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最怕的是:现代家庭教育对传统家训的误解(深度好文)

 徐徐见之 2021-02-16

摘  要:传统家训是儒家文化的组成部分和重要表达形式。家训既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体现,也是民族传统文化在家庭这个社会细胞的特殊体现,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传播民族文化的重任;它既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又是长期以来社会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教育思想精华一个重要的反映。通过分析家训产生的原因、形式和内容,借鉴传统家训中的优良教育理念对于我国现代家庭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在思考现代教育的同时,希望能通过传统文化的精华的借鉴、传承,能够达到解放思想,进行教育的创新。

关键词:家训、道德教育、家庭教育   

       家训又称庭训、庭诰、家诫、家范等,是父家祖辈诫示子孙后代,用以规范家人行为、处理家庭事务的一种言行准则,是父权与族权的重要表达形式。在历史中,家训也因为其具有较为现实的指导意义而存在;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可以在这些家训的背后发现其闪光点,虽历经时间的磨砺却并不褪色。家训因其在道德方面起的独特的作用,科学与道德的结合,在时代的变迁中自然能保持其生命力。现代经济社会的急速发展,是以往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然而经济的发展并不意味着文化和道德的发展。在我们今天探讨传统家训中科学的教育理念时候,对于精神文化或者是道德教育来说,应该也是时代的追问。


一、家训产生的原因

中国是宗族伦理制度的国家,有其自身的特点,政治上自治、经济上自给自足、文化上自我认同,家训的产生有其独特的历史原因。

家训的产生与我国的伦理教化传统紧密相连。中国古代的基层组织是以宗法制下的血缘氏族制为基础,是父系氏族的延伸,经过漫长的时间,至周代最为典型。诸侯国在封地内建立自己的城邑、宗庙和政权组织,各有自己的“氏号”。诸侯国内,国君又分封自己的兄弟,建立卿大夫之家,他们在自己的封地内建立宗庙,统率封地的族人。卿大夫以下又分出血缘亲属,建立各自的父权家长制家庭。这就是典型的中国式“家”“国”合一的“家天下”式的政治统治体系,其中,“国”是“家”在政治上和地域上的扩大与延伸,“家”是“国”的社会基本细胞。诸侯国既是国又是家,“国”的治理既体现了国的特点,又融入了家的特点,血缘关系是整个“家”“国”的联系纽带。

 在国家治理方面,“国”“家”推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家族权力与国家权力体系都呈金字塔形状。“家”维护的是“父父子子”的家庭秩序,“国”维护的是“君君臣臣”的政治秩序。从根本上说,“家”与“国”的职能都是维护阶级社会的等级秩序。“政治秩序须以文化秩序为基础;政治运作须以社会文化价值原则为指导”。作为维护文化秩序的传统家训的产生就源于宗法父权制大家庭,终极目的是为宗法社会的政治秩序服务。再者,在人伦社会的中国,家庭实际上是组成国家的基本单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从另外一个相反的角度印证“家”与“国”的关系,所谓:“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必先齐家。”(礼记·大学)由于家与国的相互统一,自然而然地要求“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训应运而生。

家训的出现是家庭、家族适应社会的必要。一个家庭,一个家族乃至一个社会的兴衰存亡,无不系于对下一代、甚至几代人的教育和培养上。几乎所有家训的作者都将加强对子女、晚辈的教育视为兴家的根本之道、一种神圣的责任。加之古代社会公共教育的薄弱,儿童主要是在家庭或家族中接受基本的文化、道德教育。所以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对儿童的成长十分重要。“三代而下,详教于家”。(钱大昕·廿二史考异)没有正规全日制的幼儿园教育的古代社会中,家庭实际上是儿童开始接受知识、学习做人道理的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重要场所。而很多文人墨客、贤达之士也是出身于名门望族、书香世家。在这样背景下,制订一套家庭教育的规范,对于家庭成员走向社会,使家庭与社会相适应,就显得尤为需要。“三贫三富不到老”“富不过三代”的情况下,制定一套相应的家庭行为准则,敦促子孙上进,家族之间的竞争迫使家庭制定家训。

家庭数世同堂,人口众多,家训在管理家庭事务、调和家庭内部矛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一家几百口人相安无事,相处融洽。“延安张闰,八世不异爨,家人百余口而无间言;鄞县薛氏(薛观),400余口合食同居”。“东浙第一家”郑氏,历经宋、元、明三代近300年的发展,人数已达数千指。再者,古来有云:“清官难断家务事”,在社会权力机构无法解决的范围之外,家训是维持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家训为家族的存在定下了严格的道德标准,所以尽管家族庞大,但在一个大家认同的共同道德体系中容易协调共处,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在传统中国血缘宗法式的家业社会里,老者长者尊者具有绝对的文化权威,因而他们最具有对族人进行文化教育的资格。这也是我国传统家训产生的浓厚文化基础。

二、家训的内容和形式

(一)家训的形式

家训这种形式在我国历史悠久,形式多种多样,流传下来的有训诫活动形式的家训;也有文献形式的家训;还有一些是碑文拓本。

西周时期的家训主要以口头训诫、遗书、家书等形式为主。魏晋南北朝时期,颜之推的《颜氏家训》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家训的成熟和具有独立形态的家庭教育文献形式的出现。训诫活动的家训:针对性强,目的明确;体现为训诫活动,没有落实为文字。如周公在派他的儿子伯禽去鲁国之前,教以礼贤下士,谦卑自守。孔子对趋而过庭的儿子孔鲤,教以学诗学礼。楚令尹子发之母,针对其子不能与士兵同甘共苦所作的严厉训斥。这些我国最早的一批家训,都首先是以训诫活动的形式出现的。

文献形式的家训首先是书信,其次是文告、遗嘱等。如刘邦的《遗太子书》、马援的《诫兄子严、敦书》、刘备的《遗太子敕》、诸葛亮的《诫子书》和《诫外甥书》等。这些以书信形式出现的家训,虽然具有针对性强、目标明确而且单一的特征,与后来规范性的家训之作有一定的距离,但也完全不同于训诫活动的家训,它已经由简单而且单纯的口头训教,落实到了书面文献上。

(二)家训的内容

家训一般是家族、宗族中长者、贤达之士所著立,这些人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立家训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子孙后代保持家财产业和社会地位,而不是轻率地败坏家业,甚至要光宗耀祖。因此,家训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为人处世、待人接物之道;读书治学、立身成才之道;理家聚财、和亲睦邻之道;做官任仕、经邦御民之道等诸多方面。包含着丰富、朴素的教育思想,强调了仁、义、礼、智、信的伦理准则。把传统家训积极的层面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内容:

1、为人处世之道

“孝亲敬长,睦亲齐家”是传统家训的第一要义。与传统伦理所倡导的“以孝为本”的忠孝观念及“齐家”思想相对应,传统家训也非常强调睦亲齐家的重要性。明代姚舜牧在《药言》中说:“圣贤开口便说孝悌,孝悌是人之本,不孝不悌便不成人了。孩提知爱,稍长知敬,奈何自失其初,不齿于人类也。”

“治家谨严,勤劳节俭”。齐家与治家是紧密联系的,而勤劳节俭则是治家的重要环节。古人把节俭的生活习惯与个人的品性联系在一起。诸葛亮在其著名的《诫子书》中也特别强调“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说明勤俭与修身的关系。司马光认为,治家之道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清康熙时任礼部尚书的张英甚至要求子女下乡耕读、纺织、认为这样既可以培养勤劳节俭的好习惯,又使他们的生活更为充实。

 “贵名节,得家声”。古代将个人的品性与家庭的荣辱联系在一起。重家风是古代家训的一个鲜明特点。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开篇中述及著立家训的目的:“吾家风教,其基本内容无外乎要家人清白做人,自立自重,忠君爱国,宽柔慈厚等等。

 “救难济贫,助人为乐”。许多家训都体现了扶危济贫、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元代郑文融的《郑氏规范》的相当一部分内容是训示子孙要体恤孤寡贫穷,好善乐施。例如:家训谈到如无大故,不得请乳母,以免使乳母的孩子受饥;借粮给穷苦乡亲不得收息;建药店以医治穷人的疾病;经常修桥补路,“以利行客”;周济那些孤寡老人、生活无着的乡邻;每年炎夏时节,在大路旁设茶水站,“以济渴者”。

“宽厚谦恭,谨言慎行”。古代个人不仅要修身“吾日三省吾身”之外,言行要谨慎,行为要谦恭,因而许多家训都一再叮嘱子弟要谦恭谨慎,宽厚待人。张履祥说:“子孙以忠厚谨慎为先,切戒捐薄。不可顾目前之利而妄他日之害,不可因一时之势而贻数世之忧。”

2、读书治学之道

“爱子有道,养正于蒙”。传统家训非常强调早期蒙养教育的重要性。“家训鼻祖”的《颜氏家训》中就提出:“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这样方有利于孩子的成长。颜之推自己从小就勤于学习,所以对后代子孙的教育中都强调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进德修身,力戒恶习”。传统家训还特别注意子孙的修身教育。如开帝王家训以先河的周公就曾诫子伯禽加强道德修养,礼贤下士。“然我一浴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有些家训甚至制定了违法家规的处罚措施。像清代《鲍氏户规》对沾染赌博恶习者就规定:“赌博财物,开设赌坊,教而不改者,杖八十、免祀。” 免祀在古代家法中是非常严厉的处罚。

“立志清远,励志勉学”。激励子弟勤奋勉学,立大志、成大器的家训也为数众多。诸葛亮在《诫外甥书》中告诫晚辈“夫志当存高远”。许多家训不仅强调了志向的重要作用,而且还教育后代“志”与“行”的相互促进。嵇康在《家诫》中劝诫道:“若志之所之,则口与心誓,守死无二,耻躬不逮,期于心济。”确立了高远坚定的志向,行动就有了依托。

3、治国齐家之道

治国之道的第一条就是“奉公勤政,报国恤民”。虽说古人把从政做官当作毕生志向,但是 “胸怀天下”是古代行政伦理的核心。“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在家训中就表达了奉公为国的精神。

“清廉自守,勿贪勿奢”。历史上留下了诸如陶侃母“封坛教子”之类诫子勿贪的感人故事。姚舜牧《药言》:“若要宽,先为官。钱粮切不可拖赖,吾家世来先完钱粮。”包拯对贪官嫉恶如仇,说:“后世子孙仕官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噎之后,不得葬于大莹之中。”并要人将此刻在石上,以诏后世。可见包拯对贪污的嫉恶。

“躬耕自立,应世经务”。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封建社会里,仍有不少家训教诫子弟要学艺习技,耕读并重,反对好逸恶劳的不良作风;鼓励子弟、后人学习和掌握一些具体的技能,以便于自食其力。宋代陆游在《放翁家训》中写到“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淡泊名利,平和处世”。传统家训在教诫子弟、家人立志谋业的同时,也向他们灌输淡泊名利的处世之道。如东方朔的《诫子诗》就提出:“明者处世,莫尚于中。悠哉游哉,于道相从。饱食安步,以仕代农”,“才尽身危”、“孤贵失和”。许多家训也都劝告家人不要贪图名利,以免惹祸上身,殃及家人。

以上三个方面是传统家训的大致内容,除此之外还有婚姻、子嗣等方面的家训内容。传统家训虽然涉及领域极其广泛,但核心始终是围绕做人、读书、修身、齐家展开,实质是人格伦理教育和道德理想志向的培养。

三、家训对现代家庭教育的意义

传统家训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的体现,在道德意识、伦理观念的灌输和培养有相当的借鉴意义。在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吸收西方的民主独立精神,年轻人自主意识比以前强烈,反对教条束缚,社会道德体系面临挑战的时候,我们自然的想起了 “礼崩乐坏”这样的感叹。时代在不断的进步、变化,家训作为“父父、子子、君君、臣臣”那一套被定为“封建残留”而成为历史的过去,封存于文化思想的记忆之中。在探讨家训的过程中,笔者相信如果摒弃了“无原则的遵从君王,读书就为了做官”之类的糟粕思想,优秀的文化传统应该得到发扬光大,家训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

(一)以身垂范

家庭环境是人们最早的最直接的生活环境。人的社会化一般是从家庭环境中开始的,人的自我意识首先也是在家庭环境中萌发和形成的。家庭是孩子生活时间最长的环境,是他们接受教育和影响最持久,最广泛的地方,在家庭中儿童除了获得生理发育的必要照顾外,还有重要的是在与家庭成员的交往中学会学习、生活。可以说,家庭环境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品德形成和智力发展,都有着特别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就是“境教”。除了,“身教”和“言教”对儿童的身心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成功的家庭教育,一般都是“言教”、“身教”与“境教”的密切配合。家长的素质、生活方式、教养方式、生活工作态度等都会对儿童产生深刻的影响。

古代家训虽然很多就是训诫子孙后代的条规,但是不乏家长以身垂范,躬身自行的内容。父母长辈的模范作用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积极的意义。今天的家庭,更多的是三口之家,父母和一个小孩共同生活。父母需要工作,小孩更多的是交给社会教育机构,从孩童脱离了哺乳期就基本上开始进入托儿所,乃至到幼儿园和学龄期。实际上小孩不再像古代的时候,能够和家中长辈长时间相处,父母缺少时间与孩童共同生活,体验小孩的世界,这对于孩童来说,才是最关键的。“家训”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但是,家长时候能够在孩童需要的时候给予他足够的经验和技能去适应社会,仍然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今天,对于各个年龄的孩童,我们有数不清的教材。我们似乎没有必要再自己花时间为我们的孩童写一些“家训”。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的是,每一篇“训”,每一句能保留下来的言语,都是作“训”的人的反映。在为子孙作“训”的时候,应该是把自身的人格魅力贯穿其中的。像曾国藩的《诫子书》实际上已经是这位文正公的遗言了,把自己一生为人向、兄弟子孙垂范。而这才是我们应该加以发扬的。做好自己,能够为子孙做一个模范,比任何的教材和教育手段都要有效。

(二)“训”儿有道

1、孝亲敬长,长幼有序

传统教训中的“孝亲敬长,睦亲齐家”在今天仍有其时代意义。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作为对《周易》开篇的重要的解释,讲述了万物应该有其运行的自然秩序,而不管在“家”或“国”。儒家思想的影响是深刻的,历代君王都践行儒家的“以孝治天下”的信条,以长幼尊卑为基础,“不孝”是为十恶不赦的大罪。儿子在家不能随便和父母、长辈顶嘴,在社会更不能随便越位不尊敬上司。现在社会小家庭单位的出现代替了原来的家族式的大家庭,在道德、传统权威的教育上有着不可避免的缺失。笔者认为小家庭教育最大的矛盾就是在小孩前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没有形成对权威的认同。纵观现今的社会,因为独身子女问题,父母祖辈普遍过分溺爱孩子,父母只从经济上满足孩子的生活需要,而忽略对他(她)的做人教育;过于宠爱,不懂艰苦,不能遭受挫折,一旦遇事不顺,使精神脆弱,没有直面人生的勇气;个人意识过强,绝无宽厚恭谨,自我中心强烈。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一个家庭的精神面貌,影响甚至决定着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我们现在提倡团队精神,提倡个人的协作能力。如果小孩从小在家都能做到敬父母、亲兄弟、睦邻齐家,长大走入社会就必定会尊敬师长,善于合作。

2、刻苦学习,志存高远

其次,传统家训中的“进德修身,力戒恶习”、“立志清远,励志勉学”对我们现在年轻人的学习有很好的借鉴意义。许多家训都把立志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详加阐述。古人认为,只有志存高远,才能有所成就。三国时的嵇康在《家诫》中说:“人无志,非人也。”把立志作为做人的先决条件。明代杨继盛认为,是否立志将决定一个人的成长方向。“若初时不先立下一个定志,则终无定向,便无所不为,便为天下之小人,众皆贱恶”。人只有立志,才能有奋斗目标,才能有信念和动力,去战胜一切困难。明代姚瞬牧在其《药言》中指出:“凡人须先立志。志不先立,一生通是虚浮,如何可以任得事。”清代左宗棠告诫儿子,“读书做人,先要立志”,并进一步指出“志患不立,尤患不坚”。“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古代,立志往往并不是像今天明确的说“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做一份什么样的工作,而是往往从家国的未来着眼而努力。“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五千年的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一脉相承,屹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我们可以看到,道德品质的积累,能够恪守道德准则的民族才能与时俱进,健康发展,这才是我们重提“家训”的必要。

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就是父母,父母的作用无可替代。学习的大忌就是骄躁,父母从生活细节上入手,循循善诱,熏陶感化,遵循循序渐进式教育,从小就教育孩子立志高远、勤奋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孩子也就能从小慢慢培养起学习的兴趣,对自己的人生才能有明确的目标和奋斗的动力。对于孩子的培养,督促其努力学习是非常必要的,但孩子的天性不能被磨灭,志向的作用在于引导小孩对于自身进行思考,应该说是开启智慧之门的一个部分。这是在早期的教育中非常重要的。

3、勤俭节约,量入为出

古代家训中节俭和量入为出的治家理财方法也值得我们借鉴。由于古代社会经济上是自己自足的农业经济社会,所以勤俭持家几乎是所有家训的一项重要内容。司马光在《家范》中就屡屡提及要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一个人生活中奉行节俭,则其物质欲望就少,精神生活会变得充实。一味地追求生活上的奢侈享受,经济条件不容许时,有可能会做出违法的事情或者造成心理畸形。正因为此,宋代家训作者将节俭视为做人的美德。赵鼎曾说:“惟是节俭一事,最为美行。”《尚俭素》中也讲:“俭,美德也,古人之所宝也,禹圣人也,帝舜称其德曰:‘克俭于家。’人君富有天下犹以俭为德,况民庶乎?”

四、结语
       社会在进步,人类科技日新月异。科学技术已在人类社会显示了它超凡的本领,帮助人类解决很多问题。然科学只是手段,却不能解决现实世界的信仰危机和道德滑坡。儒家流传下来的一些精华“重人文、重教育、重亲情”的文化精神,恰好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可以纠正科学现代化带来的人情淡薄、人心冷漠的弊端,恢复理想、信仰、道德的尊严与热情。中国传统家训是儒家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家训既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家庭这个社会细胞的特殊体现,又承担着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任;它是古今人生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人们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教育思想的精华所在,起到了自觉在社会普及道德教育的脊梁作用。家训文化在封建社会里,在传播文化、教育后代及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均起过巨大的作用。虽然传统家训中有很多是讲君臣之礼,父子之道,有很明显的封建烙印,但其中的勤俭持家、睦邻乡里、助人为乐、勤奋治学、谨言谦恭、立志高远等内容在当代还是有其丰富的内涵,特别是对我国现代的家庭教育更有重要意义。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道德文化的复兴,终将体现于教育体系之中,研究传统家训对现代家庭教育的意义,对于创立具有新时代精神的中国家庭教育内容,发挥其伦理教化与维护社会稳定等功能,古为今用,显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欢迎转载,感恩分享:文章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