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奥克嘎日峰攀登队出发,挑战大岩壁未登峰 | 自由攀登计划

 户外探险杂志 2020-08-30

今年3月,自由攀登计划启动,3个攀登项目入选,分别是SOLO幺妹峰、日乌且峰新线路、奥克嘎日峰首登。

经过多日的筹备,奥克嘎日峰首登项目即将进入攀登阶段。队员们已在成都集合,明天将启程进山。

攀登日程计划为15天,其中两天为正式攀登,队员们将在峭壁上建立C1,第二天冲顶并撤回C1,具体冲顶日期还要依天气而定。

大岩壁、未登峰

奧克嘎日位于四川甘孜州马尼干戈乡附近,是一座技术性大岩壁山峰,顶峰海拔估计5200~5300米。山体陡峭,呈金字塔型,攀岩难度估计在5.10,本次攀登将采用传统攀岩方式挑战。

奥克嘎日峰。

这是一座未登峰,队员们将面临许多未知与不确定性。攀登结束后,我们将公布完整攀登报告,并制作相关攀登纪录片,让更多人感受大岩壁未登峰的魅力,并为未来的挑战者提供影像和数据参考。

大岩壁攀登(Big Wall)指的是攀登一块巨大的岩壁,其线路一般一天内无法完成,攀登者需要在岩壁上露宿。近日,何川、孙斌、Rocker成功登顶布达拉峰北壁,就是典型的大岩壁攀登。

布达拉峰北壁。图片/summitpost

极强的暴露感、更多的绳索技术、超长线路带来的丰富地形,意味着攀登者需要掌握更多不同技巧,攀爬时间更长,面临的风险也成倍放大。

奥克嘎日峰海拔高差1000多米,坡度估计为60~70度,攀登队伍挑战的是一面几乎垂直的花岗岩大岩壁。

据队长郑朝辉(ID:@晕晕狼)介绍,如果一切顺利,队伍将每天攀爬五六百米。第一天抵达C1,在峭壁上找一个略平整位置过夜。第二天尽可能完成登顶并撤回C1。

未知与不确定性

奥克嘎日峰位于四川甘孜州,从马尼干戈乡出发离开317国道,顺着一条机耕路开20~30公里到山最近处,再换摩托车走更陡的小路到徒步起点,再徒步几个小时在山脚近便处建立大本营。

雀儿山I峰与317国道。摄影/峰形-7556米

这是郑朝辉偶然发现的一座大岩壁类型山峰。2019年5月,他在寻找雀儿山的攀登新线路,却在雀儿山的背面看到了这座雄鹰一般的山峰。

这座山与雀儿山隔着一条山沟,他一眼看过去,就觉得很漂亮。山峰尖尖的,山体陡峭,等夏天雪化后,是一块花岗岩大岩壁。“那么可以挑战一下自己的探索欲望,选一座漂亮的山去爬。”郑朝辉回忆道。

他和队友绕着山看了一圈,第一次近距离观测攀登线路。今年5月,他们又一次来此考察,确定攀登的可行性,包括接近性、可攀登的线路、可能的风险等。

奥克嘎日峰。

它是一座未登峰,可以找到的资料甚少。谷歌地图显示,这座山海拔5200多米。后来,郑朝辉在一张等高线地图上发现,这座山被标注为海拔5400多米。其高度是一个悬念,需要登顶后用卫星定位测量才能有准确数据。

最初郑朝辉连山峰的名字都不知道。他询问过当地的饭店老板,老板是汉族人,并不知道山名。直到在山下牧场遇到一位牧民,郑朝辉才知道这座山名为奥克嘎日。他逐字和牧民确认了山名,这是藏族人的叫法,其含义与汉语名字都不得而知。

奥克嘎日的最佳攀登季节为7~9月,因为夏天山峰的积雪才能融化,露出完美的花岗岩岩壁,才可以采用传统攀岩方式挑战。

天气可能是此次攀登影响最大的不确定因素。马尼干戈乡是距离奥克嘎日最近的城镇,天气预报显示9月2日~12日当地连日有降雨。大岩壁攀登中,若是山上有雨雪,岩壁湿滑就无法攀爬。

奥克嘎日在谷歌地图的位置。

郑朝辉对此已经习惯,城中预报有雨,并不意味着山上就会下雨。他选在9月攀登,就是看中此时为夏末秋初,雪已融化,而秋高气爽,天气稳定。

在攀登日程中,他预留了多日的机动时间,等待天气窗口。在以往的攀登中,他就曾在山下等了10天才遇到好天气,最终完成了那次攀登。

未登峰意味着更多未知与不确定性。如果线路上岩体破碎程度高,队伍面临的风险就会很大,若是完整的花岗岩就会相对安全。队员们的技术能否适应线路难度、攀登途中遇到难点能否克服或绕过,一切都是未知数。

雪融化后的奥克嘎日峰。

一个月前,郑朝辉请当地老乡进山,拍一张没有雪覆盖的山峰照片给他。看过照片后,他发现攀登难度可能比原本想象的要大一点,但还是在队伍的能力范围内,可以去尝试一下。

攀登者的新乐园

本次攀登的摄影师阿左也是一位攀登者,曾获得过第九届、第十二届中国户外金犀牛奖最佳攀登成就奖。

他会跟拍至技术线路的起点,之后尽可能在线路对面使用长焦、无人机拍摄队员攀登。队员们也将随身携带GoPro,用第一视角记录攀登的全过程。

奥克嘎日位于沙鲁里山脉,与雀儿山仅隔一条山沟。如果不是今年的疫情,阿左原本也计划来甘孜州这一区域探索。他想找一些接近性好的山峰,5000米左右,不是很高但有意思,线路比较短,适合训练。

锯齿般的岩峰是雀儿山地区山峰的特征摄影/峰形-7556米

在谷歌地图上,阿左发现沙鲁里一带有一排排的雪山,他找到一处山域,从下车点距离登山大本营约8公里,徒步一天即可到达。奥克嘎日并不在阿左原本计划探索的那片区域,但作为极限摄影师,他也很想去看一下。

关于这片山域,知名雪山爱好者温钧浩(ID:@峰形-7556米)在《甘孜州高海拔山峰一览》描述道:

“沙鲁里山脉由中生代花岗岩、三迭系砂、板岩构成,平均海拔较高,其大多数山岭海拔在5000米以上,整条山脉上突出着数百座终年积雪的山峰。……它地形地貌的复杂性和山峰的多样性,相较大雪山脉而言,有过之而无不及。”

雀儿山地区的代表性山峰,它们大多数都是独立山峰,且山形挺拔具有较大的挑战性和审美价值。制图/峰形-7556米

温钧浩认为,奥克嘎日是俄拉玛峰的一座卫峰。在其标注的地图中,俄拉玛峰海拔5391米,他认为奥克嘎日峰可能约5200米。藏语当中“俄拉玛”意为像头一样的山峰,因其山体形如头,故名。

俄拉玛北坡,温钧浩表示,图中左侧山峰为俄拉玛主峰,右侧岩峰为奥克嘎日。摄影/峰形-7556米

从不经意的一瞥,到真正攀登奥克嘎日,郑朝辉和队友用了两年时间来筹备。作为职业高山向导,他平时要经常带队攀登。

于他而言,带队攀爬几十次雀儿山,并无太大乐趣。但因为工作,他和队友常年在高原游走,听到老乡说有一座山很漂亮,就开着车去找山,开始考察、收集资料、寻找下一个攀登目标。

郑朝辉坦言,登山是他人生最大的乐趣。只有爬未知的山或路线,才觉得是一种开拓,才是一种幸福感。

雀儿山I峰和II峰南坡航拍标注图摄影/峰形-7556米

2005年,郑朝辉单人完成鲁孜峰的首登,那是他第一次完攀未登峰。在21年的自由攀登经历中,他曾首登鲁孜峰、雪肩峰、扎拉雀尼峰、大仰天窝峰,开辟婆缪峰、宁金抗沙峰、那玛峰等山峰新线路。

目前登山在国内尚属小众,而且很多人还停留在爱好者的阶段,主要跟随商业公司攀爬成熟的线路。探索未登峰、开发新线路,每年的尝试者并不多,成功者亦寥寥无几。

先锋运动总要有人带头尝试,比如何川、阿左等,郑朝辉觉得这样的人将来会越来越多,这样登山运动才能有所发展。他说:“光靠一两个人肯定不行,我们也只是其中一份子。”

雀儿山地区常见角峰摄影/峰形-7556米

开拓者往往会面临误解。当你爬一座5000米的山,大众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山。“他们觉得5000米太矮了,别人都爬8000米”,郑朝辉说,“他们不懂,但我们乐在其中,这就是我们活着的意义。我一直在爬山,我的人生体验感很好,那就行了。”

中国是世界上未登峰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沙鲁里山脉拥有大量未登峰,而它也只是众多值得探索的隐秘之地之一。

朗诗集团与《户外探险》联合发起的自由攀登计划,就是旨在最大程度地鼓励国内阿式攀登者尝试未知的山峰,开辟攀登新线路、尝试新方式,实现新的梦想。

在郑朝辉看来,国内攀登运动正在发展中,攀登者在接近国际先进的攀登水平和理念。当新的区域能够发展起来,吸引更多的人来勘探攀爬,有可能会成为大家新的乐园。

重整一新的317国道马尼干戈段。摄影/峰形-7556米

在未来的半个月中,攀登队伍将要面临一座未知的大岩壁山峰。降雨天气、岩体破碎程度,都将影响这次攀登。

“登顶是最大的奖励,但对我们来说,快乐是在于一个过程。”郑朝辉说,“如果这个奖励没有的话,我们也不会因此而沮丧。”

两年筹备,又一处未登峰将揭开神秘面纱,期待队员们能够享受这次攀登,我们将一同见证中国民间攀登历史的新突破。

队员介绍

攀登者:郑朝辉 

CMDI中国登山高级人才班第二期高山向导,21年的自由攀登经历 ,170余次雪山带队经验。2013白马雪山扎拉雀尼的首登获世界金冰镐奖提名,并入围亚洲金冰镐奖。

曾无氧自主登顶过马纳斯鲁峰,首登鲁孜峰、雪肩峰、扎拉雀尼峰、大仰天窝峰,开辟婆缪峰、宁金抗沙峰、那玛峰等山峰新线路。

攀登者:文献

1996、1997年获全国攀岩锦标赛第三名,2007年、2013年分别获全国攀冰锦标赛第七名、第五名 ,中国众益攀登培训讲师,可隆登山学校中国教练。

攀登者:张晓辉

CMDI中国登山高级人才班第六期高山向导,2013年白马雪山扎拉雀尼峰首登并开辟“挖掘机”线路,获亚洲金冰镐奖提名,2014年入围国际金冰镐大奖 ,首登加拉白爬峰、扎拉雀尼峰、托木尔提峰等七座山峰。

攀登者:杨英

四川登协高山向导、高山协作员,巅峰户外认证领队,中登协中级山地户外指导员。

登顶四姑娘山二峰、雀儿山,半脊峰与四姑娘山二峰速攀连登,自主攀登日果冷觉峰、雪隆包、卡鲁雄峰攀登+大理高海拔越野50公里连登,岗什卡60公里+岗什卡FKT连登,参与田海子峰,勒多漫因峰等多个山峰考察及越野活动。

摄影师:阿左

本名黄思源,曾任职成都领攀登山培训学校教练多年,期间随教练组探索和开发川西地区若干未登峰及山峰新线路。

首登皇冠峰、贡嘎地区5456峰,完成骆驼峰北面新路线、大雪塘三峰(5354米)北面新线路、幺妹峰南壁转西南山脊路线、5863米山峰“Hutsa”新线路,曾获第九届、第十二届中国户外金犀牛奖最佳攀登成就奖。

攀登之余,同昊昕成立了Ice Cream Studio影像工作室,致力于拍摄和制作探险纪录片,分享探险故事,《catch the air》在2018年获得南山国际山地电影节最佳探险精神奖项。

山永远在那里,

一直爬下去,就是最大的快乐,

在此,祝队员们出发顺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