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海经》和《道德经》之间到底经历了些什么

 竹香书屋 2020-08-30

我的大学老师曾经跟我讲过一句话,他说“老子牛,但是比老子更牛的是山与海。”

我当时没明白,我以为他说的“山与海”指的是整个江山、或者说整个社会。因为励志故事就是这么跟我们说的,不要以为你厉害,比你厉害的是这个社会,你永远都没法赢得了这个社会,所以你只能屈服于社会而做一个默默为社会贡献的人。

其实,我想多了,当年老师可没那么多闲情来教育我怎么做人,他是更加具体地在跟我说中国文化的发展,他认为《山海经》是凌驾于我国哲学发展史中所有派系、著作至上的一本书,仅此而已。

说起《山海经》,它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应该是“神秘”。里面描述了各种光怪陆离的故事,神奇怪异的怪兽,还有离谱到跟科幻片一样的地理环境。不禁让人为先辈们的智慧所折服。

《山海经》已经无法考证真正的作者是谁,专家认为它并非一人所著,也亦非同一时期所写。甚至还有人比喻它是上天遗忘在人间的一本书。不管如何的评论和猜测,有一个事实是肯定的,《山海经》几乎从头到尾地影响了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因为它在每个关键的历史时刻都不曾缺席过。

同样,老子写的《道德经》对当今的影响不言而喻。那么,《山海经》和《道德经》之间到底都经历了些什么?


在春秋时期,也就是公元前571年,当古希腊的“真理论”开始萌芽的时候,我国诞生了一位圣人,他叫老子,名为李耳,他开创了一个哲学派系,叫道家学说。

是的,老子在我国古代哲学发展史中充当了领军人,他开创式地创立了道家学说,在道教中,被尊为道教始祖,称“太上老君”。道家学说至今连绵不绝,一直伴随着我国文明发展至今。

老子凭借一本书,迅速获取了大量粉丝,这本书叫《老子》,又名《道德经》或《道德真经》。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道德经》从未缺席过,它一代又一代地影响至今。所以,当我们想起我国古代哲学发展史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老子。但是我们几乎都忽略了一个“功臣”,那就是《山海经》。为什么说《山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功臣呢?因为道家的得来,很多程度上仰仗了《山海经》的精髓才得以面世的。

所以,我们可以这么说,老子如果是道教的始祖,那么《山海经》则应该是道教的始祖的爹。

别急,我们来分析分析。


《山海经》和《道德经》之间到底经历了什么

《老子》跟《山海经》有莫大联系,怎么说呢?

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一大帮神人降生,思想迸发、文化沉浮、百花齐放,其壮丽诡秘之景象,仿佛这星球一夜之间变得文明无比灿烂了起来。

以此同时,春秋战国时期也留下了许多饶有趣味而又难解之谜,其中有三大千古文化之谜,它们分别是:无价文化之宝周室图书档案典籍失踪之谜、大思想家《道德经》作者老子辞周退隐之谜、世界奇书《山海经》作者或编辑者之谜。

要找出这些谜团,还得从当时的历史出发。

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一小段历史是特别诡异的。这段历史从公元前520年周景王死后开始。根据《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和《史记》等书的记录。我们得知,周王室在继位问题上发生内战,王子朝(庶长子)占据王城(洛阳)数年,王子丐(嫡次子,被立为周敬王)避居泽邑。

再到公元前516年秋冬之际,晋顷公出兵支持王子丐复位(此举得到中原过诸侯国的响应),王子朝遂携周室典籍投奔楚国,这其中就有《山海经》。

这也就表明了,《山海经》并非一人所写,而是王子朝的王室成员以及供职于王室图书馆的史官和学者们共同编写而成。其实,1995年,笔者在与画家孙晓琴女士合著《新绘神异全图山海经》期间,开始明确意识到《山海经》一书的作者(包括编辑翻译改写者),很可能正是追随王子朝携周室典籍奔楚的原周王室图书馆的官员、学者或其后裔。

王子朝在携典籍奔楚的途中,接受老子的劝告,对外伪称不慎失火将典籍烧毁以绝人念,暗地里则化装成商旅将周室典籍秘藏在墨山和丹崖山的山洞中(在今河南西峡县境内)。

老子在经历周王室内乱后,其观念确实发生了重大变化,大约此后不久,老子便西出函谷关,留下五千言《道德经》,从此隐去。

到这里大家知道老子为啥写《道德经》了吧。那是因为老子骗了人,说《山海经》被烧了,但是又不想《山海经》的思想就此被埋没,于是想了个办法,换了个书名,重新写了一本思想差不多的书出来,那就是《道德经》。

《山海经》和《道德经》之间到底经历了些什么

我们再看看《山海经》跟《道德经》有何共同之处。

1 从《山海经》的篇章结构来看,具有某种总体框架,当有一个写作纲领或编辑方针,并有一个彼此关系密切的写作班子。这个班子就是王子朝王室成员和史官以及学者。

2 《山海经》中常跳跃出四言韵句,而《道德经》中亦经常使用四言韵句,此现象已被不少学者注意到。笔者怀疑四言韵句乃上古史官兼巫师的一种常用修辞方法,并被周朝史官所承袭,此点《尚书》亦可为证。因此,《山海经》的编写者当系追随王子朝奔楚的史官(兼巫师和学者)或其后裔。

3 《山海经》中的《西山经》、《中山经》内容特别详实准确,表明编写者同时熟悉周地和楚地的山川民俗典故,此正是王子朝一行或其后裔的特长。

4 《山海经》中的大量内容,当源自周王室图书馆收藏的典籍资料,其中不乏前朝历史档案记载的上古历史传说,以及各地诸侯国的报表文书和来自民间的神话故事(远古神话传说乃是历史信息的载体,参见笔者所著《追寻远古的信息》,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上述典籍资料其他人是难得一见的,但却是随王子朝奔楚的史官或其后裔耳熟能详的。

5 老子的《道德经》,在当时堪称长篇巨著,但却极为仔细地隐去所有特定的事件,必然有其苦心。对比之下,《山海经》也极为谨慎地回避任何与现实有特定关系的事件,当亦有其苦心。或许,《道德经》之隐与《山海经》之隐,都出于同样的原因,即它们的作者或编写者出于某种现实的考虑而竭力想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因此,如果《山海经》的作者或编者是王子朝一行或其后裔,那么他们确实有理由隐瞒自己的身份。

此外,王子朝一行及其后裔颇有点“里外不是人”的难处,因此他们也不愿意对现实发表意见,而是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典籍文献的整理编辑上。与此同时,编写《山海经》这样的大部头著作,需要编写者有着充裕的时间、充足的财力,并且没有或少有世俗杂务的干扰;显然,这样的条件乃王子朝一行的后裔所充分具有的,而这种工作也成为他们新的生活方式和生存乐趣。


也许,历史总有不该出现的真相,也许真相与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今的我们,正享受着华夏文明的智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