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五〇 | 百会(上) | 督脉 | 扁鹊成名作,百会里藏满智慧

 蒙蒙紫芽 2020-08-31

中医亲子小广播 

收听提示 

这是专门为小朋友们

录制的3分钟身体航行指南。

放下手中的作业,

安静地休息一下,

要和爸爸妈妈一起收听哦,

随着声音的引导,

用手指头在身上点一点吧!

紫芽小铜人

*Android系统版本在各大应用市场可下载

正文 | 第三百五十期

医案



01



明朝陆家,祖孙三代都是大医生,祖父陆养愚、父亲陆肖愚、孙陆祖愚,都是浙江吴兴人,他们在嘉靖年间治病救人的故事,都浓缩在六十六个医案故事里。叫《陆氏三世医验》,也叫《习医钤法》,钤(“前”),就是农具,引申为印章。通权谋的“权”字,他很看重谋略,用药如用兵,活活络络,不拘一格,还能引经据典,不离内难。

民国医生彭子益说:“《陆氏三世医验》,全凭脉象下药,医案之根据脉象,便于学医初步者,此书第一。”

《湖州府志》载:“陆岳,字养愚,乌程人。少习儒,比长。洞精医学。本修身养性之旨,故其业比诸家特异。嘉靖中,名重三吴,外至闽、峤、粤、海,皆敬信之。刊行医案,传于人口。”他闻名浙江、福建、广东甚至海南呢。

有一回他碰到这样一个人,邹大伯,五十岁不到就中风了,耳朵聋鼻不通,大小便都闭塞,四肢不听使唤厥冷不温,话当然也说不出来了。有人说邹大伯怕是要走了。医书里不是说,阳气脱散的人会见鬼,阴气脱散的人眼睛盲吗,现在他眼睛看不见,说起看到的都是些亡故的旧人,这不就是要离世的征兆嘛!

又有医生说,风啊,中五脏的九窍都会堵塞;中六腑的,手脚不便利,现在看来,是脏腑都被击中了,你看看这脉象,人家说迟浮的是良好,急而实的魂魄就孤零零地无助了。现在就是这虚脱的脉象,又能怎么办呢?开了人参、熟地正准备在灌下去看看。

这时候,陆养愚到了,轻轻搭脉,的确感到又急又快,再加些指力,觉得还有些柔和的胃气,重按尺部的确有空空的感觉。“阴阳兼补,是治本的办法!”不过上下都不通,也补不进去啊,硬灌下去反而给肚子里的邪气增长威风。“邪未去而不可言补,补之则适足资寇”,一定要先通便!把这污浊降下来,清爽温暖的气才会上升,然后再聊补益的事儿吧。

别的医生都说这么紧急,赶快灌药啊,不然回阳救逆就来不及了。可药灌下去,胸口一阵响动后,就再也下不去了,无论怎么揉都不行。家人催促诊脉再看看,脉象和之前一样。取出神佑丸,用淡姜水送服。马上:

灸百会,让阳气上升;

灸关元,让阳气不降。

一二壮,邹大伯眼睛就睁开了,眉头频频皱起。问灸得痛不痛啊?人能稍稍点头了,手脚也微微有了活动,这身上的气啊,好像从远端都跑了过来,虽然道路泥泞狭窄,但都努力“赶”来了。

陆医生说了,再忍到七壮,就能活命。果然,就快灸完的时候,肚子里就轰隆隆作响了,赶快去厕所,粪尿齐出,又多又臭。不久又去一次,人啊晕晕乎乎起来,泻多了肚子也不行。再灌人参等药,慢慢舒缓起来,但左边身子不听使唤,风症还没全部退却。不过风还是标,不是本,本在气血不足,所以稍稍佐一些疏风的药,缓缓治本,这样调治近一年,才痊愈。

和扁鹊起死回生的故事是不是很像呢?中国的医生啊可一直在做救命的事儿呢!

01

邹春元心泉,年未五旬,患中风,耳聋鼻塞,二便不通,四肢不随而厥,语言不出。或言:皆说亡故之人,已灌牛黄钱许矣。或曰:经云脱阳者见鬼,脱阴者目盲。今口说亡人,目无所见,是见鬼与目盲也。又洁古云:中腑者着四肢,中脏者滞九窍。今手足不随,上下秘塞,是脏腑兼中也。且六脉弦数无伦,《脉诀》云:中风之脉迟浮吉,急实大数三魂孤。脉症俱危,恐无生理。立方人参五钱,熟地一两,桂、附各二钱半,未服。陆至脉之,浮按果极急数,中按稍觉和缓,此犹有胃气,第两尺重按觉空耳。乃曰:阴阳兼补,诚治本之法也,第上下秘塞之时,恐不能奏效。宜先通二便,使浊阴降,则清阳之气得以上升,然后议补。经谓病发急则先标而后本,先治其标,后治其本。咸谓病势已危急,恐不可虚缓,遂将前药灌之。连进数剂,俱停胸中,揉之作声而不下腹。再促诊,脉仍前,即袖中出家制神佑丸数十粒,抉其口纳之,令灌以淡姜汤。药已下,即为灸百会穴,使阳气上升,又灸关元穴,不使阳气下陷。一二壮,目即能开,眉频蹙。问痛否?能点头,四肢亦少动。

谓之曰:忍至七壮可生矣,亦点头。灸将毕,腹欲便,既而前后俱通,去垢秽极多。少顷,又泻一行,令急以前药倍人参煎候。及再便,有晕意,徐灌之,自苏。此后人事渐省,第手足振掉,左半身不遂,于大补气血药中,少佐却风顺气消痰之品,如秦艽、全蝎、僵蚕、乌药、星、半之类,调治年余而愈。盖此症初起,气血不足为本,九窍闭塞为标。先通其秘者,急则治其标也。迨后见风症,亦不足为本,风症为标,而专补气血,少佐风药者,缓则治其本也。

——魏之琇《续名医类案》




02



韩县令遇到过一位少年,患了风狂症,疯疯癫癫,谁也治不好。他爸爸兄长绑着他来见韩贻丰。韩县令通晓医术啊,就针百会穴二十针,然后升堂要断案,把少年押了上来,这得病怎么还犯了大清律吗?

威武的堂威声一响,吓人极了,接着就是一顿棍棒,其实几下真打而已,打完了,昏昏沉沉的少年也醒了,问前面发生什么事,一脸茫然。

02

韩贻丰治永和一少年,患风狂,百治不效。其父兄缚送求治,为针百会二十针。升堂公坐,呼少年前来,命去其缚,予杖者再,杖毕而醒,问以前事,茫然不知也。

——魏之琇《续名医类案》

这里针百会,有调经络之气的意思,可不是简简单单地提升阳气,像太阳下晒丝线一样,一缕缕都抚平。黄帝讲“喜则气缓,志气通畅和缓本无病,然过于喜则心神散荡而不藏,为笑不休,为气不收,甚则为狂。”这少年不过是气不调和而已。  

那为什么要升堂用刑呢?“喜能胜忧,悲能胜怒,怒能胜思,思能胜恐,恐能胜喜”,你把情绪对应到五行木火土金水就懂了。升堂打板子那是恐吓少年,水克火,让过喜的情绪收回来,这可是经过设计的剧本啊!


*版权归“杭州紫芽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所有。

想一想

百会好像有一根丝线提着气上升,有没有什么地方是引气下降的呢?


参考阅读:

游穴战疫 | 三〇七 | 会阴(上) | 任脉 | 任督犹车轮,四肢若山石

三〇七 | 会阴(下) | 任脉 | 任督犹车轮,四肢若山石

新增小二一枚

交流 | 分享

ziyakid@qq.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