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生专家:每个人都可以百病不生

 春色红杏 2010-02-16

点破“百病不生”的最大玄机

人体百病不生的玄机,古人早已知晓。先贤说:“气血盈,则百病而不生。”我们身体的一切疾病,小到发烧、感冒,大到肿瘤、血栓,都是气血出现问题而导致的。

在多年的行医过程中,每次望闻问切之后,总会有病人这样问我:“大夫,我这个病到底是怎么回事呀?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尽快地祛除病根呢?”

问到“病根”这个词,可是一下子说到点子上了。每每遇到这样寻根究底的病人,我总是非常高兴,也很愿意跟他们多说上几句。

能够一眼辨别疾病的根源,一下找到祛病的妙方,是每位医生不懈追求的目标,作为一名执业医师,我也不例外。

诊病之余,我常常钻研医学古籍,希望将古人的智慧与自己的临床经验相结合,来探寻人体“百病丛生”的根源。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原来人体“百病不生”的玄机古人早已知晓,只不过是他们秘而不宣,等待有缘人来发现罢了。

这个玄机就是气血。《 黄帝内经·素问 》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 景岳全书 》也说:“人有阴阳,即为血气。阳主气,故气全则神旺;阴主血,故血盛而形强。人生所赖,维斯而已。”正是上面这两段话让我悟出了人体“百病丛生”的症结所在,悟出了治病和养生保命的真谛,困扰我多年的难题一下子迎刃而解了。

原来,人体健康最重要的就是“气血”二字,我们身体的一切疾病,都是气血出现问题而导致的。小到发烧、感冒,大到肿瘤、血栓,这些疾病产生的主要原因都是气血不畅、气血不足。

气血通调则身体无恙,百病不生;气血不调则怪病不断,痛苦不堪。一切人体的健康问题都是由气血不畅、气血不足导致的;所有身体问题的调理都要靠通畅气血、补足气血来实现。

只要我们让气血畅通,就能百病不生;只要我们把气血补足,人体的自愈能力就会自动开启,发挥作用。

思路打开之后,我突然发现,原来历代中医名家在治病和养生的过程中,都离不开“气血”这两个字。著有《 医林改错 》的清代医学大师王清任对气血的认识最为精到。他主张“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因为无论是外感疾病,还是内生疾病,最初都不会是伤人的脏腑、筋骨、皮肉,而是伤人气血,所以,治疗的关键就在于“调气活血、补气养血”。

 

后来,经过不断的探索与研究,我发现“气血”的这一玄机,古代许许多多的大医早已发现,并成功运用于临床中;因此,我在给人治病和做健康指导的时候,也把通畅气血、补足气血作为核心内容。按照此种思路,很多疑难杂症迎刃而解。

气血不畅、不足时,我通过食物和药物等来调整机体的状态,补足人体的气血;通过运动和理疗来帮助气血畅通,恢复健康;通过穴位按摩和刮痧等方式来刺激气血,祛除阻碍人体气血通畅的最大障碍。实践证明,这些方法的效果非常好,屡试不爽。

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多注意保健,畅通气血、补足气血,健康就会长伴我们左右。只要我们每天都让气血畅通、让气血充足,我们就会“百病不生”,活到天年。

大道至简,养生,就是畅通气血,补足气血。

气血足,百病除

气血是人的后天之本,人体的五脏六腑、骨骼经络,乃至毛发皮肤都必须依赖气血的滋养,没有气血就没有生命。而只要气血充足、通畅,我们就能百病不生。

既然人体一切的健康问题都是由“气血”造成的,那么有人就要问了:“气血”到底是什么?

先别急,容我卖个关子,给大家说两个场景。

去医院复诊时,医生看到病人的前期治疗效果不错,常常会说一句话:“现在看起来你的气色比以前好多了。”抑或是两位久未谋面的好朋友,见面时会寒暄:“瞧,你最近气色可真好呀!”这是我们最最熟悉不过的场景了。

其实,上面所说的“气色”就是中医所讲的“气血”。说到这里,可能好多人都会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气血”呀!我知道!我知道!我每天都在说它!

是的,“气血”对我们普通老百姓其实并不陌生,它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如此之近!可能有时候,与生活联系得太过密切、太过平常,反而会麻痹我们的神经,让我们忽略它的存在。其实生活处处皆玄机!

言归正传,我再进一步说说中医里的“气血”。实事求是地讲,中医的“气血”是一个合成概念,它是“气”和“血”的合称。中医学是这样解释的:“气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是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它的重要性早在《 黄帝内经 》中就有体现。《 黄帝内经 》云:“人生十岁,五藏始定,血气已通,真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气血失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气血充盈,百病不生”。

通俗地讲,气血就是人体的后天之本,人体的五脏六腑、骨骼经络,乃至毛发皮肤都必须依赖气血的滋养。没有气血就没有生命。

再形象一点说,“气血”其实类似于汽车里的汽油、手机里的电能,如果汽油加满、电量充足的话,汽车和手机就能正常使用;而倘若汽油不够或电量不足的话,无论你怎么折腾,汽车在一定时间后都会熄火,手机也会因电量不足而通话效果不好甚至不能通话。

 

气血畅通、充足与否,成为一个人能否百病不生,健康长寿的关键。如果一个人长期超负荷工作、过度劳累、生活不规律等,就必然会气血不足,那能供给五脏六腑的动力和能量也会不够,脏腑为了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必须超负荷运转,一天两天没有问题,时间久了,损伤出现,经络不通,脏腑功能衰弱,身体内部环境一片混乱,那时我们的身体既没有力量及时清理内部的毒素,又缺乏能力抵御外来致病因子的侵袭,因而,生病也就成了意料之中的事情。

“气血足,百病除。”只有气血充足,才有利于全身经络的通畅,有了充足的气血和畅通的经络,人体的脏腑才能得到更好的濡养而使功能强健起来。气血充足、经络畅通、脏腑功能强大,我们的身体就会有一个非常良好的内部环境和强大的免疫体系,既能够及时清理内部的各种毒素,又足以抵御外来的致病因子。

气血畅通、充盈,则百病不生,活到天年;气血淤滞、不足,则百病丛生,半百而衰。所以说,气血掌握人的生杀大权,气血足,则身体壮;气血虚,则百病生。

吃喝不愁的人照样会有气血不调的毛病

并不是说只要每天吃饱喝足,就肯定能气血充盈。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缺少锻炼以及生活工作多方面的压力,都会损伤我们的气血,导致疾病。

与同行坐在一起的时候,我们时常会探讨:为什么进入现代社会,疾病的种类越来越多,花样时时翻新,人们都“百病丛生”了呢?

每当这时,都是议论最热闹的时候,同行们各抒己见,百家争鸣,纷纷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而每每这个时候,我也会提出自己的看法:“百病丛生”最根本的原因是气血不足、气血不畅。

有人会提出这样的疑问:现在都什么年代、什么生活水平了,吃穿不愁,想吃什么就买什么,鸡鸭鱼肉管够,水果蔬菜任选,营养充足着呢,怎么可能出现气血不调呢?是不是你说错了?

一点没错。现代人气血不调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营养过剩。现代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每天都有大量的鸡鸭鱼肉蛋奶等油脂多的东西可吃,正应了中医所说的“恣食肥甘,久必伤身”。好吃的东西摄入过多,会加重肠胃的分解吸收负担,肝的消化、肾的排泄也不得不超负荷 工作,久而久之,五脏六腑的元气下降,功能减退,就会造成“食伤”,吃出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脑中风等现代文明病。

现代人气血不调的第二个原因是体育锻炼少了。由于生活质量的提高,需要做体力劳动的机会少了。而运动可以促进人体毒素排出,新血再生,保持健康的状态。现代人吃得好了,运动得少了,所以体内毒素堆积,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就会造成气血淤阻。

第三个原因,是现代人的压力比较大。工作压力、生活压力,都像山一般将人压得喘不过气来。人整天不停地思虑,而思虑会消耗掉大量的血,同时思又伤脾,脾主运化,脾伤则会影响血的生成,影响脾胃的功能,消化吸收减弱,久而久之,气血便会不足。

此外,日益污染的生活环境、不规律的作息习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也会损耗我们的气血,并且对气血的再生造成影响,导致身体气血不足、气血不畅。

而气血不足、不畅,反过来又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久而久之,积劳成疾,最终导致我们的身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累得腰酸腿疼,头晕眼花,吃不下饭,或者干脆大病一场。

这些症状其实是在提醒我们:该对自己的身体好一点了,该休息一下了。

但很多时候,我们对此视而不见。只有当“病来如山倒”,身体不能再承受时,才去认真反思,考虑我们的健康问题。而此时,我们的身体已经千疮百孔,成了“空壳”,再也经受不起任何微小的打击了。

而很多人恰恰只有到了这个时候,才会真正重视自己的身体,积极地寻访名医妙方,亡羊补牢,希望重新修补好身体的“窟窿”,恢复往日的健康和精力,活到天年。

虽然俗话说“亡羊补牢,犹未晚也”,但“后知后觉”总没有“先知先觉”来得实在和有效。从对我们自己健康负责的角度而言,我们也一定要“先知先觉”,及早重视。

我的气血不调吗——7种方法让你一目了然

气血不调不一定非得专业医生才能诊断出来,日常有很多症状其实已经在向你示警了。

很多人要问了,我们本身不是医生,怎么做才能对自己的身体“先知先觉”,知道有没有气血不调呢?

事实上,要想做到“先知先觉”并不难,只需要每天对自己的身体更加关爱一点点,更加体贴一点点就可以了。我们可以自己和身体对话,来详细了解它的气血运行情况。比如,每天起床后,自问自答一下。

1 . 是不是有面色苍白或比较暗淡,以及疲倦无力、头晕耳鸣、皮肤干燥、头发脱落、指甲易裂等情况发生。

2 . 是不是觉得说话有气无力或中气不足,经常觉得疲累,不想说话。

3 . 是不是出现经常性的心悸、胸闷,或阵发性的心胸疼痛,唇色暗淡,舌头发紫。

4 . 是不是肢体容易麻木,甚至疼痛,手脚总是发冷或莫名其妙地发热。

5 . 是不是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嘴角皲裂的情况。

6 . 女性是不是有月经过多过少甚至闭经的情况。

7 . 男性是不是有小腹、会阴、睾丸坠胀不适的感觉。

如果你的身体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上面这些症状,那你就要注意了,因为身体已经提示:你气血不调了!

 

此时,疏通气血、补足气血是当务之急。我们应该调整饮食,利用食物的特性来帮助气血恢复。气虚者需补气,补气的药物有人参、黄芪、党参等;血虚者需补血、养血、生血,补血的药物有当归、阿胶、熟地、桑葚子等;气滞者需通气,通气的食物有山楂、玫瑰花等;血淤者需活血,活血的食物有藕节等。

我们还必须加强锻炼。现代人缺乏正确的锻炼,使人体变得静多动少,这就造成体内气血淤滞,运行不畅,身体出现各种不良的反应,所以我们有必要加强锻炼,畅通气血。

其实,健康就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只要我们能够在细微的问题上稍加留意一小下,我们的健康就能前进一大步!

通补五脏气血,方法各有不同

中老年人经过了大半辈子的劳碌奔波,过度劳心劳体,脏腑功能都出现衰退,气血津液也开始不足,神疲乏力、失眠健忘、头晕目眩、腰酸腿软、腹胀便秘等毛病都找上门来。这时候正应进行调养,特别是脏腑气血的调养。

《黄帝内经》说:“丈夫……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

也就是说,人到中年,经过了大半辈子的劳碌奔波,过度劳心劳体,肝、肾、脾等器官逐渐衰老,血管老化,气血淤阻经络,身体开始出现神疲乏力、失眠健忘、头晕目眩、腰酸腿软、腹胀便秘、气短懒言、食欲不振等不适症状,各种各样的毛病也都跟着来了,这时候正应当进行调养。

中医认为,健康的根本在气血,要想恢复身体健康,就必须益气养血、疏通经络。而只有这样,才能度过一个健康的晚年。对此,我建议中老年人采取药物、食疗与经络按摩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

人体衰老通常是从肝脏开始的。《黄帝内经》说:“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所以,我们要从肝开始调理。中药四逆散、四君子汤、四物汤、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养肝护肝的效果都非常好。如果中老年人出现了肝经气血不调的毛病,我还建议他们平时多吃酸味、甜味的东西来补肝养血,比如,枸杞、高粱、牛肉、枣等。

我们常说,肾为先天之本,肾中精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它与人体生命活动息息相关。人到老年,肾气逐渐衰微,精不足则化气无源,无力温煦、激发、推动脏腑之气;精不化血或阴血不足,还会导致气血阴阳亏损,然后诸脏腑、四肢、百骸失其濡养,造成多个脏器的功能损害。所以很多老年人容易有思维迟钝、言语多误、健忘痴呆,或多虑多疑、淡漠孤僻、急躁易怒的情况,这些都是肾气衰的表现。为此,我常常用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右归丸等进行辨证治疗。同时,我还建议肾功能出现问题的老人,不要久行久立,避免伤筋动骨,注意保暖避寒,防止寒燥伤肾。在饮食上可多吃点核桃、山药、芡实等补肾的食物。

中医还认为,脾胃在机体的生长壮老过程中不断摄取自然界的营养物质,维持人体的正常发育及功能活动,人步入老年之后,作为后天之本的脾胃也会变得虚弱,消化吸收水谷精微的能力开始不足,很多疾病因此产生了。针对脾胃虚弱的问题,我通常使用参苓白术丸、补中益气丸等,健脾补气升阳。对于此类中老年患者,我的建议是多吃粗食淡饭,以米粥、薏苡仁粥、茯苓夹饼、大枣等健脾养胃之品为主,少吃油腻等不好消化的东西,以免伤及脾胃。

心脏的作用更是不能小看,它是全身血脉的总枢纽,负责气血的总调配。同时,它又是精神、意志、思维活动的总指挥,在人体中,居于绝对的领导地位。如今,心脑血管疾病也成为中老年人最多发,也最致命的疾病之一,因此养心必须提上日程。最通用的方法是吃些莲子、桂圆、红枣、西洋参、柏子仁、麦冬等能保养心脏的食物。

肺是人体的娇脏,在五脏中的位置最高,它很容易被寒热邪气所侵袭。肺气不调容易引发呼吸系统的问题,咳嗽、哮喘都是秋冬季节的常见疾病,所以适当地吃一些银耳、百合、雪梨等古往今来都公认的润肺食物,才是最佳的保养之道。

五脏都需要气血的滋养,才能正常地工作;而充足的气血则有赖于健康的五脏来提供。如此说来,你还等什么,赶快行动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