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乡随谈|感抒“家道文化”

 文乡枞阳 2020-09-01

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要恪守善良正派、爱国爱家,继承祖上的正统之风,家道、家训、家风的文化是一个家族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要素。“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须有一个良好的仁德之根来传承家教家学,能与他人和睦共处、互敬互爱、平等对待、包容相惜,以祖传父、父传子、子传孙的方式世袭相继地传承仁德贤风。因而由小到大由少到多便成为了世道,纲常伦理、忠诚孝爱,扩大到国家层面就能治国。

家族想要拥有一个永久不衰的家道必须遵循:孝尊长,悌亲友,诚信义,敬仁贤,睦和谐,忠廉正,树骨志。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发展精髓,从百姓到先哲乃至帝王,都是因家道文化的影响推使了他们命运的兴衰。

不同家族有不同的家道文化,如宋朝时浙江鄞县东钱湖畔四明史氏八行堂,他们的家道文化遵循了家训中八字规八字训:孝、友、睦、姻、任、恤、中、和,在短短的一百五十年里,此支史氏家族仅经历师、水、弥、之、卿、孙六代人即创造了父子同进士、兄弟同进士、三代同宰相、四世两封王的盛况。至今仍有“一门三宰相、四世两封王、五尚书、七十二进士,满朝紫衣贵、半是史姓人”的民谚流传,成为南宋政坛影响最大的“名门望族”。

据考证,最早四明史家是溧阳史氏的一个分支,从东汉至唐末,溧阳史氏一直活跃在中国政坛上,称得上“豪门望族”,由于人丁兴旺四迁八方。第一位来四明定居的是史成公,其二子史简也留守于四明,不过史简的寿命太短,只活了二十几岁就撒手人寰,留与妻子叶氏的是空空四壁和一个年幼的儿子,不久这个儿子也中途夭折了。面对如此的悲恸与惨状,叶氏娘家人劝其改嫁,但是叶氏决定终身不嫁,下定决心养活肚中的遗腹子,让丈夫史简家的香火有所延续。叶氏费尽心力养活了遗腹子唤作史诏,而正是这个史诏,后来成为了这支四明史氏日后崛起的关键。

史诏生性好学,才能出众,待乡邻恩义过天。宋徽宗时有乡邻推荐他出来做官,但他因赡养老母亲谢绝做官,史诏说“无母氏几无史氏”,其孝义传名四方。史诏后来生有五子,都秉承父亲好学的秉性,二子史才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后来高中进士走上了仕途。其孙史浩是这个家族中第一位丞相。

这个家族的崛起与兴旺发达并非偶然,其必然所在的崛起是因史母叶氏四壁萧然、誓志不夺、恶衣菲食、昼夜纺绩、课子读书的贞烈苦节风骨和史诏的以孝行闻、誓终身母子不相离,又以安贫乐道、湛然无求、执德不回、久而益坚的仁义之道,以师古敦行八行世贵的家学家训传之家道文化来孕育子孙的显贵。 

家道就是父母口传身授之道,子孙是否兴旺与家中父母及祖上有无善根福德相惜相关,以德作根庇荫子孙,多行善事广积阴德,老人有德子孙兴旺香火不衰。因为修德可免祸,可以对子孙培德扎根,托起福报创造福兴,使福德一代更比一代强,使福报一代更比一代兴。老人如大海,能承载万物包容万象,胸怀大福报则大,所以德是一个家庭的最高风水,德正则家道兴,这就是父母之道。

家道亦是夫妻之道,而夫妻之道,是以爱为本、以和为贵,阴阳相合,方生万物,善得美满。阳为夫阴为妻,阳为天阴为地,阴阳不合,天地混沌;情意不投,则精神痛苦,伤及儿女。夫妻不合有违天地之恩父母之情儿女之形,夫妻和顺阴阳相调,不但无病无灾而旺还能旺家兴国。女人如水男人如山,高山流水水如瀑清,相反之,水深山低则易泛滥成灾。

何为夫妻之道?夫分三种、妻亦分三种:懦夫、暴夫、丈夫;悍妻、弱妻、贤妻。撑不起家庭说而不做无可担当则为懦夫,不讲道理胡作非为奸盗霸蛮者则为暴夫,勇于担当,敢于责任以德理仁义服众者为丈夫。而悍妻是以刚暴欺压男人一手遮天怨天尤人好吃懒做为事;弱妻则以依赖全部为主无所事知;而贤妻才是一家的和睦之星吉祥之光,性如冰、心如镜、知和善、慈为根,上孝父母中和亲朋下慈儿女,助夫家显扬名耀。

男人无志女人不柔则是家道的大不幸,福财尽失;男人中刚女人柔和,这样才能顺受显扬旺夫贵己,钱财和运气自然而至。夫妻是道德的舵手,是和谐的基石,俗话说得好“家和万事兴”夫妻之间的和谐于国于家都是至上的重要。

古话说“母以子贵”,儿女才是一个家庭的福贵相,以孝至上价值万贯,心存父母志、心感父母恩,善于观察体会并解决父母的喜忧,继承祖德受命不辞尽力担责。父母在世时能使老人们安心快乐为尽孝,能使父母临终时安详而去的更是至孝。古人云:父母在人生自有去处,父母走人生唯剩归途。所以孝心无价,德爱更需传承。

家道文化的兴与衰,与家教、家学、家风的传承紧密相关,更与国家的兴衰有着直接影响。古人的大俗话说得简而理壮、粗而利锋,如“老猫梁上睡,一辈传一辈”“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养儿会打洞”“羊羔跪乳,乌鸦反哺”,这些俗语体现了传承家道文化的哲学性的道理。恩义并用,家道相和能侍奉终身,若家道不和则分崩析离。所以说相敬如宾,齐家之道在于和顺包容,发家之道在于勤俭智慧,立家之道在于孝悌恩义,传家之道在于诗书礼仪。家和万事兴,方能秉承圆满厚德载物。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 

高良超,安徽省枞阳县横埠镇人,笔名燕子归厦。闲暇之余唯爱诗书文学。

长按二维码,关注文乡枞阳公众号

推荐阅读:

文乡记忆|乡愁之情怀——母亲的炊烟

文乡记忆|枞阳传统爱情民谣二十三首

文乡随谈|与麻雀斗法

文乡随谈|我们为啥读书——写在“世界读书日”

文乡随谈|清明时节雨,我烧三张纸——魂兮归来

文乡随谈|西园信步

云岩闲草|那一路水桦林

文乡记忆|乡愁之声音——追忆父亲打更

文乡记忆|乡愁之声音——告牛

文乡记忆|乡愁之声音——蟋蟀的歌声

文乡记忆|乡愁之声音——捉小鸡

文乡记忆|乡愁之舌尖——熬山芋糖、打切米糖

文乡情怀|老屋  故乡 游子

周末情怀|四季周末,绚美枞川(四十六)

欢迎关注文乡枞阳,更多精彩与您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