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研读苏轼诗词 感悟家国情怀

 杏坛归客 2018-09-22

        提到苏轼,我们大家都能随口吟诵出他的很多脍炙人口的诗词,然而在我们吟诵他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时候,在吟诵他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的时候,在吟诵他的“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的时候,在吟诵他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的时候,我们又有多少人知道在他的诗词背后,蕴含了诗人多么高尚和伟大的情怀,我们又有多少人知道他的坎坷人生路,又有多少人能够读懂他给我们传达的人生信息,又是什么力量支持着他成就了他的诗词巅峰?我觉得要想读懂他的诗词,需要了解他的两个方面的人生轨迹,一个是他的自然人生,一个是他的社会人生。从他的两个人生轨迹来看我们不难发现苏轼是一位充满曲折、坎坷、悲怆人生而又富有正直、善良、仁爱、乐观、豁达和家国情怀的人。而成就了他的大爱无疆情怀的是源于他经历了常人所无法体验的悲怆和坎坷的人生之路。

 公元1036年,苏轼出生在美丽的眉山市。在他的青少年时期,他一生中的重要人物纷纷闪亮登场,却又大部分纷纷黯淡离开,只剩下他的弟弟苏辙,陪伴他直到生命的尽头。

       首先是他的母亲程氏,影响了苏轼一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她教儿子从小读《范滂传》,苏轼曾问母亲,如果自己像范滂一样,那母亲怎么办?苏轼的母亲回答说,自己也会像范滂的母亲一样,不后悔自己的儿子这样慷慨赴死,自己也会觉得很自豪。这在小小的苏轼心里种下了一颗善良、正直、勇敢的种子。

        其次是他的父亲,也就是《三字经》里“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的苏洵,更是一个“身教重于言教”的忠实实践者,他和他的两个儿子一起读书学习,最终,三人都在“唐宋八大家”中占据一席之地。

       而他的母亲在他们父子三人进京赶考时忽然死去,她连他们考中进士的消息都没有等到,这不能不说是苏轼心里一个巨大的遗憾。

       就在苏轼走上仕途,准备大干一番,实现他的报国之志的时候,他人生的导师、精神的领路人、文学的支持者——父亲,去世了。在他的父亲去世一年之后,他深爱着的妻子也因病去世了。深受打击的苏东坡,扶着父亲和妻子的灵柩来到眉山,把他们葬在了母亲的坟墓旁边。

       他当时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每天都在埋葬亲人的坟墓旁度过,以泪洗面。整整三年,他没有写过一首诗,却在那座睡着他深爱的人的山上,亲手种下了三万棵松树。直到十年之后,他在一个孤独的夜晚忽然梦到他已离世许久的妻子,起床披衣在月光的清辉下写下了一首词,我们才知道他当年的痛苦有多深。这就是我们熟识的《江城子·记梦》,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人生的悲怆之情在他的悼念亡妻的诗词里得到了宣泄。他爱自己的妻子,却写妻子的诗词并不多,而这首词写于十年之后,可见,他把对亡妻的怀念压抑了多久,也从侧面反衬出男儿有泪不轻弹的悲壮情愫。他爱自己的妻子,也更惦记自己的亲人。他不愿意向命运低头,也不愿意苟且地活着,然而命运把他的亲人放置在千里之外,他和弟弟苏辙七年都没有见面了。望着天上的月亮,黯然神伤。就是他的神伤,也成就了文学史上写月诗词的巅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他把自己的情思托给明月带去无尽的思念。

        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歌颂爱情,令人忍不住落泪;他赞美亲情,成就千古绝唱。他生活中的一颦一笑、一怒一骂皆可成诗,即使面临灭顶之灾,他也要把别人一生的苟且活成自己的潇洒。因为他的眼里心里承装的更多的是百姓、是社稷。


 苏轼的爱不仅仅属于他的亲人,更属于那个时代,那个时代的平民百姓和家国社稷。只是这些情怀掺杂着痛苦、冤屈、悲凉,而这些坎坷的人生经历却没有压垮这个时刻想着建功立业,报效国家、为国分忧的诗人。这里我们不妨百度一下“苏轼”,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这样的结语:苏轼一生有三位深爱他的妻子,却都死在了他的前面。而他的生活状态不是被贬官,就是奔波在正在被贬官的路上。第一次因上书反对王安石推行的新法,不容于朝廷而被迫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第二次因一些反对苏轼的人在他的诗文里断章取义地摘取一些句子对其设计陷害,将其从湖州知州任上押解进京下狱。在狱中一百多天,受审十余次,惨遭折磨。后来还是王安石一句话:“哪有盛世而杀才士乎?”苏轼才得以出狱,被贬黄州。由于其刚直不阿的性格而屡受贬谪,其弟苏辙还曾劝他:“北客若来休问事,西湖虽好莫吟诗。”而苏轼并没有因遭受磨难而改变自己的性格,继续写诗针砭时事。第三次,苏轼又因不容于王安石、司马光新旧两党,再贬杭州。第四次:因与司马光政见不合外放颍州。而后新党执政再次被贬至惠州,此后,苏轼又被再贬至更远的儋州(今海南)。一直到六十六岁遇到大赦天下才被调回。但是还没有回到朝廷就死在江苏常州。

       正如他在《自题金山画像》中所写的“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在苏轼的一生中,政坛上大起大落,落差令常人难以想象,十几年的贬谪生活是他生命中的主题,一生漂泊,暮年投荒,他经受了无数的磨难。然而他仍然能够用诙谐的语言总结自己,足见其胸襟之坦荡。贬谪在这三州期间是他政治上最为失败,生活上遭受苦难最多的时期,却也是他文学创作的高峰时期,更是他人生精神升华到极致对人生意义哲思体会最为深刻的时期。就是这样一位超然人生的诗人,不管命运多舛,依然乐观豁达、不向命运低头,依然用笔触写就人生的乐章。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引领潮流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豪放与辛弃疾齐驱并驾,并称为“苏辛”;其文优美超凡与欧阳修比肩,并称为“欧苏”。他带给我们的不是悲观凄凉,不是厌倦世事,不是碌碌无为,展现了他的爱国情怀、爱民情怀、仁爱情怀、乐观情怀……这些都在他的诗词里找到很好的注脚。

  1074年,苏东坡38岁,被贬密州。当时的密州正在闹蝗灾。苏东坡亲自加入了去捕捉蝗虫的队伍中。看到百姓因天灾而流离失所,他的内心比蝗虫啃噬还要难过,然而让他更难过的,除了天灾,更有人祸:西夏入侵大宋,居然有人建议投降!他悲愤地骑上马,以打猎之名,拈弓搭箭对着西北的方向,大声吟诵出了一首词:“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

        在被贬到黄州期间他多次到赤壁拜谒,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是啊,人生如梦,还有什么比好好活着更重要的事呢?从这首词里我们看到了诗人不能建功立业,壮志难酬,崇尚英雄的爱国情怀。

       在黄州期间,他以每天超强的劳动量来养活一家老小,日夜劳作,躬耕田野,表达了诗人“倚杖听江声”的豁达人生,他写道“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在反反复复的多次被贬谪的人生旅途上还能做到“倚杖听江声”的良好心态,试问天下又有几人?这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悠然达观、胜败两忘、坦然处之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不正是我们需要借鉴的吗?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苏轼把自己比作天上飞翔的鸿雁即便因那偶然的机会,留下了脚爪的痕迹,可他的目标还得继续飞行,至于飞向何方,哪里还会考虑是东是西呢!他的富有哲理的诗句告诉我们,如果你的梦想在蓝天,那就向上飞;如果你的梦想在远方,那就往前走。古人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苏轼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这句话,他的作品、思想和豁达乐观的品行就如“雪泥鸿爪”,永远印刻在史书中,为后人铭记、敬仰。

  苏轼的豁达不仅仅表现在他的诗词里,还表现在他的为人处事上。他在黄州呆了四年后,被宋神宗改判到汝州,大有重新任用的迹象,可苏轼离开黄州后的第一件事却是去见自己曾经的政敌,已经闲居江宁的王安石。他不是去报复的,也不是去耀武扬威的,他是去与王安石和解的。他们在江宁相处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朝夕促膝而谈,抛开政治不论,反而成为了可以推心置腹的忘年知己。

       研读苏轼的诗词,不仅让我们体会到了他的家国情怀,更让我们悟懂人生的真谛:人生,是一个不断和解的过程,和年少轻狂的自己和解,和昔日的政敌和解,和不完美的生活和解。只有宽容乐观的人生态度才能拥有豁达明朗的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