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乡诵读|春之舞(三章)

 文乡枞阳 2020-09-01

配音朗诵:许光昶,枞阳电视台播音员

春  之  舞

蚯蚓

不贪美食,不恋美味。依偎洞穴,餐嚼泥土。以腐蚀的废物为快餐,又反哺泥土,真是化腐朽为神奇的卫士。

不羡慕红楼别墅,无心于涂脂描眉。只披一件褐色的袈裟,避居于喧闹之所,隐退至土壤之中,凭“善长吟于地下”的绝招和愔愔之态倾听惊蛰之声。

触觉到岩浆的暖流涌动,你便撕开大地的衣襟。伸腰弓背、踢脚蹬腿,自编自导的舞蹈在逼仄的空间里旋转、运行。不,是龙,是地龙昂首,是地龙盘旋,是地龙腾云驾雾,是地龙呼风唤雨!

一粒粒珍珠般的环状圆球散落在洞穴的四周,柔软、油润、生光,似乎还有温热的雾气氤氲缠绕。母亲说,那是龙蛋,预示年成丰实,可孵五谷丰登。

这油光晶莹的泥土呵!是蚯蚓耕耘的土壤,日日劳作的果实。她蕴藏着厚实、崛起、富强。

蚯蚓,无骨、无脊、无手、无足,但有骨气、有坚韧,有智慧、有胆识。你和着春的节拍起舞,书写春暖夏凉、秋实冬藏的诗行。你弓背,你伸腰,在生命的通道里探索、挖掘,寻觅春萌的奥妙,演唱生命不息、拼搏不止的乐章!

霜后易暖,雪后易睛。河水涌动,封闭春讯的河冰渐渐有缝。九九八十一天的等候,五九、六九,河边看柳的那一刻惊喜。人在张望着柳,柳在窥探着人。你看:柳臂倾悬,纤手摇指,河水生皱否?

柳苞饱满欲裂,新芽渐次绽露。“杨柳于人便青眼”。是的,柳叶初生,形如媚眼。眼藏温暖、青春、欣喜、希望……

柳枝丰盈、婀娜、清爽,多姿、多态、多形、多貌。静若乖猴倒挂,淡定从容,心胸坦荡,和友、和邻、和邦;动似小儿秋千,豪气万丈,敢与男儿试比高。老枝稳重端庄,举止有度。它似乎是一场舞蹈的总指挥,向左向右、向前向后,是风之琴、水之拍、虫之曲、鸟之韵的和谐相奏。

柳树的身躯威仪刚强。他经历寒热的砥砺,雨露的滋润,坦然面对风月过往。不娇气不高傲,不卑微不张扬。紧紧拥抱泥土,吮吸泥土的乳汁茁壮成长、蓬勃向上,还一片绿荫于天空、大地、河塘。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一截柳桠在山地、河岸、滩涂不择肥瘦,只要一“插”,就可安身立命,托起一片蓝天,招引百鸟和鸣、百花竞放。

柳,有韧性、有曲性,有钢性,有铁性,有人性。木梨、木耙是柳,锹柄、锄柄是柳。端午戴柳,惜别赠柳。你从河岸上走来,你从沙滩上走来,你从村庄里走来。走到庄稼人的心里,走进诗经曲赋,走入唐诗宋词,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符号、民俗文化的坐标。

柳,河岸柳,中原柳,中国柳。你是原始农村、农业、农人拓荒者的支柱,是中华民族从愚昧走向文明的基石,是五千年农耕文明崛起的脊梁!

一蛙张口,几蛙相和。这是春讯传来的书信、春雨相伴的诗笺;这是一台大戏的序曲、一场舞蹈的鼓点。

曾经痴迷:隔岸观柳,临水听蛙。

你看:山川逶迤,草木摇曳;白云闲庭漫步,河水轻漾春波;柳枝轻摇,炊烟飘渺。这里是蛙阵排列的战场。

你听:百鸟和唱,可听其音;百兽争逐,只见其迹;牧童横笛,老农呼号;风与芦苇嘶鸣,蛙与水合拍。蛙声最烈,蛙音最烈。

村庄有蛙,喜气热闹;田野有蛙,红火繁忙。

蛙声似琴,是喜悦,是舒畅,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惬意;蛙音似萧,是振奋,是震憾,是激励人闻鸡起舞、挑灯舞剑的号角;蛙鸣如鼓,冲撞人心扉,让人警醒、振作,有“春来我不先开口,那个虫儿敢作声”的豪气与豪放。

“呱呱、呱呱”。蛙鸣清脆响亮、美妙悦耳。他时而低吟浅唱,轻松欢快;时而引吭高歌,雄浑壮阔。把村民的日子演唱得红红火火、清清爽爽。

“呱呱哇哇”,时下再听蛙声,有些许凄凉忧伤。是池塘萎缩?还是芦苇消亡?

作者:章乐飞,小学教师。安徽枞阳人,铜陵市作协会员。

推荐阅读:

文乡情怀|又忆槐花香

文乡情怀|煤油灯下——献给辛勤劳作的母亲,祝母亲节日快乐!

文乡情怀|妈妈的椿树苗炒蛋

文乡资讯|想为家乡文化事业做点贡献的乡贤们,回馈家乡的机会来啦!——向县黄镇图书馆捐赠图书倡议书

欢迎关注文乡枞阳,更多精彩与您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