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的智慧“治未病”

 灵魂医学 2020-08-30

中国历史上,曾有扁鹊四望蔡桓侯的故事,想必大家也很熟悉。某天,扁鹊朝见蔡桓侯,见蔡桓侯面色异常,就说:“主公啊,趁着病还在浅表赶紧就医吧。”蔡桓侯不信,对身边的人说:“这些医生,成天想着给没病的人治病,好叫人说他医术高明。”过了10天,扁鹊再见蔡桓侯,见他的疾病已经深入肌肉,就劝他尽早治疗,蔡桓侯还是不听。到了第3次拜见蔡桓侯,扁鹊一看就知道他的病已经发展到脏腑了,再不治疗,将无药可救,可蔡桓侯仍然无动于衷。第4次见蔡桓侯,扁鹊远远一望,二话没说,拔腿就跑,因为这时候任何人都回天乏术了。5天后,蔡桓侯果然死了。

在西方医学日盛的今天,对早已习惯用现代设备来检测的我们来说,这则故事似乎玄而又玄。扁鹊既没给蔡桓侯做心电图,又没给他量血压,他凭什么就能诊断出蔡桓侯的病呢?

人体工程学认为,医生的神与不神,境界高与不高并不在于治已病,而是治未病。《黄帝内经·素问》中强调:“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所以说治未病的医生,才可以称得上真正的神医。

不懂中医的人,可能不大了解什么叫已病和未病。其实很好理解,已病就是已经发出来的病,已经被身体感知的病;未病则是还未完全形成的病。上等的医生在给人治病的时候,讲究治疗未病,不治疗已病。因为人一旦发病,身体各个器官就已发生病变,治疗起来就非常困难了。比如,一个人一旦到了癌症晚期,吃什么药都不再管用。

《黄帝内经》中所倡导的“不治已病治未病”,其实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养生理念,强调防患于未然,彻底将疾病杀死在摇篮里。养生,古称“摄生”、“道生”、“保生”,其中“生”意为生命、生生不息之意,即通过各种手段调摄保养自身生命,使生命生生不息的意思。这与人体工程学所提倡的修身、养身是同一类概念。

人体工程学认为,人的寿命固然与先天禀赋有关,但后天的修养更为关键。只有通过各种调摄保养,增强体质、提高正气,才能使体内的阴阳平衡,使身心处于一个最佳状态,从而减少或避免疾病的发生。

中医常说:损有余而补不足。什么是补?我们可以理解为补养身体所缺,因此人体存在有病而补和无病而补,无论何种补法,均应“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阳有余而阴不足,则当损阳而补阴;阴有余而阳不足,则当损阴而补阳。”这才是要意义。这个过程需要我们平时在饮食、起居、情志、修养等诸多方面进行调摄,正如《黄帝内经》所提倡的“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近年来,各类报刊和杂志上时有一些关于知名艺术家、企业家等社会名流英年早逝的报道。报道中的这些人离世病因不尽相同,但他们生前却都有一些共性的生活习惯。比如生活节奏快、饮食无规律、长年缺乏锻炼、长时间过度焦虑等。正是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日积月累,最终导致了这些精英的英年早逝。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钱财、地位固然重要,但跟健康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呢?一个人,如果能健康平安地度过一生,即便从未大富大贵,也已是圆满。健康的获得其实是很简单的事情。只要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好习惯成自然”就已足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