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敕勒川等39处首批试点!我国正式开启国家草原自然公园建设,将免费对外开放

 元导 2020-08-30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9日公布了内蒙古自治区敕勒川等39处全国首批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建设名单,这标志着我国国家草原自然公园建设正式开启。  

这是记者29日在内蒙古召开的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建设启动会上了解到的。  

国家林草局副局长李树铭在会上说,草原被誉为地球的“皮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之一,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农牧民生活的家园和重要的生产资料、广大人民群众休憩的绿色空间。为了全力推进林草融合发展,保护修复草原,国家林草局决定开展试点推进国家草原自然公园建设。  

他要求,各地在试点中要处理好草原生态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关系,遵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科学利用、高效管理”的基本原则,充分尊重原住农牧民及相关利益主体合法权益,在此基础上开展适度放牧、生态旅游、科普宣教、科研监测、文化体验等活动,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  

“草原自然公园,是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设国家草原自然公园,将填补这一类重要自然保护地的空白。”李树铭说,这有助于保护、传承和弘扬优秀草原文化,开展生态旅游,并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重要抓手。

此次确定的39处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面积14.7万公顷,涵盖温性草原、草甸草原、高寒草原等类型,涉及11个省(区)和、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区域生态地位重要,代表性强,民族民俗文化特色鲜明。

有哪些草原自然公园

2020年3月起,国家林草局启动国家草原自然公园创建工作,从内蒙古、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重点草原省区中选取试点,最终确定了首批39个区域生态地位重要,代表性强,民族民俗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草原自然公园。

39处国家草原自然公园究竟有哪些呢?

正北方网消息,蒙草生态参与修复的呼和浩特敕勒川草原、阿拉善贺兰草原、乌拉盖草原均入选。

另据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官网消息,云南省保山香柏场、寻甸凤龙山草原获批成为国家草原自然公园建设试点项目,成为云南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生态文明和中国最美丽省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乡村振兴和决战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成为保护、传承和弘扬优秀草原文化,开展生态旅游的重要阵地。

“香柏场”位于保山市西北部,交通便利。“香柏场”草地总面积约3万亩,东西长约11.5公里,南北长约35公里,平均海拔3200米,最高海拔3576.5米,因能观看高黎贡山延绵全貌,故有“镜中高黎贡”之称,主要自然资源有草甸、森林、泉水、杜鹃花、野葡萄、中药材和黑熊、雪鸡、珍惜鸟类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南方草原中高山草原的典型代表,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自然教育价值。

昆明寻甸凤龙山天然草原,总面积约1.4万亩,距昆明主城100公里,地势呈现为山间台地的走廊式地形,平均海拔2480米,属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四季温差小,干湿季分明,垂直变化明显,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冬春干旱,夏秋多雨,雨热同季,优越的气候条件为各种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条件,寻甸凤龙山草原大部分为云南省种羊繁育推广中心经营管理,目前已具备科普功能,市民到此可以了解种羊养殖和草原知识,具有典型示范效应。

该官网报道说,此次获批的39处国家草原自然公园将免费对外开放。

【相关链接】

昔日乱石滩,今日再现敕勒川

敕勒川草原(原呼和塔拉草原)位于呼和浩特市东北部,面积超过2万亩,包含内蒙古少数民族群众文化体育中心、蒙古包会议中心、萨仁湖、草原等。是在大数据和乡土植物搭配下人工干预修复成功的典型草原。2011年前,曾是土地撂荒、黄沙飞舞之地,也是呼和浩特沙尘天气主要的策源地。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古诗形容的就是敕勒川草原当年的美景,但是随着草原退化和人为不合理利用,这里一度成为黄沙飞舞之地,也成为沙尘天气的主要策源地。

为了再现昔日水草丰茂的盛况,2012年这里采用人工撒播和机械喷播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牧草播种,并配合草原封育、草原灌溉等技术手段进行修复治理,如今,《敕勒歌》里描述的风吹草低、牛羊成群、植物群落丰富的草原回来了,原生典型草原的生态情景成为人们游玩的好去处。这也标志我国在草原生态保护修复、科研监测、生态旅游方面的最新成果。

8月29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呼和浩特市敕勒川草原,举办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建设启动会,为我国第一个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项目揭牌。第一批草原自然公园将免费对外开放。

目前,森林、湿地、沙漠、地质、海洋等类型都已建立相应的自然公园,而草原类型的自然公园尚未建立,处于留白状态。因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积极推动草原自然公园建设工作,将资源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区域生态地位重要,生物多样性丰富,景观优美,以及草原民族民俗历史文化特色鲜明的草原纳入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建设,在保护好草原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开展适度放牧、生态旅游、科普宣教、科研监测、文化体验等活动,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

据国家林草局介绍,草原自然公园在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的基础上,可以适度开展可持续利用的经济活动。按照试点建设要求,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确定河北省塞北黄土湾等39处草原开展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建设。

据了解,草原自然公园将成为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乡村振兴和决战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是保护、传承和弘扬优秀草原文化,开展生态旅游的重要阵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