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七条》书评

 北堂陌人 2020-08-31

《第七天》书评

作者:一棵草

取得时候想着普普通通就好,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小的时候总爱幻想,越长大越发现生活没有小说里那么绚丽,白开水的滋味也不错。愿意与诸位有思想上共鸣。

📕《第七条》书评

人死后的第七天在中国被叫做“头七”,那一天亡人的魂魄会循着记忆回到家中,尝最后一口人间烟火,了却自己在阳间的念想去投胎转世。而余华的《第七天》则是通过人死后七天在阳间游荡的经历去窥探现世的荒诞与残酷。

《第七天》是余华的一篇长篇小说,被评价道,比《活着》更绝望、比《兄弟》更荒诞。初看到它的故事时,我站在了一个上帝视觉,只觉得它有趣。人死后的七天,灵魂游离在生死间,再次窥探人世的不等与残酷,只觉得像是一个笑话。可当再看的时候,却只是绝得荒诞更甚,至于绝望,其实更多的是难过。

书里的新闻多是10年左右的纪实,现在倒是少有。有人在强拆中被自家房梁砸死,有人因买不起iphone和恋人吵架,有人卖肾,有人卖淫,有人跳楼,有人被刑讯逼供,有人袭警,有人被莫名其妙的车祸害死,有人被突如其来的火灾烧死,有些人,还没来得及出生就被引产被当做医疗垃圾丢弃。天灾人祸的源头全指向了人。

乌托邦的美好真的有实现的可能吗?这是我刚刚读懂这本书时常有的一个疑惑。虽然我早已不再是那个不知世事的稚嫩孩童,但我仍旧将生活以童话作比,尽管邪恶会存在,但生活依然美好。可是书里的世界我却感知不到一丝美好,或许偶尔有些为人的善意,但是细想却仍旧令人惶恐悲伤。

鼠妹因为爱人所赠为假iPhone而跳楼,伍超卖身买机只为真爱。在这很多人都要为伍超唱一句“如果这都不算爱”了吧,可这份爱却让我觉得有一点惶恐。在我看来,所谓的“爱”不过是两人为受不住生活的压力求死而找的借口。正所谓人活着的理由有千万条,可人死的理由却只需要一条,打着真爱的幌子总比做胆小鬼的名头强些。还有杨金彪收养杨飞的过程,看似体现人文关怀,一个善良的铁道工人收养了一个不幸被遗弃的孩子,可后续的故事中似乎和我们的想象有一些出入。杨金彪因为杨飞的缘故一直无法成家,这时他似乎后悔收养这个孩子了。他将杨飞又一次遗弃,尽管只有一天,可父子之间的关系怕是再也回不到往日。这时有人会说,人之常情,改过就好,可他改正的原因我们是否还需要细细思考一下呢?是因为真的后悔了,还是因为担心担上遗弃孩子的罪责呢?我们愿意相信美好,可却不得不去探究故事中的恶意。

连善意的背后都暗藏恶意,更何况那些最直接的恶意。暴力拆迁致人死亡,医院将死婴当作垃圾处理,刑讯逼供……这些在阴暗角落的血腥带着恶臭的气味一点一点被揪出来。脏啊!就连消毒剂都杀不死那些腌臜的东西呀!

鲁迅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可余华却是将最坏的中国人写了出来。如此这般荒诞却是实实在在发生在曾经的人间。绝望?只有人在希望破碎之时才会有绝望,倘若连希望都没有,人又怎么会有绝望。

胆颤中予以我安慰的便是我们现在有了希望,那些腌臜早已埋葬在了过往,仍飘散着一丝恶臭的土壤上面长了鲜嫩的绿芽,点点粉白隐约其间。

新纪元的开始都是建立在死亡之上的。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体悟了生死,才有了他的复活。我们的社会也是同一个道理。虽然跗骨之蛆被剔除的过程要忍受剧痛,可之后安康仍旧支撑着我们咬牙坚持。

现在的我仍旧体验不到绝望,因为我的眼中只有希望;我无法与书本共情,尽管它曾今离我只有咫尺之遥,可我仍旧愿意用善意去相信每一个中国人。

我不愿意再去看一遍这本书了,虽然它的寓意我仍旧无法窥探,可我却更加愿意去看看生活的美好。不愿再见,不太合适,结束也就是最好的结果。

至于书中最后的结局,那片的“死无葬生之地”。有人把它当作死后的平等,却是没有想见只有死后没有墓葬的人才会去那个地方,而那些有墓地的人仍然享受着后世的供奉,过着与生前无二的日子,这怎么会是平等呢?连死亡都不曾拥有平等,这才是世间最悲哀的事吧。我祈愿这种悲剧不会真正成为现实,逝者已逝,无论前生,都应平等以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