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峁神面的具体文化来源、影响及相关历史背景

 东方欲晓10 2020-08-30

                   一 石峁文化神面来源及其历史背景

石峁文化的东夷人,应该有不少是来自石家河文化晚期的少昊系,从有鹰的情况看,应是少昊主支少昊氏。这一人群出现在此的原因应有以下几方面:

1,历史上东夷人有些很早就在山西、陕西地区存在,这从山西等地的庙底沟二期、龙山时代墓葬可以明见。这些人中应该包括少昊系等东夷人。为石家河文化晚期东夷人的到来带来依托和环境。

2,石家河文化晚期的以少昊系为主的东夷人,按照孙庆伟等学者的认识,早期是协助夏王朝征伐三苗的,并在当地建立了治理政权。那么其为何在晚一些的时候,即在中原新砦时代西迁了呢?我们认为:

1)中原在新砦期时,政权由后羿、寒浞统治,两者与石家河文化晚期的少昊系贵族可能产生过矛盾。因为夏王朝的王室与石家河文化晚期的少昊系一直保持有较好的关系,后羿寒浞一篡权,引起石家河文化晚期少昊系贵族的不满,然而由于后羿寒浞控制中央,名义上的是夏王朝的号令,石家河文化晚期的少昊系贵族反抗不利,在当时的环境下,回山东老家,那些地方所经过的地方由后羿寒浞势力控制,往南、西南有别的势力并或者有其它生存压力。这时由于西方有早期的基础,所以往西被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2)往西可能还有一个原因。我们认为启之子太康之弟武观应该居住在西河之地,早年由启所分封,实际即是代表中央在西北方河西地带统治的。这时该区域已有所气候。由于石家河文化晚期东夷少昊系等东夷人与夏王朝中央政权有较好的关系,所以他们前往西北也能够获得好环境,同时也有加强联合以助力恢复夏王朝天下基业的目的。

证明这一认识还有一方面证据。从考古学看,花地嘴遗址是新砦期一个典型的遗址,我们曾把其与五子之歌予以关联。在花地嘴遗址出土有典型的与石峁文化有关的玉器、陶器、代表神面的眼睛,以及有石峁、山东龙山文化、石家河文化晚期风格的朱砂绘神面,这能够说明石峁文化至少应该有明显的少昊系色彩。因为夏王室多年与东方的姻亲关系以及一些旧臣的努力,所以花地嘴新砦期夏王朝的流亡政权也获得了有鬲氏等有关东夷人的帮助。我原来认为石峁文化的重要统治势力可能有武观系,虽然曾经出现过启征西河事,然而老家王朝中央一旦有难,早已臣服中央的武观势力自然会回来资助。现在看来,武观不应呼应石峁文化,石峁文化中的主要势力应是与石家河文化晚期少昊系势力有关,其在夏代早期中原的历史变更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花地嘴新砦期的石峁风格的陶器元素表明,那些神面风格应该受到石峁文化的影响,两地神面的高度近似性有助于这一认识的成立。当然花地嘴新砦期的有关东方风格也有一些应直接来自在河南本地曾经协助禹征三苗的少昊系、山东龙山文化阶段的少昊系的成分,直接来自石家河文化晚期少昊系的影响也应存在,但是会少一些

            二 石峁文化神面元素的影响及其历史背景

 从考古学方面看,石峁文化神面有不少明显与夏家店下层文化彩绘神面、花地嘴新砦期神面非常相似。那么是谁影响力谁呢?

首先论其与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影响主导。从考古学的时间段看,夏家店下层文化彩绘神面时代基本为二里头文化二期以后,显然其晚于石峁遗址神面的时代,从这一角度看,显然是石峁文化影响了夏家店下层文化。

其次关于花地嘴文化与石峁文化神面的影响问题,可能较为复杂,因为两者的时间阶段有一些是同时的,并且有一定时间陶器元素有相类似的现象。目前看,不宜于认为这些情况说明石峁文化的有的神面或神面的有些元素是来自新砦、花地嘴为代表的新砦期。

从考古学上看,这一时代新砦期地域同样有明显的东夷少昊系势力存在。同时石家河文化晚期出现的东夷少昊系玉器,按照孙庆伟先生的认识,应先到达河南,再到湖北,即河南龙山文化阶段也应有诸多这类玉器,只不过发现较少而已。其这一认识实际已有较多的证据,像禹州瓦店龙山阶段遗址发现陶觚杯上的鹰(代表少昊氏,是少昊氏的图腾)。瓦店遗址附近的遗址也发现过龙山阶段的更为简化造型的鹰,瓦店遗址发现的玉器鹰簪类(这实际似类似上海博物馆藏神面首有鹰、天津博物馆原徐世璋旧藏石家河文化风格的玉雕中人面神鸟身者首有鹰的图像)。另河南文物商店也在开封地区发现过石家河文化晚期的玉人首,现藏上海博物馆。原始出土地域为开封地域,时代或文化阶段可能为河南龙山时代晚期。

新砦期时段,郑州新砦遗址的陶器盖神面与石峁有关石雕神面高度一致,花地嘴新砦期朱砂绘神面之一的额头三角形造型与石峁有的神面也高度一致花地嘴遗址两个朱砂绘神面有明显的鸮元素,也即与玄鸟氏有关,也属于少昊系,玄鸟氏在夏代中晚期的二里头文化中也表现明显,建立商王朝,更是玄鸟氏的时代了。该遗址也出土有鹰,即属于少昊系的少昊氏之图腾。虽然新砦陶器盖、花地嘴朱砂绘神面这两个一致的这些神面总体特征都可以说同时与山东龙山文化、石家河文化晚期东夷神面也较为一致,但是所叙述的陶器盖神面具体造型组合、花地嘴朱砂绘神面之一的额头三角形造型风格在山东龙山文化阶段的神面、石家河文化晚期神面上表现并不明显,而在石峁及郑州新砦、花地嘴神面表现都较为明显,并且现在看来石峁这类神面特征发现众多,因此这些特征可能应视为是石峁在原有石家河文化晚期神面基础上有所创新的一类风格传承到了新砦区域。

另在山东日照两城镇遗址,我们曾在一件陶觚上发现一类介字冠神面下巴下存在的羽翼纹非常类似石峁有关神面。这类下巴下端或脖子上的羽翼纹在石家河文化晚期和山东龙山文化晚期多数神面上都有,不过按照林巳奈夫先生对于石家河文化晚期和山东龙山文化晚期玉器的命名法来讲,我们认为其一般应视为是较为规整的e,与石峁这类神面都是羽翼纹性质,并且都是拟合神鸟的,但是具体构图有所区别。不过在斯密森宁研究院曾发现一件玉雕神面脖子上有较为特殊的羽翼纹,不过与石峁有关神面的类似程度还没有山东日照发现的那件陶觚上的神面更像。不过我们应该予以强调的是,一般山东龙山文化或石家河文化晚期的神人,其脖子下端的类似台状的造型实际都是林巳奈夫和本人在玉器扉牙讨论中的所谓的e,也即是玉器中常见的羽翼纹。

总的地看,花地嘴神面有石峁文化元素,也有东方元素,石家河文化晚期神面主要是山东龙山文化元素,石峁文化神面主要是石家河文化元素,陶寺文化元素以及自我创新的元素。但是石家河文文化元素与山东龙山文化元素近似元素数量及程度更为明显,石家河文化晚期与石峁文化元素近似元素数量及程度略低一些,石峁文化神面与花地嘴有关神面相似元素和数量较多。

就有关影响的历史背景而论。夏家店下层文化出现石峁文化元素,像神面及墓葬使用壁龛,这主要是地域、文化历史上的关联密切以及高层人士信仰的相类似使然。我们曾经论证,夏家店下层文化彩绘神风格面表明其文化中有来自二里头文化的元素、山东龙山文化的元素,自然其中可能有最早属于少昊系的东夷人,显然其与石峁文化人们的统治族属集团有高度相似的成分。花地嘴神面的元素与石峁类似者,自然主要是来自石峁文化,历史背景已有所述,即居住在非武观之地的另一西河(《禹贡》记载 “黑水西河惟雍州”,这是关于西河之地名明确与石峁附近黄河有关的记载)之地的石家河文化晚期东夷少昊系有关的东夷人帮助流亡的夏王朝,那时的夏王朝,已被羿浞代夏。而当时的夏王朝与东夷人有密切关联,这方面有不少文献记载。同时花地嘴等新砦期遗址的陶器,有不少东方风格,尤其是花地嘴遗址还同时发现有石峁文化风格明显或变体的陶斝等陶器与东方风格的陶器并存,具有石峁风格的朱砂绘神面同时也具有明显的东夷龙山文化或石家河文化晚期东夷人信奉的神面元素,并且朱砂绘神面所在的陶瓮,从晋东南、河北哑巴庄以南到山东西部、豫东地域的龙山文化中非常常见,花地嘴的这类风格应该来自这类器物的最早产地豫东和山东龙山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