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曾国藩养心守静,什么才是真正的静?现代社会人们更需要心静

 晓明国学 2020-08-31

曾国藩除了是非常著名的军事家、文学家以外,还是著名的理学家,他的理学修养达到了很高的层次,尤其是他的养心修身之道,秉承孔孟兼修老庄,跨越了时代,对于现代社会的我们,提升个人修养,创造成功事业,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篇讲述曾国藩的养心守静,让我们了解什么才是“静”的真正含义;为什么要守静;如何把握动静之间,处理好人和事物关系;及儒家静坐的要点。

【静的真正含义,守静合于天道

◆原文摘要

  神明则如日之升,身体则如鼎之镇,此二语可守者也。惟心到静极时,所谓未发之中,寂然不动之体,毕竟未体验出真境来。……颜子三月不违,亦可谓洗心退藏极静中之真乐者矣。——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读

这里曾国藩提到了,神明像太阳升起一样,身体则如同鼎立地不动。这两句话是应当遵循的。一般意义上人们认为情绪没有产生喜怒哀乐,身体寂然不动,这个在曾国藩眼里不是真正静的意境。那什么是真正静的意境呢?他引用冬至时节地球阳气收缩到极点后,一阳初动之前来比喻,那会的情况就是心静到极点,大脑没有任何意识活动。正如宋朝著名的理学大师邵康节说的,“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宇宙万物到了一个不属于动,也不属于静的状态,这个中间的真空状态,才是真正的所谓静。

如果按照现代科学的观点来看,宇宙万物随时随地都在运转、运动,要想找到一个绝对静止的情况是根本不可能的。正如《易经》中“变易”的道理一样,宇宙万物随时随地都在变化,没有绝对不变的事物,但是就是在这不断变化的中间状态,有一个相对的静止状态。也如人的念头想法,一个接一个,如流水一样不停,但是在上一个念头逝去,下一个念头未来之前,这个中间有一个空的状态,这个空的状态,就类似上面所说的宇宙空的状态,就是人心追求空的状态,就是曾国藩所说,养心守静的“静”的真正含义。

有无相生,无中产生了有,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一切万有的产生都来源于虚无的道。正是无中含有勃勃生机,静中寓动,静极生阳。曾国藩守静的思想,正合于中国传统的道家思想和天地法则。

【守静不是消灭生机,阴先于阳】

◆原文摘要   

  我辈求静,欲异乎禅氏入定,冥然罔觉之旨,其必验之此心。……深观道体,盖阴先于阳信矣,然非实由体验得来,终掠影之谈也。

●解读

这里曾国藩说的静和禅门的入定不同,像古代儒家的静坐,一般只是端身正坐,不像禅宗的参禅,双盘打坐。如果按照修行的层次来讲,儒家的求静一般还在入定的层次之前,但是如果用心去体察自己内心细密不被意识察觉的念头,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放在当代社会,人心浮躁,要想真正去静心反观自心更是一项不容易做到的功夫。

这里还有一个误区,就是认为儒家的静就是一味求静,心如死灰,自认为是静,结果导致生理机能都几乎丧失了。曾国藩指出了静是静极,正如上文所说的

一阳初动,喜怒哀乐还未生发,寂然不动的本体,万物由此生长,此中蕴含着勃勃生机。正如《易经》中的阴阳相生,孤阴不生,孤阳不长,阴阳是相互依存的,阴先于阳,守静是为了下一步的“动”做准备。这点,对于我们当今生活来讲,也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一味的忙碌只能让身心疲惫,损失健康,降低生理机能,影响思维水平,动的多了,若要符合天道,就需要让身心时不时的静一下,才能为下一步的发展做好准备,这个天地的至理,恐怕没有一个人能逃的过去。所以,生活越是忙碌,越需要从中找到一份宁静。

【动静之间,“敬”来贯穿,以致中和】

◆原文

自戒惧而约之,以至于至静之中,虽少偏倚,而其守不失,则极其中而天地位,此绵绵者,由动以之静也。……终始往来,一敬贯之。

●解读

现在问题来了,如何去找到那个静,由动而静呢?如果一味的去求静,难免头上安头,失去了真意。这里曾国藩提到了“中”的境界,上文提到了至静的中空境界,一阳初动的时机就是要寻求的境界。所以,就需要约束自己,让自己的身心行为符合天道,从“慎独”而精进,以致在待人接物方面极少差错,没有不合适、不正确的地方,达到了“和”的境界,这个境界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和”的本意,做人达到这个层次,才能内心真正达到静的修养,至静的境界。

反之,如果做人做事有失偏颇,有事愧于心,内心有忿怒,这个样子是无法拥有中和平静的内心;或者一味的去追求死静,贪图清净,都是静的误区。天地之间,宇宙万物变化,都有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所支配,神灵昭然,人要敬畏天地鬼神,符合自然规律地去生活,在动静循环的规律中自然需要有“敬”的精神,敬畏自然,敬畏万物,敬畏那不可更改的道的规律。

【静坐要正念,排除杂念】

◆原文   

静坐思,心正气顺,必须到“天地位,万物育”田地方好;默坐思,此心须常有满腔生意。杂念憧憧,将何以极力扫却?勉之!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读

静坐而思,需要内心坦荡,这样才能气血和顺,如果自己的作为有愧于心,自然心不能安,心不安自然气血无法和顺,人的情绪和生理是相互影响的。这里曾国藩提到,必须达到“天地位,万物育”的境地,才算效验。就是上文说的中和的境界,念头正了才能排除纷纷扰扰的杂念。所以静坐要正念,排除杂念,心灵中常常充满生机,这个才是真正的静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