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晨又火了一把。 在新剧《都挺好》里,姚晨饰演明玉,一个超级女强人。 某集团高管,做事雷厉风行,言行举止间也是霸气侧漏。 可谁曾想,这样一个强人,却有着非常不幸的童年。 明玉是妈妈最不喜欢的一个孩子。 小时候,大哥负责学习,二哥负责玩,她就负责做家务。 二哥问妈妈要2000元去旅游,妈妈立马笑着答应。 她问妈妈要1000元补习费,妈妈却瞬间拉下脸来:“什么班啊,这么贵。” 明玉性子倔,同妈妈争执起来。 结果妈妈反手就是一巴掌:“一个女孩子,上这么好的学校有什么用?” 饭桌上,妈妈永远只帮两个儿子夹菜。 女儿对她而言,形同空气。 这还不算什么。 明玉成绩拔尖,本有把握报考清华大学。 可妈妈却逼迫她必须选师范大学——理由是,为了省钱供大哥出国留学,所以选择免学费的师范。 明玉心里委屈,质问妈妈:“每次早餐,我俩哥就是火腿加鸡蛋,我就是一碗泡饭;他俩不是果汁就是牛奶,我就是一杯白开水,更可恶的是,我还要洗碗、擦桌子、拖地!为什么?” 妈妈说:“你只是个女孩,你怎么能跟你哥哥比?” 是的,就因为你是女孩,所以妈妈不爱你——多么令人无力的事实。 现在《都挺好》这部剧特别火。 原因很简单,很多人曾经也是那个最被冷落的孩子。 可能因为自己不够可爱,成绩不够好,不会讨妈妈开心······ 于是,还只是个宝宝的我们,就丧失了被爱的资格。 还只是个喜欢撒娇的孩子,却必须装作懂事,忍受父母的偏袒、自私和冷漠。 中国家庭有很多被冷落的孩子。 ta们长大后,对爱的索取,会偏向两个极端。 一种是自我压抑型。 ta们表面倔强和冷漠,内心却非常渴望被爱。 并且意识和潜意识总是发生冲突,心里明明需要抱抱,嘴里却可能吐出两个字:滚蛋。 明玉就是如此。 表面冷漠至极。 她谈起妈妈葬礼的事,就像处理日常公务一样,情绪毫无波动。 大哥忍不住动怒:“你说起咱妈,就像是在说别人家的事。” 二哥也骂她是白眼狼,葬礼上一滴眼泪都没流。 可真相呢? 她内心早已崩塌。 大哥走进停尸房哭,她就躲在外面哭,无声地哭,压着嗓子哭——让明玉陷入绝望的,不只是妈妈的死,还有她渴望母爱幻想的破灭。 她表面无情,却为这个家付出最多。 妈妈葬礼的全部开销,全由她一人承担。 她带爸爸去买他一辈子都没穿过的大牌。 明玉恨这个家,也爱这个家。 她就像一个被妈妈打得哭天喊地的孩子,即使心里万般委屈,也还是会向妈妈张开双臂——因为被爱,是任何人都无法剔除的需求。 明玉读大学那会儿,爸爸劝她回家看看。 明玉不听,假装无所谓。 爸爸说:“你妈挺后悔的,就是拉不下脸来。” 听到妈妈还关心自己,她立马像个孩子似的,惊呼:“我妈真的这么说了?” 这就是缺爱环境里长大的孩子: 一生都在渴望得到父母的爱,可成年后的自尊,记忆里的耻辱,就像一道符咒,死死地禁锢住她的真实情感,以冷漠和倔强,阻隔一切。 这样的孩子,太令人心疼。 另一种极端,是客体索取型。 ta们已对父母彻底失望,只想通过亲密关系,来索取匮乏已久的爱和安全感。 黄奕曾是一个留守儿童。 母爱是什么? 父爱是什么? 黄奕不知道,她只觉得孤独,只觉得不被爱、渴望爱。 黄奕10岁生日那天,她抱着极大的期许,希望妈妈能够出现。 但是,一切事与愿违。 黄奕在《星空演讲》上说:“我最初的梦想,就是想要一个温暖的家。” 是的,她对妈妈彻底放弃了念想。 她把索取爱的通道,指向另一个出口——亲密关系。 童年早期轻度的创伤,确实可以通过恋爱来修正。 但伤得太重的人,往往不但得不到修正,甚至还成了亲密关系的终结者。 所以黄奕遭遇的两段婚姻,都犹如地狱。 第一段婚姻,是为了结婚而结婚。 结果,不到一年就离了。 第二次婚姻就更是失败。 摊上黄毅清这个大渣男,家丑屡屡被闹上热搜。 被家暴,被前夫公开指责,被渣男以裸照威胁······ 婚姻没有成为黄奕心灵的栖息地,反而把她推向了更深的深渊。 黄奕也说,那时候的我,是没有能力爱,也没有能力被爱的。 不止是黄奕,很多童年这般不幸的人,亦是。 比如那些甘愿为渣男飞蛾扑火的傻女孩。 比如那些离开爱情就感觉没法活的人。 用深层心理学来说,她们一切癫狂和痴迷,都像是一个被冷落的孩子在寻找妈妈。 遗憾的是,没有哪个伴侣愿意“当妈”。 也就是说,这个童年大创伤,不管你是自我压抑,还是通过亲密关系来填补,你都将失败。 因为我们在逃避问题,而非正视问题。 那怎么办? 我把情况大致分为两种。 一,你愿意示弱,去跟家人表达需求和情绪,修复关系。 黄奕在经历两段破碎婚姻后,便顿悟了某些事。 她给父亲写了一封长长的信,写她多年的挣扎与孤独,写她不可抑制的爱与恨。 她还开始同母亲进行深入沟通,聊这些年的心路历程。 关系修复的过程,就是恨被释然,爱被满足的过程。 切记,在这个修复过程中,千万不要压抑自己的情绪。 我恨你,我爱你,我需要你,我想哭····· 这些情绪和需求都自由表达。 不要怕,你已经长大,你不再是那个只会哭的孩子,你爸妈已经没有能力教训你了。 二、你完全不想低头。 没事,那就自我疗愈。 你完全不用刻意原谅他们,你只需要去拥抱那个受伤的自己。 首先,不要躲避记忆,你要直视记忆。 去回想当时受伤的细枝末节,去思考妈妈为什么这样做,去重新体验那个小孩的恐惧和无助。 然后,重复告诉自己,不被爱,那不是自己的错,那是他们的无知或无奈。 因为所有施虐者在施虐时,都会将行为合理化。 比如怪你是个女孩,比如骂你蠢。 而你一定要把自己从自卑、低价值感的漩涡里拉出来,重新创造爱与关系。 你也不要被孝道文化所绑架。 爱就爱,恨就恨,不攻击自己,不压抑自己,一切情感都呈自然流动状态。 很多人说,《都挺好》的结局不会又是大团圆吧? 明玉找到了真爱,和哥哥父亲关系也都得以修复,最后一家人其乐融融。 若真是这样,倒也挺好。 她告诉我们,破碎的心还可以经由家,再次修复。 她还告诉我们,过去我们无法选择,而今我们都有了重新选择和创造的力量。 成为明玉,或许太难。 但成为一个值得被爱的人,你我都可以。 也许你还想看: 亲爱的,你置顶/星标我了吗? |
|
来自: 昵称zWojhGnh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