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咏流传:贺知章《咏柳》

 邈思遐想 2020-08-30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分享唐代大诗人贺知章的一首很著名的诗——《咏柳》,我们先来一起感受一下这首诗。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怎么样?这首诗你肯定非常熟悉吧?没错,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几乎每个人都背过这首诗,它听上去就是一首儿歌,谁都能听懂,谁都能感受得非常鲜明,春天到咱们家了。《这首》咏柳带给咱们就是一种昂然的春风,单看这首诗的格调,怎么感觉好像是贺知章在非常年轻的时候写的?其实不然,贺知章这一生当中写过很多金碧辉煌、典故丛生的应制诗,这首诗跟他的那些应制诗都不一样。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首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一般而言,我们会把一个人形容成杨柳,比方说美女婀娜多姿,像杨柳风摆一样,看上去非常的苗条,但在这里诗人却反其道而行之,把柳树形容成一个美女,说这柳树啊就像美女一样,有苗条的身段、有婀娜的腰肢。所以“碧玉妆成一树高”,从一开始这株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一个“一树高”写出了柳树高挑的、亭亭玉立的风姿,

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丝绦”就指的是腰带。这千条万条的柳丝就好像美女身上的裙带一样。一个“垂”字,看出了杨柳在风中款款摇摆的那种飘逸的姿态。这一句诗里啊,其实可能暗含了一个典故。据说南北朝的时候,南齐王朝的益州刺史,相当于我们现在成都市的市长,叫刘悛之。他给齐武帝献上了四川的柳树,这些柳树“条甚长,状若丝缕”(“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武帝植于太昌云和殿前,常玩嗟之。曰:杨柳风流可爱,似张绪常,见赏如此。”)。意思是说柳条都非常的长,看它的形状很像美人的丝带。齐武帝把这些柳树移植在他的宫殿里,经常在柳树之前吟咏诗歌,说这些杨柳风流可爱。

除了用“万条垂下绿丝绦”这条典故之外,碧玉妆成一树高,当中的“碧玉”其实也和中国古代文人常用的意象有很大的关系。王维在《洛阳女儿行》(“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颜容十五余。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罗帷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祗是熏香坐。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中说:“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可以说,“碧玉”在中国古代的诗歌当中也是形容年轻貌美女子的称谓。我们常说“小家碧玉”,不就是形容那些貌美的年龄比较轻的小女子的吗?所以用碧玉来形容柳树,也写出了柳树的那种柔美的状态。

前面的两句实际上是形容柳树和柳枝的整体的姿态,最后的两句像民歌一般地唱出了这柳树的淳朴、纯粹和清纯。“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在问,不知这绿丝绦、这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呢?是谁裁剪出来的,肯定是人家柳树自己长出来的,但如果你这样说,那就不是写诗了。我们明明知道在二月时节,初春来到,那柳枝、柳条、柳叶都开始发芽了,但诗人在这里说“二月春风似剪刀”,把春风比作剪刀,我猜在贺知章之前可能还从来没有人把春风比喻成剪刀,即便是在他之后也可能很少再有人使用这样的比喻。这个比喻真的太好了,它既很家常,又很巧妙,让我们感到这春风一丝一缕地吹来,把那柳叶一丝一缕地裁开,的确是独有匠心,别开生面。 

大家可能会问,贺知章不是在朝廷做很大的官吗?他怎么能写出这样像儿歌一样的小诗来呢?其实啊,这跟贺知章这个人的个性也有很大的关系。贺知章是浙江绍兴人,个性非常地狂放,当时有一位官员说,贺知章这个人风流倜傥,我对我们家的孩子离别多少天都不会去想念,但是要有一天见不到贺知章,就觉得日子白过了,可见贺知章在当时特别地有人缘儿(知章性放旷,善谈笑,当时贤达皆倾慕之。工部尚书陆象先,即知章之族姑子也,与知章甚相亲善。象先常谓人曰:“贺兄言论倜傥,真可谓风流之士。吾与子弟离阔,都不思之,一日不见贺兄,则鄙吝生矣。”)。他还特别擅长写书法,尤其擅长写行草之书,只要是喝醉了就拿纸来写诗,一眨眼的功夫就能写很多篇,只要你不停地给他手里塞纸,他就这样不停地会一直写下去。所以呀,贺知章是一个非常率性的人。 

 贺知章不仅写过像《咏柳》这样貌似小儿科的诗,而且在他晚年回到家乡的时候,也写过一首跟《咏柳》风格特别接近的诗,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回乡偶书》。这首诗说:“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自从考中进士,离开绍兴老家,到这次回家,中间隔了将近半个世纪。这次回来啊,已经都86岁了,遇到了自己老家的这些孩子,他们哪认得这老爷爷从哪儿来的?老爷爷当初离开家乡的时候,他们还没出生呢。看到这位可爱的老爷爷今天逛东家,明天转西家,操的还是绍兴的口音,可就是不认得,他们怎么能不问一句呢?所以,这首诗非常地具有童趣。

贺知章不仅个性洒脱豪放、喜欢谈笑,学问也特别地渊博。唐玄宗时期,他在一天之内同时被皇帝任命为礼部侍郎兼集贤院学士。礼部侍郎,有点类似于我们现在的文化部兼教育部的副部长,集贤院学士有点类似于我们现在的中央文史馆馆员,也可能类似于我们现在的中科院的院士,只不过他是在文化领域内的院士。总之,能够做集贤院学士的人都是辈分高、学问大、道德高的人。当时官员议论说,这个老贺,一天之内得到这两个职务,不知道是侍郎更高贵呢,还是学士更高贵。宰相张说回答说:“侍郎虽然职位高,不过是个官员,学士就不一样啦,怀先王之道,胸有经纬之文,那当然要比侍郎荣耀的多。”(“开元十三年,迁礼部侍郎,兼集贤院学士,一日并谢。宰相源乾曜语说曰:“贺公两命之荣,足为光宠;然学士、侍郎孰为美?”说曰:“侍郎衣冠之选,然要为具员吏;学士怀先王之道,经纬之文,然后处之。此其为间也。”玄宗自为赞赐之。迁太子右庶子,充侍读。”)

贺知章到了晚年,个性更加的狂放,他给自己取了个外号叫“四明狂客”。每天游走在街头巷尾,喝醉酒之后就开始写诗,可以说文不加点,笔不停书,酣畅淋漓之后方才尽兴(知章晚年尤加纵诞,无复规俭,自号“四明狂客”,又称“秘书外监”,遨游里巷。醉后属词,动成卷轴,文不加点,咸有可观。又善草隶书,好事者供其笺翰,每纸不过数十字,共传宝之。)。后来岁数真的太大了,想家了,唐玄宗特别恩准他回家,而且赐给他家乡的一面湖,还专门写诗为他送行,命太子以下百官去为他饯行。这说明贺知章这个人在当时无论是在帝王的心中,还是在百官的心中,还是在文人的心中,都有很尊崇的地位。

说到这儿,其实盛唐的大诗人李白跟贺知章还有一段佳话。想当初李白刚刚来到长安,见到了贺知章。老贺请小李喝酒,喝酒却没有钱,就解下了系在腰间的金龟子来换酒喝。这件事对李白有很深刻的印象,为什么?李白后来在诗中回忆贺知章的时候专门写道,贺知章解下腰间的金龟子换酒请他吃饭的事情(“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昔好杯中物,今为松下尘。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中。”)。更重要的是贺知章一见李白就感慨,你简直就是一个谪仙人,就好像是从上天下凡来的神仙一样。李白对这个称号,非常地在意,在他的诗中,好几次的以“谪仙人”自居啊,而这个绰号就是贺之章送给他的。

我们今天读着贺知章这首《咏柳》,想象一下贺知章当年在唐代的那样一种为人处事,那样一种在众人心目中的形象。他是一个位居高位的高官,一个有着赤子之心的诗人,一个乐于奖掖后进的前辈,他的个性如此豪放豪迈,既擅长书法,又擅长诗歌,既能够写出那些金碧辉煌的应制诗来歌颂王朝,又能写出这些清新可人的小诗篇、小儿歌,你不觉得他在我们的心目当中是一个多么可爱可亲的小老头吗?

唐代的诗歌,描写的范围非常地广泛。有李白的飘逸,有杜甫的沉郁,有李商隐的写情,也有王昌龄的边塞,也有像贺知章这样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人人都能读得懂、都喜欢读的简单的《咏柳》。

最后,让我们再将这首诗重温一下。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