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很豁达的送别词,短短4句就写尽了人生,悲观的人都应该读

 江山携手 2020-08-31

文/顾无

【引觞漫谈】

苏轼一生去过很多地方,认识了很多人;他也不断的在各地奔走,见识了太多的离别。

每一次的新相知,都带来了很多的欢乐,每一次的生别离,却也会带来不同的伤感。欢乐都相似,痛楚则各有不同。

也是因为这样,离别诗词才成为了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大类。漫数送别诗,有豪放有婉约,有豁达有悲情,有友人之间,亲人之间,也有爱人之间,情人之间,有送人,也有被人送。

总得来说,送别的情绪分为两种,一种是纯粹的悲伤,一种则是悲伤中带着祝愿和期许,总体的基调还是带着感伤的,如果没有,说明被送别的人,人缘实在太差,别人都盼着他走,这样的情况,在现代倒是可能发生的。

苏轼因为其乐观豁达的个性,卓绝不群的才情,还有热烈深沉的情感,写出来的离别词多有著名之作,以其情真,所以能激起后世人们心中的共鸣。


【临其诗境】

今天就来看一首苏轼与友人离别的作品,这首词中包含的感情十分复杂,随着行文的推进而不断变化着,波澜起伏,极具变化性。

送苏轼的友人名为杨绘,字元素,是苏轼在杭州期间认识的志同道合的朋友。

1074年对于苏轼来说是个多事之秋,先是7月份接替上一任官员知杭州,9月份旋即又调到了密州。在杭州虽然没有几天,但是苏轼心里是深深爱着杭州的,杭州的西湖,灵隐寺里的和尚,志趣相投的朋友都是杭州给他的牵挂。

但是调任密州刺史也不是什么坏事,所以苏轼心中没有很浓的悲伤,只是淡淡的不舍和淡淡的喜悦。

一起来看看这首《南乡子》吧。

广告电脑外置声卡多少钱!支持货到付款,体验不一样快购,优质产品优惠价,就等你来!

【经典原文】

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宋代: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

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条分缕析】

这首词里的“醉笑陪公三万场”最早是在初中时候读到的,当时觉得这句诗真的好潇洒好帅气,念了他好久,后来读到了李白的《襄阳歌》,“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就又立刻移情别恋喜欢上李白了,现在想想,苏轼的创想也许就是化用了李白的诗意吧。

我们从开头看起,东武在密州,余杭指的就是杭州,从山东看杭州,真的是缥缈茫然,隔着云海,也隔着天涯。此去往他乡,等到我功成名遂的时候,一定还会回到这里,到时候日夜举杯畅饮,你我都要开怀尽兴。

下阕的第一句很经典,不用在这里婆婆妈妈诉说什么离情别绪了,想痛饮,想喝酒从来都是有别的原因,将苏轼的豁达和看透世情的态度表现的淋漓尽致。

广告【太好了】意大利牛皮腰带,99元买一送一!质保10年

因为是唱和应酬的作品,最后一句还是表达了对杨元素的欣赏和敬意,今夜送我归去,灯火凄惨惨,走过繁华的河塘,恍惚间看见一位泪眼迷离的官,不是大名鼎鼎的羊祜,却原来是你杨元素!把杨元素与名臣羊祜对比,评价很高,且羊和杨同音,正是苏轼一贯的幽默。

后来这首诗好像被最近的言情小说引用了,《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还被改编成了电影,也是提高了一波这首词的知名度。

我一直也相信,喜欢古诗词的人会越来越多,这个圈子也不再是一个划地自封,孤芳自赏的圈子,而是要让全世界的人都参与进来。

这是我们老祖宗的文化,这也是我们中华在世界文坛上的骄傲,我们应该有这个底气。

苏轼的这首词,很好的给我们诠释了什么是自信,正是因为对自己的自信和从容,才有了豁达而豪放的苏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