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假装读书的样子,很丑!

 方俊昆 2020-08-30

有一天,朋友到家里聚会,看到书架上的书说,这么多年,你还是那么喜欢看书。

于是,他们就想让我推荐些书,借他们看。在聊天的过程中发现,其实适合他们看的书,好像也是寥寥。即使有几本未拆的,他们也不感兴趣。后来也就不了了之散了。

谈书如甘露,看书似嚼蜡。知识焦虑的时代,我们总想从书中获得更多知识,做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无奈懒癌难治,即使知道开卷有益,也难以静下心去看。

我们很忙,时间很少,要应酬,要带孩子,要加班,根本找不到一个宁静的时光,看着自己喜欢的书,无法享受书中带给我们的情趣。

根据2020年4月20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

2019 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 4.65 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 2.84 本,仅有2.1%的人认为自己读书很多。

有一次去鼓浪屿的时候,看到有一家书店门口坐着几个人,在阳光下,点了一杯咖啡和一份精美的甜点,把书和它们摆放一起,然后拿起手机各种拍照;然后随便翻开中间的页面,再拍几张;拍完照还不急着吃喝,而是在手机上各种修图。我想,这样的照片发到朋友圈,再配一段文艺范的感慨,应该会有很多人点赞吧。

这让我想起,我一个朋友经常在朋友圈晒读书的场景。有一条朋友圈是这么写的:读书,是为了遇到更好的自己;每天一小时,坚持读书,让人生更加完美。

后来有次聊天的时候,才知道,大部分时间,都是花在修图、想段子上。聊起读书的心得时,经常吞吞吐吐。

也许,我这朋友喜欢的不是书,而是那种格调。因为假装读书,是可以在瞬间提升自己品味,装作自己是“有文化”的人,而又不需要什么成本的。

假装读书成为我们在没有读多少书的内疚感中获得自我安慰的借口,用很低的代价换取的虚荣心,平衡内心的焦虑。

为什么总有人喜欢在朋友圈里晒读书?因为你读多少书,大部分人是不知道的,但你用唯美的场景拍一本书的封面,在朋友圈里的点赞率会很高,无论是熟悉的、不熟悉的,即使是你的家人,也都会象征性地给你点个赞,认为你是个文化人。

记得有人给我推荐仓央嘉措的诗集,说写得不错。我也去网上搜索看了,看到一首《执子之手》:

谁,执我之手,敛我半世癫狂;

谁,吻我之眸,遮我半世流离;

谁,抚我之面,慰我半世哀伤;

谁,携我之心,融我半世冰霜;

谁,扶我之肩,驱我一世沉寂;

。。。。。。。。。

但如果是一个有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仓央嘉措是康熙年间的和尚,怎么可能写出如此动人的白话现代诗?你让那些新文化运动的人情何以堪?不了解历史的人,如何装出读书的样子?

我们经常被这样莫名的“二手文化”所欺骗,然后以讹传讹,相信那些贩卖人生经验的大咖们的营销,那不是读书,而是“文化快餐”。

每个人都说多读书好,可又有多少人真的能静下来认真读书?在这信息互动飞速的时代,读多少本书、爱读书都成了人设的今天,其实我们都失去了认真读一本书的能力。

读书成了集体“癔症”的活动,在各种卖书网站上,我们总会盯着“一生必读丛书”、“榜单好书”、“人气榜单”推荐里寻找书籍,深怕自己在流行中失去“风雅”话题的发言权。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荣幸,也是我们的悲哀。我们宁愿相信销量的数据,也不愿意进到书店里挑选适合自己的书。

我们经常“戏精”上身,告诉别人我有多喜欢看书,实际上,大部分撒的谎都是为了给人留下一个“读书人”的假象。

一味地在假装自己读书的幻境里,我们迟早就会说出:我喜欢清代的仓央嘉措的诗,意境很唯美。

当然,假装读书的人也不仅仅是为了自我营销,还有就是不知道为什么读书,读什么书。

现在手机端上有很多线上课程和各种训练营,让人们对知识的接收有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我曾问我一个朋友,你看过那么多书,也听了那么多与书有关的音频,有什么收获?

他想了一会说:“看过了很多,可大部分都忘了,感觉都读到狗身上去了”,我又问:“那你还一直看书?”,他说:“主要是想让自己心里充实,不觉得浪费时间”

是啊,为了让自己感觉充实,读了一些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读的书。

多可爱的人啊。

随着手机功能越加丰富,各种知识付费的软件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人看似喜欢上了看书、听书。

很多读书分享软件上的“读书人”,会自己先看书,然后进行总结,表述出书中的大意,然后通过语音或视频分享给听众,以此带来流量和收入,而听众通过“读书人”的讲述,获得该书的主要内容。

我觉得这种方式很好,确实可以为我节省很多找书、看书的时间。于是我也注册并付费了几个软件听书。但久了后发现,这个所谓的看书捷径,其实是一个错觉。与其说你买了知识,不如说你花钱听了别人看过的书,造成我也读过这本书的假象。

很多时候,我们看书,不是为了单纯了解书中的大意,更多的是过程的一种享受。就如当年傅斯年说过:人的幸福,我以为全在学问与事业之进行中,而不在成就之后。读书亦是如此。很多经典的书都可以用简要的文字进行概括,但这不是你自己看书后的内在感受,只是别人读完后的总结,看完后,似乎有点道理,但实际却让自己错失了发现新观点的可能。

也有一些人,将读书的意境让给了他人,因为焦虑的情绪、无序的时间,导致即使手中拥有许多书,也未曾静心探索。像抖音、知乎、豆瓣里的读书达人们,一年看几百本的比比皆是。相比之下,我们倍感痛苦。因为他们不仅能有读书,还能对我们进行输出,甚至工作生活两不误,这如何不让我们如坐针毡。于是就以天赋不如为借口,寻找可以快速获得知识的方法,比如开车、搭车、走路的时候听书,似乎我们都在争分夺秒地进行学习,希望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获得心理平衡。

这个就跟以前皇宫里太监和宫女直接的“对食”如出一辙,形式很心安,结果啥都没有。

之所以有这种现象,因为在于我们对比了那些“读书达人”,总想在量上不至于太尴尬。但实际上,别人一年的几百本,不是真的就字字读之,而是有技巧地泛读、跳读,在此基础上,进行精读,然后才进行总结输出。

读书是需要质量的。看历史类的,我一般只能看半个小时,,因为有些内容因为知识量的问题,一时难以读懂;看小说类的,我可以两三个小时不停。之前在图书馆看罗汉的《武瞾》,一次就看了一半;但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我真心读不下去。

书,其实是凝聚了作者的心血,是作者一生与时代交融的产物,我不禁想问:你们所谓一年读几百本书的人,真的尊重了作者吗?

在这当下快餐文化盛行而又变化莫测的世界里,我们内心充斥着对知识的渴望与焦虑。每当出现经过包装你必须关注学习的现象时,我们总会忍不住去一探究竟。比如:之前盛行用kindle看书,很多人买来看了几次后,就在某个场景用于盖泡面;听了很多老师的课程后,觉得自己一定要自律,健身、学习、少看手机。但一段时间过后,大部分人都没能坚持下来,只有偶尔翻看朋友圈发的几张运动或读书的唯美照片。

我有一个朋友,曾经在朋友圈发过:我决定做一个有文化的运动达人。然后配上一张十分热血的图片。

过了两个月后我问他,最近计划进行得如何?他说:最近忙没时间运动和看书,不过我发现抖音挺好的,可以学到很多。

嗯,大部分人都是这样(我也曾是大部分人之一),学习的时候激情四射,过后毫无改变,更谈不上成长。可悲的是,我们看了一大堆书、听了一大堆书单、参加了许多课程,以为会有积少成多的质变,实际上,依然一盘散沙。

其实,读书是枯燥的,也是孤独的。因为这个过程只是你和书进行对话,感受书中带给你的七情六欲。不要单纯只是因为看到别人在看书,你也赶紧去买回来自我安慰,然后在朋友圈里晒个动态,告诉大家:我在读书。

读书应该是有目的的,或是增加见识,或是获得专业知识,又或是获得内心的藉慰,都可以在书中找到内心所求。

带着解决自身需求的目的去看书,才是我们的出发点。否则,购买了无数期“畅销书榜单”的结果就是:钱打水漂,不知道读了什么,提升了什么。

读书不是因为别人读书,我们不读书而去消除焦虑的行为,它只是我们自我完善的一种方式。有些人常年都没读书,但他却又自己获得知识的渠道,创造出比书里更为精彩的故事。

所以啊,读书它不代表光荣,不读书也不是可耻,真正可耻的是你假装读书的样子,很丑。

我们能真正理解,读书只是自己的事,与他人与潮流无关,不是“文化人”的专利,更不是读了书就代表你是“文化人”。

读书不是什么高难度的事,在这咨询发达的时代,随便一个人一天接收到的信息,都比任何一个古人一生还多,你需要的是用心读你想要的知识,而不是听别人讲。

读书也不是什么高雅的事,跟逛街看电影一样,只是为了让自己身心愉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