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邱城平:直达患者病灶的“人体管道工”

 紫微o太微o天市 2020-08-31

     株洲日报记者 刘琼

年过五旬的邱城平是株洲恺德医院的副院长,他常常自称为“人体管道工”。

为何如此自称?原来,人体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组成。正常情况下,它有一套自己的“工作流程”,即尿液由肾脏生成过滤,经输尿管道输送至膀胱,后经尿道排出体外。整个尿液流通的管道被称为“尿路”。尿路最怕三大“拦路虎”——感染、结石和癌变。而泌尿外科医生的角色便是“人体管道工”,专为泌尿系统清理路障。

从医30余年,从一名医生成长为副院长,邱城平的心却始终离不开临床一线。

半路转“跑道”

他向大师“取经”

走进邱城平的办公室,七八平方米的空间里,一张办公桌、一台电脑、两张椅子、一堆文件资料,时不时有人进进出出,脚步声、探讨声此起彼伏……

邱城平早已习惯这份忙碌。1989年,从医学院毕业后,他回到家乡的永州市东安县工作,成为该县唯一的儿科专业医生。在基层干了几年,他渐渐发现,泌尿系结石是最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而湖南是泌尿系结石高发地区,尤其在农村的发病率高达10%以上。因患结石,许多精壮劳力成为病汉,不少家庭因此陷入困境。为此,他开始有意识地系统学习泌尿外科专业知识。

“那时候,国内泌尿微创技术刚刚起步,相比传统的开放取石手术给病人留下筷子长的伤疤,微创取石则仅仅需要不到0.5厘米的伤口,不仅创伤小、恢复快,还极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邱城平敏锐地察觉到,微创技术治疗泌尿系结石是大势所趋,他决定外出学习进修微创技术。

2000年,他遇到了我国现代泌尿微创技术的领头羊——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兼泌尿外科学科带头人曾国华教授,于是向其拜师学艺,学习泌尿外科微创技术,从此在泌尿微创领域一干就是20年。

向外“借力”

他让科室迎来质的变化

由于在永州小有名气,2006年,邱城平作为人才被引进到株洲恺德医院。那时,该院的泌尿外科年手术量不到1000台次。

如何在医疗资源丰富的株洲让科室脱颖而出,取得一席之地?经过几年的摸索,邱城平在苦练内功的同时,决定向外借力。

2013年10月,株洲恺德心血管病医院加入北大医疗产业集团。由此,从专家资源、技术培训,到设备保障及运营管理,邱城平所带领的团队很快迎来了质的变化。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登高望远。”邱城平介绍,“大手牵小手”的合作模式,让株洲恺德医院泌尿外科影响力与日俱增,不少患者慕名而来。

据统计,如今,株洲恺德医院泌尿外科的年手术量达到3500台次,约占全市总量的1/3,较14年前翻了3倍。

病情只有轻重缓急

病人没有贫富之分

在邱城平的眼里,病情只有轻重缓急,病人没有贫富之分,尽己所能将病人治好是医生的天职。

2013年,一名家住渌口区朱亭镇的五保户来到株洲恺德医院就诊。经检查,该男子患有严重的输尿管结石及肾结石,血压极低。若不尽快手术,患者随时可能出现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

手术迫在眉睫,而患者属于五保户,既无法负担手术费用,又没有家属入院照顾,更没有人在术前签字担责,怎么办?

“救人要紧,有什么事我担着。”没有丝毫犹豫,邱城平接下了这个“烫手的山芋”。他一边向医务部报告情况,一边联系相关科室进行术前准备。所幸,经过及时手术,该男子最终脱险了。

“我的命是你给的,谢谢!”康复出院时,该男子激动地拉着邱城平的手再三道谢。

对绝大多数泌尿系结石患者来说,排出结石只是第一步。邱城平曾遇到这样一位棘手的患者,来自攸县,在深圳经商,由于肾结石反复发作,10年间,该男子历经了六七次手术,痛苦不堪。

如何让患者治标又治本?邱城平认为,预防比治疗更重要,而预防的关键就在于对结石成分进行精准分析。之后,他购进了一台高精度的结石成分分析仪。

邱城平介绍,利用结石成分分析仪,仅需米粒大小的结石标本,几分钟时间,结石是单一成分或者多种成分一目了然,且可以对各种成分所占的比例进行定量分析。

通过分析,最终,他为那名棘手的患者揪出了“真凶”。原来,该患者的结石属于尿酸类结石。

“你要多吃碱性食物碱化尿液,少吃动物内脏及海鲜类食物,不要饮酒,控制体重……”结果出来后,邱城平立马为患者开出了饮食“处方”。让他欣慰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饮食调整,该患者的结石再未复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