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国忠臣因一句话拯救了国家,成为当今家庭教育的至理名言

 度麦心理 2020-08-31

战国忠臣因一句话拯救了国家,成为当今家庭教育的至理名言

  

战国时期,秦国趁赵国政权交替之机,大举攻赵,并已占领赵国三座城市。赵国形势危急,向齐国求援。齐国一定要赵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为人质,才肯出兵。赵太后不肯答应,大臣们竭力劝谏,太后对大臣们说:有谁敢说要叫长安君去做人质的,老太婆我定要吐他一脸唾沫。面对危急形势,触龙从容无畏,以一番委婉诚恳而又富人情味的劝谏,使得峰回路转,终使太后心悦诚服地将其爱子长安君质于齐。齐发兵救赵,长安君也为国立了功。

触龙对赵太后所说的: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这句话虽然简单,却道出了“天下父母心”。成为了当今家庭教育的至理名言。

现实生活中,那些为了孩子殚精竭虑的父母比比皆是。然而,这样的耗尽自己为孩子,真的对吗?父母爱子的“为之计深远”,到底体现在哪里?

有一个例子深刻而又惨痛,点醒了许多为了孩子而忘记自己的父母。

男孩两岁时父母离异,父亲一个人把儿子抚养成人。因打工过于拼命,52岁的父亲在男孩高考前夕积劳成疾,突发脑溢血倒下,生活无法自理。男孩没办法,只能暂时把父亲送进养老院,然后去参加高考。虽然最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211大学,亲友也愿意帮助他支付学费,但是,日后的艰辛可想而知。

这位父亲一个人独自把儿子抚养长大,他对孩子的爱难以用言语描述。但是,这样爱孩子的父亲,却因过度消耗而在无意间成为孩子的负担,也让孩子失去了享受天伦之乐的机会。

  

作为切莫心理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在接待个案的过程中,经常听到父母们说:老师,为了孩子,让我们做什么都可以!这句话包含了父母对孩子深沉的爱和付出,却也透露出了父母在付出爱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无知”。

若真为孩子的未来“计深远”,父母首先要做的不是爱孩子时的全力以赴,而是先保持好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有两件:一是和谐的夫妻关系,或者说良好的家庭氛围;二是健康快乐的自己。

孩子永远忠实于父母,不快乐的父母养育不出快乐的孩子。所以,当父母在内心隐藏着各种压抑时,孩子又怎么可能轻松上阵、做好自己?只有当父母能够适当地爱惜自己、照顾自己,才能陪伴孩子走得更久、走得更远。

写到这里,忽然想到前段时间,我年近七十的老母亲在我回去陪她吃饭的时候,居然福至心灵地说:“我现在想开了,我照顾好自己,让你们放心,才是真疼你们。”

是的,对于未成年的子女来说,父母之爱子的“深远之计”就是爱惜自己,让自己能够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陪伴孩子走得更长、更远;对于成年的子女来说,父母之爱子的“深远之计”就是照顾好自己,让子女能安心在外打拼,并随时能回家享受天价之乐。

  

愿天下父母都能记得先爱自己,然后在对自己的爱达到杯满自溢中去给予。正所谓“细水长流”,生命的长度就是爱的长度,身为父母的我们,当“关爱自己、且行且珍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