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彭震尧 | 相依相伴20年

 星河岁月 2020-08-31


相依相伴20年

自1977年进入中国书店工作至今,我一直从事古旧书刊的销售、收购与拍卖工作。而《藏书报》,无论是在她呱呱坠地、创立之初的《旧书信息报》时期,还是不断成长、更名为《藏书报》后的15年,她一直伴随着我,成为我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读报。作为一份藏书文化类报纸,古旧书业中的一枝奇葩,她“艳”压群芳,阅后总有“暗香浮动”的感觉。

长期以来,古旧书业一直没有自己的专业报刊,业内消息传播不畅。记得1983年我在北京参加“全国古旧书业业务学习班”时,时任天津市古籍书店经理张振铎先生给我们讲课时痛心地提到,上世纪60年代,某单位将一套清雍正年间铜活字印本《古今图书集成》当成废纸运到造纸厂化作纸浆了。后来中国书店张宗绪先生告诉他:这部书没有被化作纸浆,在书已经运到火车站正准备装车之际,得知消息的中国书店工作人员赶到火车站,把这部书抢救下来,现在收藏在一家单位的图书馆。由这件事可以看出,由于信息不畅,这件事不仅让张振铎先生痛心了近20年,而且极有可能在其他地方还有很多没有被发现的珍善本古籍被无声无息地化作纸浆,永远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

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期,中国书店、上海旧书店曾编辑出版过一些业内交流刊物,不过印量少、流通面窄,再加上严格管理,所以根本无法起到业内交流的作用。1994年,我在中国书店基础部工作时,曾与同事设想创办一份刊物,作为古旧书业内交流的载体。但是由于文化水平有限,加之人员匮乏,所需资金没有来源,只好放弃了这个想法。而《旧书信息报》的创办,恰恰填补了这个空白。虽然那时的《旧书信息报》版面还不多,在很多方面还不够完善,但这只“丑小鸭”终于使我们拥有可以相互交流,了解业内消息的窗口了。

由《旧书信息报》到《藏书报》,这份报纸在众人的努力下不断发展壮大。我至今难忘时任编辑部负责人王雪霞的首次来访,看到她那瘦弱、单薄的身体,真不敢相信这个小姑娘可以挑起这副重担。多年来,《藏书报》办得越来越好,不仅版面扩充到12版,而且还开辟了“典藏”“书林” “人物”等板块。特别是“古籍保护专刊”的创办,可以说是送给业内人士的一个“大礼包”,从古籍普查到古籍修复,从善本介绍到学者专访,充分体现出今天的《藏书报》不仅可读性、知识性、趣味性大大增强,而且专业性、研究性的学术探讨氛围也更浓厚。总之,报纸的涵盖面更广,涉及领域更宽。如果说过去的《旧书信息报》是一座沟通古旧书业与市场的桥梁,那么今天的《藏书报》已经成为一座沟通古旧书业、藏书家、专家学者、出版界以及图书馆等诸多方面的立交桥,以最快捷顺畅的通道,将藏书界的新闻、交易情况、评论、趣闻等及时传递给读者。

转瞬间,《藏书报》已经走过20年了,实事求是地说,无论是影响、规模还是发行量,她都无法与那些冠以省市名称的报纸相比较,只能算是一份小报,但是她所发挥的作用与实际效能在业内是有目共睹、令人佩服的。可以说,这20年来,她经历了无数风雨,才从一株幼苗成长为如今的大树。在这具有纪念意义与值得祝贺的时刻,我想对《藏书报》的同人们说一声:

谢谢你们20年来对古旧书业发展所付出的努力!

谢谢你们20年来对古籍保护事业所作出的贡献!

衷心祝《藏书报》越办越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