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鱼为什么要浮头

 新用户5488A7GH 2020-08-30

鱼为什么要浮头

说起鱼为什么要浮头,那就是缺氧呗,要是想打破沙锅问到底,那缺氧时,鱼为什么又要把头露出水面呢,其实就是由于空气中的氧含量高于水体的氧含量。今天就来聊一聊这个,我们已经司空见惯的问题,其背后包含着许多学问。

水体中的溶氧都是以毫克每升来计算含量的,或许大家对这个单位并没有什么感觉,这里打个比喻吧,毫克每升大体上就相当于百万分之一,把一杯水分成一千份,再把其中一份又分成一千份,取其中的一份换作氧气,那这杯水中氧气的含量就是一毫克每升。而通常水体中的溶氧是多少呢?正常情况下在5毫克每升以上,如果遇到极端天气,经常会下降到2-3毫克每升,甚至更低,原本含量就很低的溶氧,即便是降一毫克每升,对水体中的鱼摄食都有很大的影响。

为了增加认识,可以对比下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人呼吸的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是18%。大家可以看下,水体中溶氧的含量通常是百万分之几,而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是十分之一点八,百万与十的差异,相差了四到五个数量级,鱼缺氧时,当然会想办法把头露出水面从空气中呼吸氧气了。

再看下水体中氧气,由于含量低,即使稍微的温差,气压的变化,还包括盐度,其实都会影响到水体中的溶氧。

1、水体中的溶氧与温度成反比,温度越高,水体中的溶氧的含量越低;

  2、与气压成正比,气压越高,水体中的溶氧含量越高,气压越低,水体中溶氧的含量越低;

3、与盐度呈反比,当盐度越高,水体中的溶氧反而越低,当盐度越低,水体中的溶氧越高。

通常情况下,海水中溶氧的含量仅是淡水溶氧含量的80%左右。这里我附一张表,这是一本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关于钓鱼的书,书名叫《钓鱼指南》,出版于1987年,现将书中附的这张表附在后面,供大家参考。

大家看到这张表,或许没什么感觉,对这种微小的变化,体会不深;但对钓鱼人来说,就会有体会了,经常看到谈钓鱼的节目,今天钓获不好,找原因时,就会说到气压低,鱼不开口,温度变化太大,鱼也不好钓等等。

这里我们来看下具体的数据,当处于同样的温度情况下,比如水温都在18摄氏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时,溶氧是9.45,当大气压只需要降低0.01个大气压,溶氧就会由9.45降到9.3,如果大气压降到0.89,那溶氧会降到8.36。同样的,在同样一个标准大气压,温度在18摄度时,溶氧是9.45,当温度升到37摄氏度时,溶氧就降到了6.72,所以当水温急剧升高,水体中的溶氧在下降,尤其是鱼对溶氧的消耗,是随着水温的增加,而溶氧消耗增加。

如以鲤鱼为例,当水温10摄氏度时,耗氧量是每公斤鱼每昼夜10-20毫升,当温度升到15摄氏度时,溶氧消耗量就增到了70-80毫升每昼夜。其所需要的最低溶氧也因此出现变化,鲤鱼在10摄氏度时,最低溶氧是0.8毫克每升,但到了30摄氏度就变成了1.3毫克每升,当水温到了40摄氏度时,则就增到了2毫克每升,所以每年清明节后的入夏,往往有一波泛塘高峰,其原因也就在于此。

最后总结,处理起鱼塘溶氧问题,关键是要找到增加溶氧的来源,培藻及添加增氧设备,同时还要找到消耗溶氧的主要因素,鱼排出的粪便残饵,这才是主要。

所以重在平时多用鱼康芽孢原粉与酵素、干酪乳杆菌分解,如遇到天气不好,可以把一次的量分成多次,在料台周围天天泼,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放到投饵机里,或是风送投料机里,随着投饵就投出去了,简单方便,关键效果还蛮好!

  每天晚九点我在抖音直播981641617,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来看看。

温馨提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