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

 长安坊间 2021-01-19

溪的美,鱼知道,那流泪倾诉的依赖难分离;

风的柔,山知道,那留在千年的故事难忘记。

苏轼写诗有一个特点,总是充满一种奇趣,总是有新奇的地方。但是,充满奇趣的诗要写出来,那是没那么容易的,应该是比较崎岖的,不是随意写就能写出来的。所以,写庐山的诗,其实是费了一些周折的。

庐山这诗,有点来历。宋神宗元丰七年,苏轼被贬黄州已经是第五个年头了,由于种种原因,宋神宗对苏轼的看法上有了一些松动,于是下诏让他搬到汝州,离京城更近一点。苏轼接到诏书,离开了黄州。他的弟弟在云州,在返回的途中去了趟庐山。

苏轼这次上庐山,一心想好好转转,他的好友佛印、道潜也陪同一起上山游玩。他们到了庐山之后,发现庐山特别秀美,而且庐山名气很大,历代有很大文人墨客都歌咏过庐山。庐山本来就美不胜收,所以苏轼心想“我还有再为庐山写点什么吗”?他跟朋友说:“我这次来庐山一首诗都不写”。注意了,这是他刚到庐山的时候,最初的想法,“什么都不写”。

可是,苏轼的名气很大,他刚一到山脚,那山里山外的和尚,村民就都知道大名鼎鼎的苏学士来了,然后奔走相告。苏轼一激动,得,架不住场面,写了一首诗《初入庐山三首》。

庐山是多姿多彩,美不胜收,要把庐山认个遍,那除非是它的老朋友。我是对庐山神往已久,今天来这儿一看,感觉在梦里一样。苏轼对庐山的认识有一个过程,一开始他说,“要把庐山的真面目看个清楚了,那除非是跟它神往已久,到这儿很多次的老朋友,今儿我这次第一次来,懵懵懂懂的,还一直觉得像在梦里面呢!”

庐山的美,深深地吸引了苏轼,让他本就说好了,不写的,写了,可是最经典的那首诗还没酝酿出来呢。为什么呢?他得继续走,得深入,走着走着那首诗才能出来,这得符合文学创作的规律,不可能一来就可以写出那首诗。

苏轼他们在行山的路上走着,他的一个好朋友拿着一本叫《庐山记》,也就是现代的“旅游指南”。这本书上记录了前代诗人的两首诗。一首当然不用说了,一定是李白。另一首诗,苏轼看不起,中唐的一位诗人叫徐凝,都写关于庐山瀑布的诗。其实,这诗写得挺好,当时的白居易都说不错。但在苏轼眼里,觉得不怎么样。旁边的朋友说,“苏学士那您也来一首”。苏轼个性强,经不起朋友激将。没问题,一首《戏徐凝瀑布诗》由此而产生。其实,苏轼写这诗也不是为了把徐凝的诗给洗干净了,而是让它变得一首更好的诗,只是拿徐凝的诗取笑罢了。

这还没怎么走呢?就叫上劲了。先是跟自己的诺言,然后跟徐凝的诗,接着再往山里走的时候,看见一座石碑,上面有一段碑文,这碑文里记载了一段话,大家看了看也就走开了。过了一会儿,苏轼突然想起了什么,就问身边的人,“刚才那碑文写的什么,你们还记得吗?”有一个僧人,立马背了出来,大家都非常惊讶,这记性也太好了。苏轼一听,给这位僧人取了一个名儿叫“顺菩提”,这说明,在庐山上不光有美景,还有人,而且这人呢,还得是有领悟的人。

在庐山上,有两个地方是必须要看的,一个是东林寺,另一个是西林寺。看完了东林寺,再看西林寺,看着西林寺,看着看着就在一道雪白的墙壁前停留了下来。苏轼觉得,该写点什么了,然后他就饱蘸浓墨,在墙上就题了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写完之后,苏轼说:“谱庐山诗尽矣”。关于庐山的话,我说完了。这句话很重要,庐山,这将是最后的总结,这就是我这次来庐山最大的感受。

'横看成岭侧成峰',我横着去看庐山,那有山岭,我侧面去看庐山,那有山峰,远近高低,庐山在我的眼中啊,各不相同。你要说为什么我们看不出庐山的真面目?只因为我们是站在庐山的里边去看庐山,当然看不清他的真面目。

这四句诗虽然非常简单,但是却成为了我们现在认识事物、了解学习新事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方法。换言之,如果我们观察事物,了解事物,只是在事物的中间,而不能跳出来通观他的全局,那么对事物的本质,它的认知将是始终有限的。你可能会说这道理我们都知道,打小老师就是跟我们就是这么讲的。不错,但是我们的疑问,为什么苏轼这次上庐山最后得的结论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难道说这与他之前、和将要发生的事件没有必然的联系吗?

我们可以想到,苏轼在黄州时期是被流放和贬谪的岁月。在这期间他曾经留下了大量的诗词,从这些诗词当中我们发现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苏轼始终在追问自己的人生,始终在追问自己到底是谁?在他很著名的一首词《临江仙》里边说:“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他一直在想,人生真是烦恼,感觉自己的这个身体啊,好像不是自己的,是谁的呢?不知道。

瞬间是父亲,一瞬间是丈夫,一瞬间是官员,他无法领悟到自己的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其实这就是由于流放和贬谪的生活,对他的人生造成了很大的损害,使他对自己人生的意义发生了怀疑,以至于在这首词的结尾,他说“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不如浮游于江海之外,从此忘掉着人生的烦恼。可见,在这首诗词当中,苏轼对自己的人生是有怀疑的态度。

在另外一首诗词当中,苏轼说:“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他把自己比喻成一只孤独的大雁,在惊慌失措当中飞翔,留下了孤独的身影。那么这一首诗词也表达了在贬谪流放的过程当中,政治上的迫害给苏轼的心灵造成的惊恐。

苏轼还曾在黄州写下了著名的《赤壁赋》,在文章里,他写了一段非常有趣的经历。他说夜游赤壁,看到有一只仙鹤划过江面,晚上睡觉又梦见了一个道士,经过他的窗前,给他作揖,说:“你在赤壁游览的快乐吗”?想问他姓名,道士却不回答。苏轼恍然大悟,原来这道士就是从我身边飞过的仙鹤啊!苏轼追问道士的身份,其实也是在追问自己的身份。苏轼在黄州期间,非常想要领悟清楚自己到底是谁?实际上这种身份的不确定感,反映了当时流放和贬谪生活对苏轼的人生造成的困扰。

大家可能会问,苏轼这样智慧的人难道会对自己的人生也发生疑问吗?当然会,是人都会,不过苏轼好像很快就找到了答案。

在他非常著名的诗词《定风波》中,他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在这首诗词当中,苏轼好像认定了自己人生的方向,那就是不管是天晴还是下雨,自己都会坚定不移的向前走。因为人生在世无非是一会是风雨,一会是天晴,所以他说“一蓑烟雨任平生”。

之所以罗列了苏轼黄州时期表达人生感悟的一系列诗词,就是想说从黄州开始走向庐山,又从庐山开始走向他未来的人生。苏轼由黄州北上汝州,也就是下了庐山后便北上汝州,最直接的路线应该是朝西北方向行走,但他却一路沿着长江东行,打算从长江进入运河,然后转道淮河、汴水,再设法去汝州。兜了这么大的一个圈子,其中当然有种种考虑,居住在江宁的王安石不能不说是兜圈子的一个重要原因。

饶有趣味的是,如果说苏轼来江宁与王安石会面,在主观上曾具有某种现实政治的考虑,那么当他真的与王安石朝夕相处一个多月后,却从心底里对这位昔日的大宰相有了更为深入、更为真实的认识。

我们想苏轼在经历了革新变法的政治斗争之后,也许更深刻地理解到事物的真相和对一个人的命运,包括对当时北宋的政治,有多么重要。他发出的感慨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换言之,在今后的道路上,只有跳出庐山之外,才能识得庐山的全局,只有跳出改革变法的政局之外,也许才能真正的深刻的认识到改革变法的真相。

到了苏轼60多岁的时候,他结束了在海南岛的流放生活,即将渡海回到中原。他写了一首诗,其中在最后两句说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我虽然在年过花甲时被流放到荒凉的海南岛,但是我却没有丝毫的悔恨,我仿佛看到了生平从未见过的奇绝景观这肯定是苏轼对自己人生的最后总结。

它认识到不管经历多大的风雨,最终是否看见彩虹,那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内心世界。所以我们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只是年近五旬的东坡,对于他之前的宦海生涯和黄州生涯的总结。

而这样一种人生观念的奠定,也为他之后更平淡地看待人生,更放达的看待人生,开启了一个新的路途。

更新于 2019-06-16
打开美篇,查看更多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