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纺织百问 】原料配棉100问「第十弹」

 昵称71321263 2020-08-30

46.纤维静电大小对纺纱有什么影响?

答:纺织纤维在纺纱工程中产生的静电会给生产带来困难。纤维静电现象会使纤维蓬松,梳理过程中纤维不容易转移和剥离,会严重缠绕设备的罗拉、皮辊等机件,堵塞纱条通道,产生断条、断头,严重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
一般天然纤维的比电阻小,不易产生静电,即使产生静电也会很小,不会形成电荷积聚,对生产中影响较小。合成纤维的比电阻都比较大,在纺纱过程中静电现象严重,如不采取措施,生产难以正常进行。一般化纤原料比电阻在107-108Ω.cm时,静电小,纺纱比较顺利,当比电阻达到109Ω.cm及以上时,应该在开清棉工序投料时加入适当的抗静电剂,或者合理地控制生产车间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减少静电对生产的影响。选择棉纤维及其他天然纤维或者再生纤维与化纤混纺也可以减少静电,改善化纤的可纺性。
 

47.纤维上的油剂大小跟车间的温湿度控制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纤维油剂量跟车间生产的温湿度控制有关系。以涤纶化纤为例,车间温度高(夏季),应要求纤维原料的含油率控制在0.10%—0.15%;温度低(冬季),应控制在0.16%—0.20%。

如果进厂原料的含油率低,应该在车间高温高湿(夏季)时使用;纤维含油率高,应在车间温湿度低(冬季或春季)时使用。
 

48.我公司目前用1.33dtex×38mm大化纤纺10-20支纯涤纱,各工序都不同程度出现牵伸困难或涌条情况,尤其是细纱,出硬头明显。请问应选取哪种规格的涤纶较合适?

答:环纺低支纯涤纱,用1.56dtex×38mm,或者1.67dtex×38mm的大化短纤即可,用1.33dtex×38mm太浪费了,好比纺20支纱用长绒棉。

再投料时,应考虑其比电阻值的大小,适当加入稀释抗静电剂(1比15稀释),防止各工序生产中产生静电。各设备的牵伸隔距等需选择合理,细纱硬头和粗纱捻度及细纱牵伸隔距、摇架压力等工艺有关,与涤纶短纤原料没有关系。并、粗、细工序罗拉隔距可适当偏大;摇架压力适当偏重,粗纱捻系数适当偏低,是制定10-20支纯涤纱纺纱工艺的关建。

49.现做色纺纱厂家很多,混棉方式很多,哪种最好?

答:首先要根据客户的要求,不同的混棉方式,最后的布面风格是不一样的;其次是要看颜色的数量和比例,小比例的一般是先原料预混,再盘混,再条混。

如果原料性能差异不大,比例差异也不是很大,一般可以采用圆盘混棉,并条一般要三道。机后条子的排列和并合数也很重要。

如果原料性能差异较大,难以同时梳理,就要采用条混。但小比例的话,一般也是先原料预混,再盘混,再条混。

色纺混棉方式,没有最好,只有根据品种要求的不同,来选择合适的混和方式。

50.配棉中成熟度与纺纱支数是怎样配合应用的?

答:成熟度,指纤维素在细胞壁中的充满程度。用成熟系数表示,成熟系数大,表示成熟度好。我国陆地棉成熟系数一般为1.4~2.0。通常纺纱中,成熟度1.7为宜。一般来说,成熟度越大纤维越粗,比较适宜做粗支纱。纤维越细成熟度相对较小,所以一般高支纱选用纤维较细成熟度相对较差,粗支纱一般选用成熟度较大纤维相对较粗的纤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