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肥水的误区

 新用户5488A7GH 2020-08-30



  肥水的误区


说起肥水,有好多人都有误区,比如有些人在鱼发病了还去肥水,或是不该搭配在一起的肥乱配一通;有的人呢,又认为肥水就是妖魔鬼怪,我的鱼养来自己吃的,怎么可以肥水呢?还有的人认为,我没有使用化肥,也没有用饲料,用了是有机肥,所以养的鱼就是绿色无害的有机鱼,其实都是对肥水的认识不足。

01

先说一个普遍的现象吧,我经常走到鱼塘边看到养殖水体混浊不堪,显然这样的水体藻类不足,产氧也不够,容易出现缺氧浮头。平时由于溶氧的因素,使得饲料回报率降低,说得专业点就是饵料系数高。其根本的原因还是水体缺肥,藻类生长不好所致。

缺什么肥呢?像平时投料后,大量的饲料粪便残饵,氮是不缺,可是磷、钾及微量元素就通常会面临不足。上周到泸州朱总的鱼塘上,他就反馈,当时一二三四五号塘,水质一个比一个混浊,当把酵素肥一用,水色两天就变得绿油油的,然后缺氧就减少了,鱼的饲料也吃得多了。这个成都鱼康酵素肥,其实就是向水体里正好补充了所缺少营养成份,也就是营养水桶理论中,把那块最短的短板补足了,所以水色一下就起来了。

在面对混浊水,施肥也是一门技术活,水越混浊,施肥时,由于悬浮颗粒的絮凝作用,很容易使得所施的肥被沉淀到水底失效;另一方面,由于水混浊,光在水体的穿透能力减弱,使得藻类光合作用不足,影响效果。故在施肥前,先用解毒混浊清净化水质后,再来施肥,则更容易把水体培肥。同样的道理,阴雨天也尽量不要施肥,施肥时尽量选择晴天的上午,光合作用强,利用率高。

02

第二个普遍现象,就是不溶解,直接施,或是有的直接将肥堆在养殖水体的一角,让其缓慢溶解后慢慢分布到整个养殖水体。这都会造成施肥的很大浪费。藻类没有根茎,漂到那里就吸收哪里的营养,如果所施的肥停留在藻类没有到达的地方,那结果就是所施的肥效不能被藻类所吸收。(待续)

  每天晚九点我在抖音直播981641617,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来看看。

温馨提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