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创作要着力体现新时代精神

 杏坛归客 2020-08-31

内蒙古诗词学会

第五届论坛优秀论文

荐读语

本期推出第五届论坛获奖论文:内蒙古诗词学会副会长王有鸿老师的《诗词创作要着力体现新时代精神》。

中国自古以来讲究“文如其人”。现代艺术理论也认为作品彰显作者的文化人生,是作者人生精神状态与文化境界的表现。

子贡为大儒大商,几千年来,国人对“儒商”给予非常高的评价。王有鸿老师是一位商人,也是一位诗人,对于家乡卓资县的文化事业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与另一位企业家、诗词学会副会长王力田出钱出力,助力县政府和社会各界,把卓资县打造成“中华诗词之乡”,把十几个机关、社区、学校、企业、乡村等单位打造成诗教先进单位;投资把县城一座荒山建成生态公园,刻毛泽东诗词近百首,立石为林,成为国内外非常独特而主题鲜明的一景,在山上还建了乡愁记忆馆。经商、作诗、支持家乡文化发展,就是这样的情怀,这也是本篇论文立论之坚实的基石。

    在诗词创作中,王有鸿老师的赋更有力道。本篇论文情感饱满,昂扬激荡,语言精悍,颇有赋的一些特点。而“诗者要具备诗心、诗德、诗彩和诗魂”的论断,精警而高远。“把自己的情怀植入时光的风口浪尖,体现时代的精神风貌”,既是对古圣先贤诗词创作的概括,也是对现代诗词创作的感悟。

内蒙古诗词学会学术部 任英


诗词创作要着力体现新时代精神

王有鸿

在中华文化灿烂的星空中,诗词是一颗璀璨耀眼的明星。它传承着古老的文明,传播着时光的心声,彰显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诗人凭着慧心巧思,按照一定的规律和要求,将汉字精心组合,造就了中华民族永恒的经典。许多极品诗词早已融入我们的文化性格里,启发着我们的心智,滋养着我们的灵魂,丰富着我们的精神,陶冶着我们的情操,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诗词是一门抒写人类心灵的文学艺术,它是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产物,它可简洁明快地为时代鼓与呼。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个伟大的时代,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年彪蔚,懋册灵辉,磅礴万里。我们伟大祖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综合国力强盛,宛如红日喷乎东方,就像奇峰傲其泰宇,巍巍屹屹,赫赫煌煌!当今诗人如果用我们手中的笔蘸着自己的慧心灵感,描绘祖国山川之伟丽,华夏民族之亢烈;编辑神州天地之雷飙,大邦伟业之恢宏。你的诗将流淌春秋之炳矞,显现画境之龙腾!你的诗将振袖开襟、腾精荡气,魂飞峻岫、力拔鸿原!其诗就会有顽强的生命力,成为上品、极品,留传千古。

常言道,善听者,听其无声之音;会看者,看其内心世界。如何在诗词中洇出无声之音,植入内心世界,体现新时代精神呢?这就要求诗者要具备诗心、诗德、诗彩和诗魂。

李白的诗,形式多变,种类浩繁,想象奇特,气概豪迈,情绪激昂,自然明快,飘逸潇洒。“诗仙”作品的意境变幻莫测、摇曳多姿,在他神奇诗句的境界里我们看到了盛唐文明。读李白的诗,我们仿佛目睹唐代文治武功、社会经济、文化领域等各个方面的成就。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半生漂泊,经安史之乱,惯见民间疾苦,其忧国忧民的情怀毕见于诗作之中,他的诗风格多样,涉及社会动荡、政治黑暗和人民疾苦,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变迁,因此其诗被誉为“史诗”,其人被尊为“诗圣”。李杜之作,把自己的情怀植入时光的风口浪尖,体现时代的精神风貌,成为千古绝唱,我们今人何不效仿古人用诗词讴歌壮丽的新时代呢?

有的老师说诗词律韵要求严格,很难用现代汉语在诗词中表现时代之精神。我认为此言差矣,“诗圣”杜甫在格律诗上表现出卓越的创造性,积累了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格律诗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杜甫的律诗无不打上当时时代的烙印,无不寄托着自己的情怀,古人能为,我们就不能为之吗?难道精美的老酒瓶就不能装醇香可口的新酒?先贤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把体现新时代精神的优美文字植入格律的框架内,如金入模,如水有堤,难道就不能酿造出精品?我的创作经验告诉我,只要我们懂得诗以意胜而不以字胜,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定会写出佳作!

现代人创作诗词体现新时代精神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有广阔的视野,博大的胸怀、高深的悟性。

我们的诗句只要反映新时代生活,讴歌人民创造,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我们的作品就有深度,就有高度;我们的作品就会气势轩昂,色彩斑斓!时光璀璨、国家荣耀、百姓温暖、民族兴旺,都是诗人笔下的素材,“心中大世界,笔下好文章”。一首好诗,须悟出新意,道出真情,能言人之未能言,见人之未能见,着力体现新时代精神之精髓,跳出风花雪月看世界,站在时代高峰论人生,感悟时光的真谛,体会生活的哲理,感人的力量就会油然而生,内涵深厚的诗句就会汩汩流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佳作须臾呈现。

我们的诗词着力体现新时代精神,我们的作品就不但是把粮食做成了饭,而且是把粮食酿成了酒;我们的诗词着力体现新时代精神,我们的作品就是雪融化了看到的不仅是水,而且看到了万紫千红的春天。闫肃老师说,诗人有风花雪月,军人也有风花雪月,军人的风花雪月,风是铁马秋风,花是战地黄花,雪是楼船夜雪,月是边关冷月。如果我们的诗词着力体现新时代精神,我们的诗词就不但能写出军人的风花雪月,而且能写出农民的风花雪月,工人的风花雪月,科技的风花雪月,时光的风花雪月!

中国是诗词的国度,现在时值盛世,中国诗词的发展又一次进入黄金时期,当代诗人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将格律诗词视为圭臬,用激情发酵热情,让妙笔生花,使精彩纷呈的诗词闪烁时代的光芒,为历史留下伟大时代诗词文化的记忆!

作者简介

王有鸿,内蒙古永昊建筑有限责任公司包头分公司总经理,乌兰察布市建筑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内蒙古诗词学会副会长。作品见于《中华词赋》《诗选刊》《当代汉赋》等报刊杂志,2016年荣登中华文艺之中华名人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