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焕英 作品鉴赏

 泊木沐 2020-09-01

王焕英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西安美术学院副教授,西安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艺术教育专业中国画工作室主任,陕西省国画院特聘画家。

佳人清荷入梦来

-王焕英人物画清赏

焕英是西安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也是我熟知的好朋友,自然就多了一份特别的关注,我为有这样的才女画家朋友感到由衷的自豪。她的人物画清虚淡雅,如梦似幻,似有若无,恍若仙境,红粉佳人于清幽莲荷中婷婷玉立,让人内心一下子能生发出许许多多的美好意象来。我眼前的焕英时尚优雅,不怒自威,一如她画中绝俗的女子,散发知识女性特有的高贵,典雅,大气的幽兰之香。焕英与荷花似乎有一种割舍不开的情结,数十年间,她观荷赏荷,写荷画荷,情投意荷,荷乐而为,仿佛常驻“莲荷国”一般。每每夜深人静,焕英常于梦境中与荷魂对话,听荷语,悟荷境,品味荷与人生之真谛,一如庄周梦蝶一般,已分不清自己是荷,还是荷是自己,反正已是分不开了。于是,荷中便多了一个个如花似玉的女子来。画荷之苦不足道也,每每笔墨得意之时,焕英便忘了时光之飞逝,忘了尘世之纷扰,忘了荷花之有形,忘了焕英之所在,如此得意忘“形”,何愁没有神来之笔。“一草一木总关情”,关谁之情,关我之情,物我之情,观焕英笔下之荷,荷中之人物,已不是自在之物,而成为了为我之境,成为了人格心灵的寄托。须得有一种生活,一种人格,一种胸襟,一种生命的精神来面对焕英笔下的荷花、荷中之人物,与之对话,无论从她的《夏日闲情》系列,还是《暗香》系列,其幽深的意境之美乃是物我相融,物我俩忘时产生的大美。从物镜到意境,从心境到灵境,每一幅荷花,每一个人物都有一个心灵的境界,让人叹为观止,藻雪心灵,一如灵魂在歌唱。

《暗香系列二》 68X138cm 纸本水墨

《暗香系列三》 68X138cm 纸本水墨

《暗香系列四》 68X138cm 纸本水墨

焕英画荷,心有所寄,几十年来,她钟情于这片宁静而圣洁的荷园,以虔诚的心境与清荷的灵魂进行沟通与对话,以女性的出尘之美与荷的无赖之歌交相辉映,整体画面才显得如此宁静、纯美、自然、喜悦、如梦幻之境,令人动容,那花季的少女,采莲的丽人,田田的荷叶,飞动的蜻蜓,低垂的莲蓬与荷花的私语,让我已闻到了暗香浮动,心中便幻出一种诗情,画境中,那荷的清秀,仿佛从乐府的古韵中袅然飘出,渗入水塘的梦中,随意洇成小村绰丽清纯的风情。荷花深处,花季少女一眼烟尘,绿水行舟,在六月的雨中,袅袅婷婷,楚楚动人,纤纤玉手似水轻扬,轻盈划过鲜活的盛夏……

《暗香系列五》 68X138cm 纸本水墨

《荷之恋》 90x180cm 纸本水墨

《红莲》 60x120cm 纸本水墨

焕英是一个极富抒情性的画家,这种抒情成分不仅充盈着她的个性,也充盈着她那清风朗月、天高云淡的诗性而弥漫在我们的心中。她的人物画在传统技法与当代艺术之间寻觅最佳的切入点,把传统人物画优秀元素恰到好处地融到当代人的审美之中,展示出来的是崭新的视觉形象,既不失与传统的继承性,又充盈着现代的时尚感受。她的作品满足了“古典的”与“现代的”两种文化需求,在鲜明主题的情真意切之中,用自己抒情的笔调,静静的、耐心的、细致的描绘出现代中国画的一片新天地、虽然是不惧一格,却独具一格,这正是焕英出彩的地方。她将工笔与写意画的功力与修养,以及呈现的雅逸、虚淡、气韵、神思之妙融她的画境之中,体现出人物画的现代性,行成自己清新淡雅、逸韵飘然、诗意盎然、隽透纯美的独特画风。她笔下的女性人物纯情柔美,裙裾飘然,或荷间采莲、或三俩戏水、或沉思怀惠;其具象,像现场写生一样传神,亲切可感;其意象,想象的情节,夸张的轮廓、姿态,别生一种韵味,人与物皆求生动、与自然和谐的造像中生机勃勃、意趣盎然。

《莲》 70x140cm 纸本水墨

《夏日》 70x140)cm 纸本水墨

《夏日系列》 70x140cm 纸本水墨

仿佛有一种淡淡的熏风徐徐吹来,令人沉醉其间,构成了人间最纯粹、最和谐、最美好的生命隐喻,所透出的文化意味,有许多令人深思和回味的东西。从焕英的笔墨技法上,我们可以看到一种水墨语言的“修辞”方式,笔墨秀润、造型俊逸、墨色虚淡、气象生动,所表达的莲荷人物多是“如诗、如歌、如幻、如梦”,清新婉约的意境,这是她水墨写意人物的鲜明特色。焕英说:“我今画荷,并不观荷,荷已在我内心,每天只要澄澈心境,让荷境与画境人物合二为一,就能做到画如其人、人如其画。”我想焕英的画境,抑或是她的内心世界清澈澄明的人格外化。 清赏焕英莲荷人物,留“莲”忘返、人生几“荷”,“奉”人心荷,手留余香。在这烦俗的世事,愿所有世人的心境,一如焕英笔下的新荷和莲下的少女,涤尽尘埃,幽香远溢。文/何俊锋

《夏日闲情》 70X140cm 纸本水墨.

《暗香》 50X70cm 纸本水墨

《立夏》 68X68cm 纸本水墨

《鱼乐图》 97x180cm 纸本水墨

众知关中长安农耕文化厚积地,依惯常印象就是八百里尘土飞扬的黄天厚土;满关中热耳酸心的秦腔吼鸣,这里是赵望云、石鲁开创长安画派之地,是刘毓中、任哲中苦音泣血之地,不论其笔和墨、声与腔,均炽热浓烈激扬。但笔墨并非沉重难收,秦声并非长吼不止,长安文化在不失主调的前提下,大土大雅大包容也是她骄人之长项,肖若兰一声秦腔"兄弟呀⋯"其婉啭清润绝不亚于越昆淮诸腔,半坡时期的鱼和网就是彩陶的基本形象,依据艺术源于生活之理远古长安曾水乡。扎根西安有充实学院根基和笔墨功底的王焕英画了系列荷花淑女图,清润圆融既是她作为一女画家天性的体现,也是对长安画坛强笔浓墨厚土主调的补充与长安文化大包容的证明,更是追寻上了远古长安的水乡清韵丽景。她是用今人语言探寻远去之润气,学院式有素训练溶和中国民间味的人物造型,没骨老传统的水墨荷花荷叶,精致的莲蓬枝干,点线面语言把人景都表现出来共同抒发池塘的香泥味儿,能感觉出鱼在水下游蛙在池边探,若有鱼欲游上画面最有可能的就是半坡鱼儿穿越而来。

文/ 张立柱(中国国家画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