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孩子也需循序渐进,不可拔苗助长,否则孩子苦,家长累

 四地闲夫 2020-09-01

我们上小学的时候学都过拔苗助长的故事,这则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做事要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切不可心急,试图改变规律。

否则,可能会造成与自己期望相反的结果。

其实,孩子的成长和稻苗的成长一样,也是具有着自己固有的身心发展规律,是难以通过认为干预而快速改变的。

稻苗的成长需要经过多日的阳光照射、雨露滋养之后才能长大成熟,

而农夫却想短时间内让稻苗长大,从而拔高了稻苗,破坏了稻苗的成长规律,最后导致稻苗枯死。

孩童亦如此,家长迫切心急的想让孩子快快“长大”,最终换来的不一定是孩子的“蜕变”,有可能是孩子的辛苦和家长的累。

很多家长害怕孩子落后在起跑线上,便早早让孩子学习各种严重超纲的知识内容,

学龄阶段就让孩子学小学阶段的内容,小学阶段起就要开始学习中学阶段的内容。

这对孩子而言无疑是拔苗助长,因为儿童在成长过程的思维发展尤其内在的规律,

当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成熟时,他们是无法掌握相应的知识的。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儿童心理的发展划分为了四个阶段,

即:感知运动阶段(出生~1岁半,2岁)

前运算阶段(1岁半,2岁~6,7岁)

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

形式运算阶段(11,12~15岁)

教育孩子也需循序渐进,不可拔苗助长,否则孩子苦,家长累

每个阶段的认知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

在第一个成长阶段,孩子的主要行为模式是抓、吮吸以及模仿。

到了第二阶段,也就是大约2岁到6、7岁时,孩子从婴儿成长为了幼儿,其思维开始发展,但只局限于掌握符号、表象等一些概念,他们通过语言、模仿、想象、符号游戏和符号绘画来发展符号化的表征图式。

在第三阶段,即从6、7岁到11、12岁时,儿童认知进一步发展,他们开始从表象性思维中解脱出来,能够领会特定因果关系的逻辑基础。认知结构也具有了抽象概念,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但运算仍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

到了最后一个成长阶段此,儿童转换成青少年,此时的他们才真正形成了抽象的、系统的、科学的思维能力,同时不再需要凭借具体的事物和事件进行思考。

还记得当年那个“三五,三五,太难了……”那个小女孩儿吗?

妈妈让她被乘法口诀,可是乘法口诀的对她而言实在是太难了,记不住的她委屈巴巴的连声喊难。

这正是因为小女孩儿尚处于认知发展的前运算阶段,还不具备抽象思维能力,

而妈妈的要求却没有考虑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孩子的教育急于求成,最后使得孩子早早吃了学习的苦。

还记的我们上学时期,九九乘法口诀是上了小学之后开始学习的,此时处于六、七岁的我们,思维能力已得到发展,所以也足以理解乘法的过程和意义。

教育孩子也需循序渐进,不可拔苗助长,否则孩子苦,家长累

“欲速则不达”,早早让孩子因思维能力发展的有限而吃了学习的苦,孩子难免会因此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家长的良心用苦也可能走向相反的一面。

所以,在孩子的教育上,家长还需以尊重规律为主,循序渐进为好。

贯彻好循序渐进可以从以下两点出发:

1. 制定恰当的目标

给孩子制定符合其年龄阶段,符合其身心发展的目标,当有了目标之后,孩子才会更加有动力,以及努力的方向。

家长需了解知识的难以深浅程度,依据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及时给予相应的教育。

2. 灵活多样

每个孩子都有着各自的不同个性特点、兴趣爱好、性格等。所以,教育内容需因人而异,对症下药,结合孩子多方面的特点,予以适当的教育。

#家庭教育##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