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动车界“F1”今日香港开跑,各大车厂同场“炫技”

 昵称71360118 2020-09-01

▲ FE 第三赛季参赛车手合影

今日,国际电动方程式锦标赛(Formula E,以下简称 FE)第三赛季首战在香港打响,10支车队及其车手在维多利亚港海滨区展开角逐,练习赛、排位赛及正赛将在两天内完成。香港大奖赛后,还会在全球其他13个城市进行分站比赛,最终于2017年7月抵达决赛地加拿大蒙特利尔。

如果今天你正好在香港,可以去听听电机的“轰鸣”声,以下几大看点不容错过:

1、新兵捷豹(Jaguar)将携旗下首款全电动赛车 I-TYPE 出征,完成 FE 首秀。

▲ 捷豹(Jaguar)旗下首款全电动赛车 I-TYPE

2、李斌李想创办的蔚来汽车所冠名的 NextEV TCR 车队将连续三季参加该项赛事,在首季比赛中,这支车队收获车手总冠军和车队总成绩第四。

▲ 蔚来汽车旗下赛车

3、乐视掌门人贾跃亭所控制的法拉第未来(Faraday Future,以下简称FF)电动车公司在今年7月成为 FE 参赛车队“龙之队”(Dragon Racing)的核心技术合作伙伴和冠名赞助商,本季比赛也将参与进来。

▲ 车身印有 Faraday Future 标志的“龙之队”(Dragon Racing)赛车

乐视与蔚来在生意场上的较量延伸到了 FE 赛场。

4、参赛车手中唯一的华人车手马青骅(效力于 Techeetah 车队)将在香港赛道亮相。

相比于 F1,可能很多观众对于 FE 还比较陌生。FE 是 FIA(国际汽联)旗下新兴赛事,与 F1 属于同一级别,皆为国际顶尖赛车赛事,最大的不同就是,赛车的动力之源由电动机取代了汽油发动机。相关分析人士认为,如果说 F1 是汽车工业最高成就代表,也是汽车工业最新技术的试验场,那么 FE 则是电动汽车行业前沿技术的试验场。

2014年9月13日,FE 的首季首站比赛在北京奥林匹克中心区开启。不同于 F1 在指定的赛车场馆举行,FE的一大特色是所有比赛都在城市街道举办。

首季大赛的参赛车辆部分车身部件都有统一的供应商。动力系统总成统一由迈凯伦提供、电池和电源系统由威廉姆斯提供、驾驶舱来自意大利的 Dallara,SparkRacing Technology 公司负责赛车底盘、悬架系统及空气动力学设计,米其林为官方轮胎供应商,传动系统和最后的整合工作则由雷诺负责。

这些举措是出于控制成本的考虑,某种程度上车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得到保证,首季比赛可以看作是Beta版。

到了第二赛季,车辆依旧是官方统一提供,但是各车队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定制动力系统,比如发动机、逆变器、变速箱以及后悬挂系统。很多车队选择与电动车厂商进行合作,重金打造可定制化的部件,目的就是让赛车的性能发挥到极致。

据了解,FE 锦标赛的练习赛和排位赛中,车手允许使用最大功率模式(200kW),但在正赛中,赛车将被设定为比赛模式,最大功率限制在150kW,赛车百公里加速在3秒之内,最高时速达到225km。

有意思的是,FE 是全球首个允许粉丝切实参与到赛事中的竞技项目。“FanBoost 粉丝加速”是 FE 特有的一部分,粉丝可在比赛前12天起上网为自己喜爱的车手投票,票数排名前三的车手可在正赛中可额外获得100KJ的电能“补给”,在加速期间可将电机功率提升至180kW至200kW间。

▲ FanBoost 粉丝加速投票页

这一创新举措,一方面有助于车手超车或保住现有排位;另一方面让车迷参与感增强。

据悉,每一个 FE 参赛车队会有两名参赛车手,因为电池的电量不足以续航这么长时间的比赛,主办方为每名车手配备两台赛车供更换,因为是强制换车,所以车手更换赛车的速度也将影响比赛成绩。

比赛采用 FIA 标准的积分系统,获得杆位(排位赛成绩最好者)和单圈最快的车手和车队将得到额外加分,赛季结束后根据积分评选出车队和车手总冠军。

▲ 分站赛中获得杆位加3分,收获单圈最快加2分

别小看这额外的加分,很可能将扭转战局——第2赛季的年度车手总冠军便是由最快圈速决出的。

虽然在赛车速度方面比不上 F1,但 FE 的观赏性和戏剧性绝不输 F1,无论是发动机的轰鸣还是靠最快圈速拿下总冠军,都令人激情澎湃。

近年来,FE 赛事吸引了众多大玩家:雷诺、雪铁龙-DS、奥迪、马恒达以及上文提到的捷豹和新型汽车品牌蔚来汽车、FF。同时还有采埃孚(ZF)和舍弗勒(Schaeffler)等供应商参与。梅赛德斯-奔驰近日已经签署了协议,拿到了在2018/2019赛季参加 FE 的资格;宝马也正计划在2018/19赛季以厂商的身份参加 FE。此外,日产、沃尔沃、保时捷、本田 Mugen 都对参与 FE 电动方程式表现出了浓烈的兴趣。

同时,FE 不断汇聚着 F1 赛事、印地赛车系列赛、国际汽联世界耐力锦标赛等顶级赛事的前车手或现役车手,竞技水平持续拔高。

目前,越来越多的厂商都在研发和量产自家的电动汽车,现阶段入局 FE 赛事,绝不仅仅为了夺冠。他们更多地是希望通过此项赛事,不断创新并且测试自家的电动车前沿技术,同时也为了宣传推广其电动车概念和品牌。

刚刚过去的巴黎车展,梅赛德斯-奔驰发布了新款全电动概念车,开始深耕电动车领域,此时着手参与 FE赛事,对测试技术与品牌推广多有裨益。中方资本背景的蔚来汽车和 FF 也正因此走上 FE 赛场。

正如奥迪车手 Lucas di Grassi 所言:“厂商们想要通过 FE 赛事秀自家的技术,虽然现在还无法与 F1 比肩,但我认为接下来的几年,FE 有很大的机会成为世界主流的系列赛事,而且不限于‘主流’。”

截至发稿前,正在进行的 FE 香港大奖赛排位赛中,蔚来汽车旗下车手 Nelson Piquet Jr.(小皮奎特)和 Oliver Turvey 拿下前两位。而捷豹车队的两位车手发挥不佳,分列14位和16位。

▲ 蔚来汽车旗下车手小皮奎特在 FE 香港大奖赛成功夺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