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乡情怀|秋柿金黄

 文乡枞阳 2020-09-01

金秋十月,秋色渐浓,天高,云淡,风轻,月冷。山乡家家门前的稻场上,都整齐有序地堆放着一垛垛清新的还在散发着清香的稻草堆儿,纯浓的稻草香味,让人心旷神怡。叶子从墨绿变成褐黄,在秋风的吹拂下,飘然落下,潜入丛中。

晨曦之下,呼吸着清新浓爽的空气,我漫步山乡,在一座古老的石拱桥头,几棵光秃秃的没有一片叶子的柿子树上,却挂满了金黄色的柿子。它们像一盏盏橙色的灯笼,有序地悬挂枝头,似庆贺丰收的狂欢演出场地编者有意的布置,错落有序。又像梵音萦绕的佛塔飞檐之上的金铃,在微风的吹送下,“叮叮当当"地演奏着平安吉祥的乐章,祈求着来年更加美好的丰盈……几只黑毛红嘴的鸟儿,倒挂在树枝上,不停地啄食着柿子,时儿停下来看看,时儿鸣叫几声,像认真雕琢美玉的大师。

看着山村桥头的这一片黄柿,品味着这日新月异的生活,我的思绪便从秋色渐浓的金黄色的柿子里,慢慢地倒回我们那个清贫困苦的岁月的长河里。

记忆里的小村庄,家家户户的庭院里都栽有春、夏、秋三个季节的果木树,春桃,夏杏,秋柿等。每到这些季节,不等桃子红了,杏儿黄了,柿子熟了,也就是我们这些小伙伴们最高兴的季节了,那酸酸甜甜涩涩的味道伴随着我们成长,尤其是柿子。

但那个年代的柿子,我们这些小屁孩是不敢乱摘乱吃的。这些柿子都是由父亲采摘下来,母亲把它们整齐地摆放在稻箩里,盖上稻草,亦或铺上些稻壳,经过一段时间的存放,柿子由青色变成了金黄,味道也由苦涩变成了甘甜,这叫“捂柿子”。柿子捂熟了,父亲便会起早挑上稻箩,稻箩上放只筛子,摆上金黄可爱,熟得像只透明的圆球般的柿子,摆在集市上叫卖,换些油盐钱,贴补家里的日常生活开支。我们能吃到的柿子,只是那些品相不好的或者破损烂了的柿子。

家里的柿子吃不了,好在我的家乡四面环山,山上有好多好多的野柿子树。每到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就会上山找寻这些柿子树,看它们花形的大小、疏密,判断野柿树的公母,说柿花开得肥大而密集,是母柿树,结的柿子大而多,反之则是公柿树,果实小而少。待到金秋八月,我们便会带上腰篮上山采摘这些野柿子,回家堆放在锅门口的墙角上,掏些锅洞里的草木灰盖在上面,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扒开草木灰,一堆金黄可爱,爽甜嫩滑的野柿子就可以享受了。那甘甜的柿香至今叫人无法忘怀。

那个年代的秋天,柿树上光秃秃的,看不到一个柿子。老人说,今年是荒年。

时间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柿树渐渐的长大,叶子好像得到了充分良好的营养,变得更加肥大鲜绿,枝繁叶茂,柿子也结的更多更大更金黄了。父亲不再把每年摘下来的柿子拿到街上去卖了,因为市场上有了许多从来就没见过的也叫不上名字的南方水果,没有人买这土得要命的柿子了,于是柿子便成了家里人常吃的我们觉得最营养环保的天然绿色水果了。虽然柿子在市场上不能像以前那样的叫卖了,但父亲还是每年那么认真地摘柿子,小心翼翼地捂柿子……

这一年,奶奶笑着说:今年年成好!

如今,我客居他乡二十多年,在我居住的地方,有一个很大的院子,院子里也有两棵高大的柿子树,每年都生长着很多的柿子,春天开着纯香盛浓的花,夏季里树枝上挂满了绿油油的柿果,秋天里一树金黄。无人采摘,无人问津,却引来一树黑毛红嘴的鸟儿,欢快地寻食……

秋天,看着这满树金黄的柿子,让我也看到了人们金色的美好生活。


 作者简介 

钱闻萍:男,1965年生于枞阳钱铺,中共党员,大专学历,铜陵市作协会员。1988年开始文学创作和新闻写作,有7万余字的新闻稿散见全国各大报、台;文学代表作有小说《烫发》、散文《老人、牛》等,散见地市级以上刊物;近有60多篇散文及图片文稿,见诸微信公众号。

推荐阅读:

亲历|“行走”在祖国的蓝天白云上

文乡情怀|我们家的高考

文乡风雅|爱上小令(五十章)

文乡情怀|写给12岁儿子的一封信

文乡往事|那年九月,我送女儿上大学

文乡情怀|年年中秋,回家的路有多长?

文乡情怀|父亲的烟袋

乡音乡情|[配音秀]竹子哥卖排刀

欢迎关注文乡枞阳,更多精彩与您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