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菜薹种植:红菜薹性喜凉爽,不耐高温,忌严寒

 zhang1716 2020-08-31

红菜薹别名紫菜薹、红油菜薹。属两年生或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现长江流域各省市正在迅速扩大种植,具有向全国发展的趋势。红菜薹尽管与大白菜、小白菜同种,但由于以嫩茎供食,色泽鲜美,品质脆嫩,倍受现今消费者喜爱。据中央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报告(1976),红菜薹的干物质含量为9%,每百克鲜重含胡萝卜素0.88毫克,核黄素0.11毫克,尼克酸0.8毫克,抗坏血酸79毫克,钙135毫克,磷27毫克,铁1.3毫克,蛋白质含量为1.6%,碳水化合物为4.2%,其中除胡萝卜素低于小白菜(1.13毫克)外,所有指标均高于大、小白菜。

植物学性状

1.根

红菜薹的根系发达,分布较浅再生力很强,适宜育苗移栽。根分为根颈和须根两部分,根颈以下着生的次生根40~60条,总长可达800米以上。红菜薹的根系主要分布在20厘米以内的土层内。

2.茎

分为短缩茎和花茎两部分。苗叶及莲座叶着生的部位为短缩茎,由上胚轴形成,随着各级花茎的抽出不断加粗,而呈盘状,称之为薹盘;花茎为主要的产品器官,有主、侧、孙薹之分,均着生于薹盘上。有的品种主茎退化,只抽出不带叶或带1~2片薹叶的纤细主薹,商品价值较低。侧薹即子薹,从主薹基部抽出,为植株的一级分枝;孙薹为二级分枝,从侧薹叶腋抽出,这两级薹为产量构成的主要部位,早熟品种约占总产量的80%~90%,晚熟品种亦占70%左右。晚熟品种或早熟品种栽培条件很好时,植株还可形成曾孙薹——三级分枝,均较细小。

3.叶

分为苗叶,莲座叶和薹叶三种。苗叶,莲座叶着生于植株短缩茎上,薹叶着生于嫩茎上,为产品器官的组成部分。苗叶一般6~8片,初生莲座叶8~15片;是早期菜薹形成的功能叶,侧薹抽出之前,由初生莲座叶的叶腋首先抽出3~5片次生莲座叶,然后才抽出侧薹。次生莲座叶集中在侧薹的基部,其叶形远较初生莲座叶小,形态也不尽相同。当侧薹采完,孙薹采收时,初生莲座叶相继衰老,次生莲座叶便成为功能叶。孙薹抽出之前也有1~2片叶抽出,但叶形均较小,作用不大。

4.花、果实和种子

植株抽薹后即在主茎和分枝顶端开花,总状花序,花冠黄色。花期很长,一般品种10~12月开始抽薹后,直到次年4月上旬均可开花,但在2月20日前开的花较难结果和形成种子,2月下旬以后晴天开的花大多可以结果和形成种子。果为角果,每果有种子10~20粒,种皮为深褐或红褐色,千粒重1.5~2.0克。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红菜薹性喜凉爽,不耐高温,忌严寒,根系浅,叶片多而大,大多在抽薹期越冬,这样就使之对环境条件有其独特要求。

1.温度

发芽适温为20~25℃,莲座叶生长适温为15~20℃,抽薹期适温为10~15℃,5~10℃抽薹缓慢,5℃菜薹近于停止生长。25℃以上生长不良,抽薹期不耐严霜,更不耐冰冻,但幼苗期能耐-4~-6℃低温,且耐热性也较强。

2.光照

红菜薹对光照长短反应不敏感,全生育期都要求有充足的阳光,光照不足或较弱时,叶片、嫩茎瘦弱,产量低,且易感病,但过强的光照也会导致生长不良。

3.水分

红菜薹茎叶多而大,而且叶面光滑无蜡质,对水分的蒸腾量大,因此对水分要求多而迫切。幼苗期需水量少,但缺水会导致生长发育缓慢、发棵小;莲座期及开始采收时期需水量大;到后期由于温度降低,水分蒸发少,需水量也较少。

4.土壤

对土壤需求不严,但以沙质壤土栽培为好。在沙土里种植抽薹较早,但易衰;在黏土地抽薹稍慢,但后劲足产量高。土壤pH值以中性为好。

5.气体

红菜薹种植期要求通风良好,在大棚中栽培易感霜霉和菌核病。

(四)品种介绍

1.大股子

武汉地区农家品种。本品种植株高大,叶簇开展,株高50~60厘米,开展度60~70厘米,基叶广卵形,绿紫色,叶柄及叶脉紫红,叶面光滑有蜡粉。薹粗壮,长30~40厘米,单薹重500克左右,基部大似喇叭,紫红色,有蜡粉。质脆嫩,纤维少,味鲜,品质好。

该品种中熟,自播种至采收90天左右,耐寒性较强,春节前后产薹多,8月下旬播种,11月中下旬开始采收,每亩产2000~2500千克。

2.胭脂红

武汉农家品种,栽培历史悠久。株高40~50厘米,叶广卵形,茎部具不规则的叶翼,叶面光滑,淡绿紫色,叶脉,叶柄紫色,叶脉鲜明。腋芽萌发力稍强,薹稍细,紫红色,特别鲜艳,具有浓厚蜡粉,薹生叶数少而小,呈披针形,无柄,紫红色,全株有薹数40~50根之多,薹长40~50厘米,茎部粗约1.6厘米,单株产薹250~500克。晚熟,耐寒,翌年1~3月上旬采收,亩产量1000千克左右。品质最好。

3.十月红一号

华中农业大学育成推广的品种。该品种株型扩散,株高50~55厘米,开展度70~75厘米。莲座叶长圆形,一般10片左右,稍带蜡粉,叶柄、叶主脉红色,侧脉淡绿。主薹稍退化,侧薹7根左右,薹长25~30厘米,横径1~1.5厘米,薹色紫红,外被蜡粉,薹肉绿色,品质好,风味佳。

该品种早熟,自播种至开始采收65~70天,适于8月25日前后播种,10月下旬开始采收,春节前后收完,一般每亩产1500千克左右。

4.华红一号

华中农业大学于1990年育成的一代杂种红菜薹,是湖北省审定品种。

该品种株型半直立,株高45~55厘米,开展度62~70厘米,莲座叶卵圆形,8~10片,叶柄及主脉红色,主薹粗壮,侧薹7~8根,薹长30厘米,横径1.9厘米,单薹重31~38克。薹色较鲜艳,蜡粉较少,薹叶3~5片,长椭圆或披针形。纤维少,食味佳,干物质含量7.75%。

华红一号属极早熟品种,自播种至始收薹50~55天,适于早播,可提早至8月10日前播种,10月1日前后开始采收,春节前采收完,一般亩产1500~2000千克。

(五)栽培技术

红菜薹一般作秋季栽培,育苗移栽,也可作越冬栽培,但目前种植较少。

1.育苗

(1)播种期:湖北江汉平原及长江流域丘陵平原地区均可于8月10日至9月10日播种,海拔1000米左右的地方可于7月播种,1200米以上的高山地区可于4~5月播种。

(2)苗场地选择及整地:选土层深厚,腐植质含量高的沙壤土地作育苗的苗场,土地于播种前20天进行多次翻耕晒土,施足底肥,然后开成畦面为1.0~1.2米的窄厢,将土整碎,耙平便可播种。

(3)播种:一般都用撒播,种子需播均匀,每亩播种子0.7~1.0千克,可栽8~10亩地,如果苗育得好,则可栽15~20亩,播种后用耙子将表土耕动一下,种子即入土中,然后灌水,使水慢慢地浸透,但让畦面露出,确保种子顺利出苗。

(4)苗床管理:苗床土要保持湿润,天旱必须勤浇水;苗出齐后应施清水粪提苗1~2次;间苗使株间有3~5厘米的距离。

2.土壤耕作

红菜薹地应尽早耕翻炕土,一般应在定植前20天以前翻耕土地,待土垡晒枯下雨后,再翻耕炕晒。至定植前3~5天耕耙,整平即可开沟作畦。在第二次耙地之前将底肥均匀撒入田中,每亩可用饼肥100~150千克,或人粪尿2000~3000千克或复合肥50千克。

3.栽植

(1)种植方式:深沟高畦,埂种沟灌,土地整好后按1.1~1.2米开沟作畦,沟深15~20厘米,每畦种两行。

(2)种植密度:宽行70~80厘米,窄行40厘米,株距30厘米,每亩约栽3500~4000株。

(3)栽苗:栽苗的关键是根要放直,用细土壅根,栽后浇定根水,栽完后全田灌水,即可确保幼苗成活。如果是浇水,则需连续浇三天,使苗际土壤保持湿润。

4.田间管理

(1)补苗:定植后5~10天内检查缺株,及时补栽。

(2)中耕:中耕松土1~2次即可,应在长出几片新叶后进行,不宜太早,以免挪动幼苗造成新的缺株。

(3)施肥:定植后5~10天追第一次肥,可用尿素5千克或清水粪2000千克,隔10~15天再追第二次肥,封行前重施。在畦中间开沟撒(浇)肥,每亩可用复合肥30千克或浓人畜粪尿2000~3000千克撒或浇入沟内,盖土,供长叶、抽薹的需要。开始采收以后,每采收4~5次追肥一次,每亩可用尿素5~10千克。

(4)灌溉:红菜薹定植后正值秋旱季节,应注意灌水,保持畦面湿润,幼苗期缺水会影响莲座叶的生长,采收时缺水直接影响产量和品质。

5.采收

(1)采收标准:薹抽出后,顶部开第一朵花前后为采收适期。主薹采收宜早不宜迟,那些主薹商品性差的品种,可以尽早摘去。

(2)采收时间:极早熟品种约在定植后30天,早熟品种40天,中熟品种50天以上。应尽量在晴天下午进行,以减少次生莲座叶的损伤和加快伤口愈合。

(3)采收方法:宜用专门的掐薹刀切断菜薹,使切面倾斜,以防积水腐烂。掐薹时不要将莲座叶掐在薹上;每个薹基部必须留1~2个叶,以便萌发下一级菜薹。

(六)贮藏加工

据李矩华(1983)等试验:用0.06毫米厚,65厘米×30厘米的聚乙烯塑料薄膜袋,内装1000克红菜薹,采用自然降氧法贮藏,在20℃下30天后损失鲜重仅0.7%。在0℃下只损失0.3%,菜薹新鲜如初,风味不减。在0~1℃时贮藏60天后好菜率为100%,在5~7℃下贮藏30天好菜率也是100%,风味不减。因此,当红菜薹采收旺季,滞销时,可以利用现有冷库进行贮藏。如需贮藏30天,则应将菜薹置于空气湿度大于90%的聚乙烯袋内密封,温度控制在5~10℃;如需贮藏60天,则温度应控制在0~1℃。

(七)采种

红菜薹年前随着菜薹抽出,采收前后便可开花,但作为采种则只有10月20日以前和2月20日以后开的花才有可能收到种子,其采种方法分为大株采种和小株采种两种;形成正常莲座叶后抽薹开花采种为大株采种,反之,没有形成一定大小莲座叶就抽薹开花者,即为小株采种。

大株采种在武汉一般于8月下旬至9月下旬播种,9~10月定植,次年早春开花,3~4月结果,4月下旬至5月上旬种子成熟采收。主要用于生产原种和繁殖亲本,产量较低,一般亩产25~30千克。

小株采种在武汉于10~11月都可播种,苗具6~7叶定植,次年3月开花,4月结果,5月上旬种子成熟,主要用于繁殖生产种和配制一代杂种,一般亩产30~40千克。

(八)病虫防治

病害有霜霉病、软腐病等。霜霉病可用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300倍液防治。软腐病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农用链霉素200ppm或敌克松500~1000倍液喷在叶柄或茎叶基部。虫害的防治参见小白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