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欧洲现代派文学之十六:萨特和波伏娃2

 地球生物与人类 2020-09-01

欧洲现代派文学之十六:萨特和波伏娃2

2.戏剧

萨特热衷于写剧本,并不像莫里哀或莎士比亚那样,对舞台艺术情有独钟,而是出于一种强烈的" 介入意识"。戏剧是接触公众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这一点在他1941年被关押在战俘营时就已深有体会了。那时他写了一个关于圣诞节故事的剧本,深切感受到戏剧震撼心灵的魅力。1943年《苍蝇》上演成功,他从此开始了自己的剧作家生涯。他共写了11部剧,对战后法国剧坛起着决定性影响。  

《苍蝇》(1943)取材于古希腊神话,写王子俄瑞斯特斯战胜天神朱庇特,铲除篡位的暴君,报杀父之仇的故事。俄瑞斯特斯最后引走了经天神点化,能使人产生负罪感的苍蝇,恢复了城邦的自由,暗示人民终将觉悟,法西斯统治不会长久。  

《禁闭》(1944)展示的场景如地狱般阴森可怖,二女一男同处一室,他们的亡魂不改生前本性,互相算计、倾轧,男主角喟然长叹:" 他人即地狱。" 这句话成为存在主义的名言。  

《死无葬身之地》(1946)写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国游击队员的牢狱生活,这是作者第一部正面表现社会政治问题的剧作。几个游击战士,包括一位姑娘和她15岁的弟弟被轮流拷打,要他们供出游击队队长,将要轮到这位少年受刑时,同志们怕他经不住折磨,先把他掐死了。戏剧冲突如勇士引弓,蓄满了爆发力,人物个性突出,舞台效果非常强烈。  

《恭顺的妓女》(1946)写美国白人种族主义者对黑人群众的岐视和迫害,并揭露白人议员的伪善面目。女主角最后被种族主义者迷惑,为凶杀犯作伪证,并投入其怀抱,表现出种族主义对黑人的精神腐蚀。  

《魔鬼与上帝》(1951)写一位冒险家式的古代暴君格茨的一段精神历程:他本来要屠杀一座城市的全体居民,却忽发奇想要从此改恶从善,他把土地分给农民并建起一座幸福的城市。但他的懿行善举却加剧了农民的反抗,他的所有计划都陷于混乱。于是他重下决心:独自与所有人作对。除此而外,他的重要剧作还有《肮脏的手》(1948)、《涅克拉索夫》(1955)、《阿尔托纳的幽禁者》(1959)等。  

萨特的所有剧作都是为了打动观众,不是通过舞台表现形式的创新,而是通过对特定情境的挖掘。" 自由在不同境况中作出自我选择" ,通过在独特境遇中人所做出的选择来刻画人物,塑造性格。比之他的小说,他的戏剧同现实社会的联系更为紧密,人物的生活态度也更为积极。人要逃脱生存中的空虚,只能积极地介入生活,舍此无它。人在自己的生存境遇中作出选择,并付诸行动,那么他就会获得一个富足的实存,否则,只能陷于无可挽回的虚无之中。  

萨特不仅是个艺术家,他还是一位出色的政论家,一个激情洋溢的战士,他始终关注并越来越关注现实政治问题。由于不断在公开场合发表演说,他数次被当局传讯,但未受到深究。戴高乐总统提及此事时曾说:" 我们可不敢逮捕当代的伏尔泰!"

3。波伏娃

西蒙娜..波伏瓦(19081986)的名字与萨特紧密相联,他俩是一对亲密无间的伴侣:既非夫妻、也非情侣,却共同组成一个无法分割的精神实体。他俩1929年相识,正是意气风发之时,精神上天马行空,生活上自由不羁,对一切未知领域都乐意一试,萨特甚至注射了引起精神病态的致幻剂。自我选择,自我设计,自我塑造,由生存状态的自由选择进而上升到哲学意义上的自由选择,自由选择哲学的确立又使他们更加无视社会习俗与陈规,在性爱上的表现最为突出:他俩最初结合就是一种协约关系——同居而非结婚,各人享有充分的性自由,萨特从不拒绝别的女性的诱惑,波伏瓦也曾在与萨特保持关系的情况下两次公开有过情人。萨特甚至公开把波伏瓦的学生纳入他俩的生活圈子,建立了" 三重奏" 生活。

1937年萨特的《墙》发表起,他俩进入了文学上的自我表现时代。萨特写了一系列小说和剧本,波伏瓦也发表了许多重要著作:《女宾》(1943),《他人的血》(1945)、剧本《吃闲饭的嘴》(1945)、《人总是要死的》(1946)、《存在主义与各民族的智慧》(1948)和《第二性》(1949)。50年代起,他们进入了" 介入" 阶段,将存在主义自我选择哲理运用于社会斗争的实践。波伏瓦写出了她的重要小说《名士风流》和卷帙浩繁的《回忆录》,包括《一个循规蹈距的少女的回忆》(1958)、《年富力强》(1960)、《势所必然》(1963)和《归根到底》(1972)。  

作为一个抱负不凡的女性,波伏瓦对女性问题的思考独有会心。1949年出版的《第二性》,系统论述了女性的生理、心理特点及发展过程,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妇女解放的途径,现已成为" 妇女研究" 的经典著作。她指出:" 女性并非生而为女人,女人是变成的。" 因此,女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与男子平等的未来。她的《回忆录》以她本人为个例,提供了一个反抗传统与习俗,追求独立自由的女性形象,同时也显示了一个存在主义者在一个确定领域的自我选择。  

波伏瓦的文学与生活高度统一,她注重真实性,鄙弃" 优美文笔"。《女宾》被视为" 玄学小说" 的代表作,通过对弗朗索瓦兹和格扎维埃尔这两个对立人物的描写,刻画出一种头脑清醒、性格刚毅并略显粗鲁的妇女形象;《人总是要死的》创造出一个长生不老的传奇人物福斯卡,让他经历了欧洲六百年风云变幻的历史过程,并让他忍受着比死亡更为痛苦的绝望的折磨;《官员》(1954)写战后知识分子的希望和幻灭感;《名士风流》是自传体小说,也以文笔质朴有力,思想深沉见长;《吃闲饭的嘴》则以" 我为人人" 这一命题为主旨。  

波伏瓦以其惊世骇俗的一生和风格独特的作品为存在主义提供了范例。80年代以来,她声誉日隆,其作品正在赢得越来越多的读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