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皇统元宝?看看这篇文章你就懂了

 新用户12044471 2020-08-31

  古钱币是一个国家前史中构成的主要部分,古钱币出手其特定的前史时期在钱币史上占有着主要的位置,它不仅代表着近代我国的钱银文明,并且反映了我国近代前史、经济、金融的兴衰和沧桑,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文物价值。

  金熙宗皇统年间(公元1141~1149)铸,小平篆书,仅见孤品,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另有皇统通宝。

  历史年代:

  金熙宗皇统年间(公元1141~1149)铸。

  钱面文字:

  面文“皇统元宝”篆书旋读,光背。

  面值:

  小平钱。

  收藏价值:

  皇统元宝小平篆书目前为仅见,应属试铸,古钱大珍。

  我国古铜钱,古代金属铸币,除局部地区在短时期内曾采用打制方法外,基本上都采用硬型范,砂型范,浇注金属溶液成型的方式。我们说的“鼓铸”一词说的就是铸钱,直到清末,才采用机器制造方法,也称为“机制币”,这时两种制作方法还并行了一段时间,进入民国时,才逐渐使用机器制造方法来制造古铜钱。

  预言:用不了多久钱币还将涌现新一轮高潮。大量收藏者进入钱币市场,钱币的存世量(出现在市场的量)会不断减少。今后古钱币市场,一是尖 端精品会比较火爆,另外就是版别钱升值潜力很大。比如清代钱币,前几年就有人说要多注意了,注意收藏清代的精品以及版别钱,回报会很大的。现在的市场行情证明前几年有这种判断的藏家是正确的。

  锈色是古钱币真伪鉴定的主体,是古钱币形制钱文的载体,如币材、锈色经科学检测真实可靠,形制文字无改刻挖补现象,就可以认定此钱为真。古钱币真伪鉴定,其实并不神秘。在不唯上,不唯书,只尊重检测事实的前提下,只需简单的一两步科学仪器检测就可以得出准确无误的结果。有些吃官粮或蹭官粮的所谓专家,故意把古钱币真伪鉴定说得玄而又玄,神秘莫测,拒绝科学仪器检测,说到底是妄图垄断古钱币真伪鉴定的话语权,鉴定方法越玄秘,越不容易掌握,方显得专家的尊贵神圣,才显现专家话语的字字千钧。一句话就是为专家自己唬人披上一件天师的法衣而已。基于此,泉友们对这些专家的古钱币真伪鉴定话语不必太介意,因为它们可能对,更可能错误。甭管说这话的是什么人,就是国家钱币鉴定权 威也同样不必介意,因为他依据的不是科学,而是靠不住的经验而已,而已!

  珍 稀古钱币是货币历史的实物,更是历史的见证。因此在收藏前必须弄清它在历史上的地位。如“成都交子”和“十文中统元宝交钞”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纸币,被学术界视为无价之宝;吉林的“广平银币”被认为是我国第 一枚机制币;1985年8月在黑龙江阿城县出土的“承安宝货”为我国“一两半计数白银币”的罕品。短命王朝或农民起义时的铸币,由于流通时间短,发行量少,大多是不 可 多 得的珍品。

  很多藏友最喜欢说的口头禅:我家祖传的,不可能是假的!怎么不可能呢?现代发达社会,都有人敢冒风险造假 币,你想想晚清民国那种混乱的环境,造假 币的商人不更是如鱼得水嘛。况且现代模具造假更简单,一 天就能生产成千上万枚!就藏友们发的那些银元来说,一百枚“祖传”银元,能有一枚高仿就算少见了,大多数人手里所谓的“大珍”都是一眼假的货色。粗制滥造,成色泛黄,压力不足,边齿浅薄,放地摊上也就几块钱的地摊货而已。可惜很多人都假拍卖公司给洗脑了,觉得自己的银元就是宝贝,容不得别人说真话。最 后钱被骗完了,藏品还出不了手,不是很正常吗?毕竟你不懂鉴定,但真正收藏银元的藏家们才是行家里手,他们会花100万买个地摊货吗?

  很长时间以来,形制、锈色、材质、钱文、声音,几项技术一直被视为皇统元宝真伪鉴定的“武林秘籍”,是判定皇统元宝真伪的不二法门。钱币大师无不被奉为掌握此等秘术的高手。可是当人们回转头,检视被这些大师以上五项技术判定了的真伪的古钱币,其错判误断的现象比比皆是,让人惊骇,甚至出现两位大师对同一皇统元宝判断各异的情况。这些状况说明这些技术并不完全可靠,大师们尚不能以它们立万儿平天下,何况凡夫俗子,怎能奢望以它们轻易判定皇统元宝的真假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