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海书法批评

 朝歌淇水悠悠 2020-08-31
今年是河南省书法家协会成立40周年,近日“天道酬勤 力耕不欺 张海八十新作展”在河南美术馆如期举办,作为中国书协老领导,张海的书法展立刻引发书法界关注,伴随而来的,依旧是两极分化的争议。

图/张海新作
卸任中国书协主席后的张海先生,虽是名誉主席,但仍饱受争议,无外乎主要是以下两个原因引起的:

1、个人的书法造诣水准有限?

这点笔者认同,虽说他四体皆能,但是却都是无一不精,因此,我们在欣赏张海先生的书法作品时,才会不难看出,张海的书法虽有小风格,却无大气象。

2、在担任书协主席的10年无太多的建树?

这样的评价倒有失公允。张海先生曾先后担任过2届的书法家协会主席,其领导中书协的10年间,也是我们中国书法得到大力普及与黄金发展的10年,因此,我们还是认为张海先生担任书协领导,引领中国书法家协会的这10年里还是有功劳的。
客观来看,张海主席还是很“体制化”的书协官员,行政能力要高于书法水平。这种体制化尤其在接任者身上更加显现。关于张海书法短板,我们推荐大家阅读知名美学评论家曹利华先生的文章《张海书法批评》。

张海书法批评

文/曹利华
张海先生的书法,总体的感觉是力度、刚性有余,波势、柔性不足。在这里,我们看不到点的千姿百态,看不到线条的流动和变化,由于缺少波势,韵味没有了,意态消失了,看到的只是点、线的机械组合。

但是,孟会祥却作出了这样的评价:“就点画形态而论,张海隶书几乎删尽蚕头燕尾,而大量加入行草书甚至魏碑楷书成分;就运笔过程而论,张海隶书绝无矫揉而一任纵恣,大书深刻,力透纸背;就气象境界而论,张海隶书蠲除隶书装饰意味,而张扬隶书的天真烂漫,观之如山呼海啸,令人热血沸腾。”


这这段评价中,只有“力透纸背”是公允的,其他的与其说是优点,不如说是缺陷。“删尽蚕头燕尾”,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把握了“蚕头燕尾”的运笔方法,(即一波三折),而最终“删尽蚕头燕尾”,如:晋书;另一种是把握了篆书的运笔方法,而进入隶书时,却“删尽蚕头燕尾”,直接以篆书的笔意书写行、楷、草。同样是“删尽蚕头燕尾”,其效果大相径庭,前者刚柔相济,韵味十足;而后者有刚无柔,崛强无润。

书法要达到一定的高度,魏晋时期的书法(以“二王”为代表)是无法跳过的,因为这个时期的书法标志着中国书法的成熟。汉碑“蚕头燕尾”(一波三折)的出现使线条从单一的均衡发展到提按顿挫的节奏变化,是古代文字向近代文字发展的最重要的标志,是魏晋书法“删尽蚕头燕尾”,而又有一波三折的基础,晋韵恰恰是这样产生的。

说张海书法有“魏碑楷书成分”,但我们看到的却是汉碑成分,而不是魏碑成分,因为中锋、圆笔明显多于侧锋、方笔,这是汉碑的特点,而不是魏碑的特点。魏碑是经过晋韵的洗礼而产生的有别于晋楷的另一种楷体,自此以后中国书法就形成了碑、帖两大流派,并相互融合,又产生了诸多其他派别。

张海书法缺少的正是晋韵风范,与宋意更是相去甚远。如果不加入过多的个人情感色彩,所谓的“张扬隶书的天真烂漫,观之如山呼海啸,令人热血沸腾”是万万感受不到的。

对张海书法的评价,业界比较流行的是“书风有小风格,却无大气象”,这段评价是相对中肯的。若见到这样的评价,张海先生内心应该是有所感触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