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Ⅱ1、肌肤受邪2、经络受邪3、脏腑受邪及其中医对治

 齐鲁968 2011-09-23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Ⅱ

肌肤受邪及其中医对治

曲黎敏开讲养生经典

1、肌肤受邪及其中医对治

2、经络受邪及其中医对治

3、脏腑受邪及其中医对治

=================================================== 

1、肌肤受邪及其中医对治

    在“扁鹊望齐侯之色”里边,我们讲了疾病的层面和对应的治疗方法。疾病在中医学里,基本上分为四个层面。第一层是肌肤受邪,就是所谓的腠理受邪。针对这一个层面,它会有一些特定的治疗方法,比如像热敷法、熏蒸法,还有刮痧、拔罐等,现在众所周知的有推拿、足底按摩等,这些都可以解决肌肤受邪的问题。

2、经络受邪及其中医对治

    扁鹊过了五天,再去看齐桓公的时候,就发现他的病已经到血脉,这是第二层,叫经络受邪,一般采用针刺疗法。其实,经络学说是中医里最独特的学说,这也是到目前为止,全世界的医学对中医学认识的一个要点。中医一向很强调经络,从某种意义上说,经络是一种“活体版”,人活着时气血旺盛,就能够形成经络,但是,人死了之后,经络就没有了。比如,目前在尸体解剖的时候,就找不到经络。经络是一种生命现象,是一种活体现象,人活着,有气血的话,经络就是通畅的;如果人气血衰败,慢慢不用它了,它就荒废掉了,那么这一条脉络可能就会不存在了。

  中医认为经络可以断决生死,因为经络是连缀着五脏六腑的,人的哪个脏器出现了衰败,经络就会有所显现,所以说它可以判断生死。经络也可以“处百病”,即判断百病,还可以知道虚实。所以关于经络有一句很重要的话,叫做“不可不通”。目前中医治病也是因循这条原则,就是通经脉。人体是最精密的组织结构,它会知道哪个部位气血虚了,如果有余力,它自然会往那儿补,或者往那儿运行,如果它没有做到这一点,就说明它现在气血不够。

  人体有一个最经济的原则,就是一定要先保住命。即如果得了病,现在治不好,那么我要先活着,我先保命,等气血慢慢补足了以后,再去解决疾病的问题。所以我们说到人体的时候,经常会提到一个观点:在人生当中,人做事是可以努力的,但是如果身体满足不了你的需求的话,你就不要去过分地拉动它,不要过分地去努力。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有的人身体已经很不好了,但是他会对医生说:“你等我十天,等我把这件事忙完了,我肯定会回来看病。”可是没等到十天,他就已经倒下了。身体比大脑更聪明,大脑意志可以继续撑,但是身体已经不能撑了。即使勉强撑着,也会像“泡沫经济”一样,等泡沫一落下去,人就是虚证了。

  针刺疗法有一个很重要的内涵,扎针等于是把别的经络的精气调一下,暂时补给需要精气的经络,所以如果人是虚证,扎针就要很小心,假如别的经脉精气也不太足,这个时候将气调来调去对身体就会有影响。在按摩里边也存在这个现象,如果特别虚的人,我们一般不建议他进行按摩治疗,因为按摩其实也是调元气到肌肤这个层面。如果人体内部元气已经很空了,按摩师还拼命地在表层调他的气的话,他当时会觉得很轻松,能得到缓解,但是过后他身体里边会更虚,身体的疼痛还会继续加重。

3、脏腑受邪及其中医对治

    第三个层面,是脏腑出现病变。一般脏腑出现病变,就要用药了。中医用药,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用药如用兵”。中医说开药是“开方子”,为什么?“方乃正也”,也就是说开的是一个正确的方向。中药讲究配伍,配伍的原则是要守“方正”的原则,不能乱来。乱来就是希望瞎猫可以碰上死耗子。比如说有人咳嗽了,就把中药里能治咳嗽的药都用上,这就是乱来。这样乱开处方不仅治不好病,还会延误病情。中药里有九味药是去胃酸的,如果大夫把这九味药都开在药方里,他毫无疑问是庸医。那只能叫开药,不能叫开方子,方子是有“道”的。上医开方子就像在为我们的生命画一幅画或谱一首美妙的曲子,就好比“桂枝汤”一方,里面没有一味治感冒的药,可是把它们放在一起就可以把感冒给治好了,这就是因为它配伍精准,非常和谐。作为医生,就要和上战场的将军一样,明白自己到底要做什么,要集合几支部队去打敌人,并不是自己人多就可以打败敌人,最关键的是要靠排兵布阵。

  病入膏肓的治疗之法

  病入骨髓和病入膏肓是一个概念,扁鹊说人病入骨髓时,司命之神也没有办法进行救治。但是在中医里,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灸法。现在国家也在大力提倡这种方法,正在努力研究。比如大家会去采艾草,然后用艾绒在身体的某一个部位实施灸法,灸法就是用火法。中国传统的治疗方法,叫“针石汤火”,这个“火”指的就是灸法。古代是拿灸法当做养生药法来进行的,每年都要在身体的某些穴位去重灸,最后达到养生的目的。

  以上就是中医里所谓的四诊和疾病的四层,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Ⅱ——什么是五行?曲黎敏开讲养生经典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Ⅱ——人体五脏之象1(1—5)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Ⅱ——人体五脏之象2(6—11)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Ⅱ——《灵兰秘典论》解析:“心”(1—4)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Ⅱ——《灵兰秘典论》解析:“肺” (1—3)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Ⅱ——《灵兰秘典论》解析:“肝”(1—2)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Ⅱ——《灵兰秘典论》解析:“脾”(1—2)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Ⅱ——《灵兰秘典论》解析:“肾” (1—3)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Ⅱ——《灵兰秘典论》解析:“肾”4、常见肾经病及其中医对治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Ⅱ——《灵兰秘典论》解析:“膻中”代君受过的心包、常见心包经病及其中医对治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Ⅱ不可轻视的六腑:“胆”1、2、3、患胆结石、胆囊病的原因 4、常见胆经病及其中医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Ⅱ不可轻视的六腑:“胃”1、胃为仓廪之官2、胃主血3、常见胃经病及其中医对治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Ⅱ不可轻视的六腑:“大、小肠”1、小肠为受盛之官2、常见病对治3、大肠为传道之官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Ⅱ不可轻视的六腑:“三焦”1、三焦为决渎之官:“主枢纽”2、常见三焦经病及其中医对治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Ⅱ不可轻视的六腑:“膀胱”1、膀胱为州都之官:主气化2、常见膀胱经病及其中医对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Ⅱ中医是如何看病的:“扁鹊使虢太子起死回生”1、问诊 2、三步治疗法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Ⅱ中医看病之“望”1、扁鹊望齐侯之色2、张仲景预言王粲3、中医“望”之要义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Ⅱ1、中医看病之“闻”2、黛玉临终之声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Ⅱ中医看病之1、问2、切3、大医精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