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乡情怀|忆母校——白山林中

 文乡枞阳 2020-09-01

春光明媚,鸟语花香。走进这久别的故乡,自然就会勾起你寻找往事、找寻渺渺乡愁的欲望,思绪便陡然回到了从前……几位老同学执意要去看看已不复存在而今成了庙宇的母校。

在那一片不高的山上,掩映在丛林深处的那一排白墙青瓦的六十年代的房子,就是我的母校——原枞阳县钱铺公社钱铺大队民办的白山林业中学。

 (原白山林中大门)

这里曾经是令人向往的传播知识的摇篮,曾经有两位后来的县长在此执教。其中就有我们原枞阳县常务副县长潘昕来先生,上世纪七十年代在此执教多年;另一位是原舒城县县长刘学武先生。这里培养出来的莘莘学子,有多位在科局级岗位上任职,有林业和农业技术方面的中层管理者,也有商业界的领军人物等等。

我在这里就读的时候是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中国迎来了教育改革的第一个春天,恢复了高考制度,由春季招生改为秋季招生。为此,我在初中一年级多读了半年。

 记得我小学升初中择校考试时,考得很好,语文和算术两门就考了178分,照此分数线我完全可以进入公办学校——双峰中学(现钱铺初级中学)就读。但我在家是长子,当时家里人口多,考虑到在林校既能读书,又能挣到点工分,且学校离家路近,为此,老师父亲(既是我爸爸又是我一到五年级的语文老师)还托人开了后门,把我安排在了白山林中。

(学校侧面的白山水库)

从家里穿过一片凹地,爬上水库大坝,便是我的母校了。母校前面一排洁净的平房,左右各有一间大教室,中间是大门楼通道。走进通道,里面约有两亩地平整的校园,前眼一排青砖黑瓦的平房是老师和学生以及上海下放知青的宿舍,左边是学校大食堂,当时我们都是住校生。右边是一排土墙草房,是学哥三年级的教室,记得潘副县长当年就在这间房子里执教。

 (原母校白山林中后俯图)

春节过后,我们便背着当年最为时髦的黄帆布军用挎包去学校了。学校一般情况下在2月份就要上完一学期课程的三分之二,进入三月份要帮助当时大队林场采茶了。

阳春三月,那一坡坡梯田似的茶园,茶叶翠绿鲜嫩,长势喜人。我们那时三个班级有150多号人,每个人都带着各自在家备好的小竹篮和独脚凳,穿梭于崇山峻岭之中,那欢歌,那笑语,那苦,那乐,还有那些甜美的忆不尽的不为人知的故事,都让你回味无穷,挥之不去。

近一个月的采茶结束了,我们又回到久违的课堂上,读不到两周的书,又要拿着锄头给茶叶除草和施肥了。在这段时间里,还有一段阶级斗争的小故事,让我记忆尤新。

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我们在学校后山岗上给茶树除草,从白石岭(金社与钱铺乡的分水岭有一条小道连接两乡)走下来一位身穿一件挺括的中山装,头戴一顶黑色礼帽,还戴着一副黑色眼镜的中年人走近我们,很和顺而又礼貌地问我们:潘家寨(钱铺一座标志性的高山)怎么走?在那个还十分讲究政治的年代里,看他那副汉奸的样子和不着边际的问路,我们思维的第一反应是特务,于是我们一起动手,你推我揪地把这位特务押解至校园,交给了老师。

(抓特务,图片来源于网络)

后来,这位特务向老师交待了自己的身份,他是江苏省南通市某厂的一名采购员,因那个年代交通不便,走近道从金社到钱铺,误被我们捕捉。后来老师在课堂上还给我们上了一堂政治课,表扬我们政治思想觉悟高。现在想起这件事,有点可笑至极了!

中秋节到了,也是山村囤积一年柴火的季节。我们又要弃课上山砍柴了,这也是为自己在校学习和生活服务,因为我们是在学校食堂吃饭的。近乎一个月的砍柴期间,还要帮助林场修整杉树林,修剪下来的杉树枝正好可以做柴火,一举两得。那时的生活虽然很苦,但也给我们学生时代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欢乐。

(原母校白山林中后排教师、学生、知青宿舍)

走进母校,就像走进了家,走进了母亲温暖的怀抱。你是否还保存着那张奖状似的且没有校长签名的毕业证?你是否还记得食堂老左师傅站在那锅台上,把一大箩洗好的米洒入硕大的锅里?你是否还记得那十六两制为一市斤的土黄色的饭票?你是否还记得那二小两一瓷碗浓香四溢的粥和八小两(半斤)饭的味道?你还是否记得那工友们自己开荒种出的大萝卜和白菜的脆香?你还是否记得放寒假的最后一天,学校杀年猪(食堂养的)那顿有点肉香的校饭?你是否还记得那亮如白昼的煤油汽灯下的晚自修上的安静和喧闹?你是否还记得我们睡过的大统铺?你是否还记得我们洗衣服的这口小塘?我那时候的工分底是0.33个工/天,一年大约为家里要增添100个工左右,你是否还记得你的工分底子是多少?

……

   (当年白山林中学生洗衣服的小水塘)      

在我毕业后的1981年,母校恋恋不舍地挥泪送走了她最后的八位学子,就再也没有自主招生过了。后来县教育局考虑钱铺乡是林业大乡,且母校又是老林校,于是便与当时的公办双峰中学合并招生,改为四年制初中,为国家培养中等林业人才,校名仍为白山林中。又后来,林业中等专科教育被高等教育所替代,母校便自然消失。再后来,母校被一班佛教信徒占用,也就成了今天的庙堂。

(学校门前的大青石)

母校虽然已成庙宇,但她仍然还保存着过去的模样,走进去一看,还是那么地亲切、自然,仿佛又回到从前,好似又坐在了那间教室,聆听恩师的解读。那钟声分明就是当年母校的钟声,清脆悦耳,又仿佛在向我们这些当年的学子诉说着什么?我的思绪也随着这回荡在山谷里的钟声,飘向远方……

作者简介

 钱闻萍:男,1965年生于枞阳钱铺,中共党员,大专学历,铜陵市作协会员。1988年开始文学创作和新闻写作,有7万余字的新闻稿散见全国各大报、台;文学代表作有小说《烫发》、散文《老人、牛》等,散见地市级以上刊物;近有60多篇散文及图片文稿,见诸微信公众号。

推荐阅读:

文乡情怀| 千古悠悠杨家市

文乡情怀|童年牧歌之—— 记忆中的红花草

文乡情怀| 大 山 深 处

文乡往事| 人生回望——大别山履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