰相。因楚国封君皆称公,故称叶公,叶公是全世界叶姓华人的始祖。 世界叶氏联谊总会秘书处 叶县政通街九龙国际广场A3-1501 0375-8066006 [周一、三、五] |公众号投稿信箱:1245108@qq.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