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邀你一起去火星,来吗?| 2020造就Future

 造就Talk 2020-09-01

2020年,我们从既定迈向未知。在世界的加速变化之中,科技、经济等众多领域陷落于更大的不确定性中。

2020年,我们看到影响未来的变量越来越多——疫情的不期而至,让人类被迫进入了数字生存的时代;国际关系的风云诡谲,掣动了全球化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智能科技的不断迭代,改变了科研范式和产业业态。

2020年,“天问一号”已经带着我们的梦想飞向火星,深邃的太空或将成为人类文明新起点。

在众多不确定性中,我们首先得考虑一个大前提,未来我们将在哪生活,如何生存?

下一站火星,人类应该如何到达?而当我们来到火星,该如何解决能源、食物、居住等生存危机,又是否需要重新规划和改造?我们是否能实现星际移民,让人类成为星际物种?

火星不仅仅是深空的坐标,也是未来人类星球的镜像。


The Way To Mars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

但人类不会永远被束缚在摇篮里。」

—— 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
 

01


只有会飞的人类
才有未来?

苟利军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学教授


6600万年前的某一天,一个不知名的小行星撞击到了墨西哥湾一个半岛上,引起地壳振动,导致全球海啸,撞击地球的岩浆短时间之内飞溅到干里之外,极高的温度点燃了森林,大量气体在天空中弥漫,数年不散,恐龙突然间灭绝了。
6600万年前,一场撞击,恐龙突然间灭绝了

这次事件让曾经的陆地霸主轰然倒下,而少数会飞的恐龙则逐步演变成了鸟类,一直生存至今。这件事告诉我们,无法摆脱地球引力的种族是无法长久生存的,只有那些会飞的种族才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
 
假如地球再次经历一场类似的灾难,人类是否能生存下来?
 
虽然类似于6600万年前的灾难太过于稀有,但全球温度升高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据科学家研究,最多1万年,地球上就不会有生命了,因此人类必须为为摆脱地球引力,移居其他星球做好准备……
 

02


如果我们要太空旅行,
什么技术必不可少?

吴晓静

中科院上海天文台 

火星/探月任务VLBI分系统副主任设计师

2020年7月23日12:41,我国首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探测器“天问一号”搭载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7个月,4亿公里,中国人正式向火星进发。

这么长的时间,这么远的距离,是谁在指引天问一号前行?

7个月,4亿公里,中国人正式向火星进发

一直以来,人类都有太空旅行的梦想,但要实现它需要克服太多困难。比如火星探测,不止要攻克距离的难;还要克服星体间的引力、大气层、宇宙物质等干扰因素;如何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信息传输的及时性、高精度的导航……

登上火星,实现星际旅行,一次次火星、探月任务中,科学家们有什么导航必杀技,又有哪些发现?


03


如何在火星上科学地种土豆?

何志平

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所研究员

电影《火星救援》的男主角把土豆种上了太空。在搞定了氧气、水分和肥料后,土豆们像它们400多年前的祖先一样,在火星上继续承担起为人类消灭饥饿的业务。

太空中种上了土豆,电影剧照

虽然这是科幻片里的情节,但太空栽培是实实在在发生的事,也是未来必须要做的事。

火星探测任务的重点目标各不相同,主要包括形貌、物质成分、环境、生命迹象等。“天问一号”任务有13台有效载荷,它就像 “火星探险者”的眼、耳,从不同的角度去感知火星的奥秘。

每一个载荷各自的目的是什么呢?

它们如何工作获得我们想要的结果?

我们究竟能不能在火星上种土豆?

我们如何确定最适合种土豆、最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

未来人类能否走出地球,在其他星球上生存?


04


如何在火星上办一场奥运会?

贾阳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研究员

火星探测器副总设计师

今年是2408年,本届火星奥运会已经启动了。无论是从公元前开始的古代奥运会,还是1896年的现代奥运会,都成就了许多地球风云人物,本次,我们将目光锁定在火星英雄。

目前看下来,火星玻璃城堡是个适合的体育场,但是具体赛事可能需要根据火星环境做出调整。

或许火星玻璃城堡是个适合的体育场

和水相关的一些项目,比如游泳、赛艇、帆船得取消,因为在火星上大量用水等同于犯罪。另外,马术也办不了,严格的行星际旅行政策规定了目前人类是唯一被允许抵达火星的哺乳类动物,或许未来会有改变。田径、铅球比赛、跳高跳远等似乎都没什么问题,火星的重力加速度远小于地球,这些运动员更会身轻如燕。

但是也有一些问题留给我们:

射击、射箭等瞄准需要借助一些工具吗?

曾经的历史记录会被刷新吗?

还会衍生出什么新的赛事呢?

……


距离人类搬去第二星球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们必须如何更好地通往未来?

因为各种不确定,这条路注定错综复杂,可能畅通无阻,也可能峰回路转。

我们如何确定通往理想世界的坐标?如何正确识别并规避潜藏的旋涡和湍流呢?我们该如何追赶?如何引领?如何⾛在新时代的前线?


New Engine


「科技——伟大而轰鸣的变革引擎。」

——阿尔文·托夫勒

科技不断变革,而在不见硝烟的战争中,只有掌握核心科技,才能掌握未来的“游戏”规则。

科技引领未来

通信网络和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智能时代最重要的基础设施:

在这个新的坐标下,芯片研发为何纤豪必争?

数据在不断增值的过程中如何解决安全问题?

从5G迈向6G,智慧将如何跃迁?

人工智能将怎样研究更深层次的因果关系?

“数据资源”与“智能工具”是否就是未来的“主动权”?

更多嘉宾,敬请期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