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苑新苗|我的文化之旅

 文乡枞阳 2020-09-01

这是一个有收获的日子,因为我参加了一次文化之旅。

暑假回乡正好赶上了枞阳团县委举办的“青春假日,文化枞阳”大学生交流活动,得知信息,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这些年,我们上学、读书,直至考上大学走出家乡,书本知识学了不少,但对于家乡枞阳——这个素有“诗人之窟、文章之府、气节之乡”美誉的文化大县,我还真的了解甚少。

这次,我们在团县委书记的带领下参观了枞阳经典的文化景点。无论是历代文化名人的家国情怀,还是大刀王胜的衣冠冢;无论是渡江战役中线指挥部,还是烈士纪念碑,都让我们这些参观者体验到了属于我们枞阳的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的魅力,灵魂受到了浸染,思想受到了熏陶。若是问我触动最深的在哪里,我觉得非“名人大道”莫属。

这次参观的名人大道仅是其中的一段,从会宫镇到义津镇。短短的行程,让我为之震撼的文人大家不在少数。

首先要提及的是“曾门四大弟子”之一的吴汝纶先生。他的纪念馆不大,几十个人进去略显拥挤,但是这并不影响人们去感受他的远见卓识。该馆从先生的生平事迹介绍起,接着是登入仕途,重点突出了兴办学堂。还让我们从吴氏家谱中进一步感受到先贤的精神风貌。

吴汝纶先生,晚清文学家、教育家,23岁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中秀才后,接连考中举人、进士,被授为内阁中士。他在为官期间,格外重视发展教育,不畏权势追回被侵占学田的赋税收入,还亲自登堂授课。平日里,人们都尊称他为“大师”而不是州官,他的学识,他对教育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吴汝纶先生与日本教育界人士来往频繁,对西学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萌发了兴办新式学堂的主张。然而在被邀请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时,他却坚辞不就,并奏请出国去日本考察,因为他志在借鉴日本的方法,获得教育上的成功,从而实现国力强盛。

先生同样关注家乡教育,寓居安庆时,筹建桐城学堂,这便是桐城中学的前身。桐城中学的校训“勉成国器”,是当时先生题的匾额,这大气而简洁的校训里包含着先生的多少期望啊。

名人大道上怎么能少了“桐城派三祖”之一的方苞先生?这位桐城派创始人,自幼聪慧,因才华出众,24岁时被称为“江南第一”。

然而在康熙五十年却因为《南山集》锒铛入狱,但他在狱中仍坚持创作。在他身上表现出的是一位文人的执着与骨气。后有重臣营救,加之康熙帝赏识,两年后免死出狱。

在方苞故里,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另一面墙,那面墙上全是方苞先生家族后人的名字,这些后人都有所成就。孟子说过:“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但方氏家族的后人似乎打破了这句警言的怪圈,每一代后人都足够优秀,大概是时刻谨记自己是方苞的后人,时刻约束自己的结果吧。

因行程紧张,义津到麒麟段这次未能成行。文化大道上的名人就像一颗颗光彩夺目的明珠,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及热爱家乡、回报桑梓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夺目的光芒。

这次活动让我的灵魂受到了一次洗礼。我想,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以先贤为榜样,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结合时代的特点,创造性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虽说好男儿志在四方,但是家乡,应该永远是我们心中的一方净土,我们不论身在何处,都要时时从家乡传统文化中,从先贤长存的风范中汲取精神营养,展示我们枞阳人应有的风采。

这次文化之旅,让我思考的是人生之旅,不管走到哪里,我们都不应忘记自己的根。

我在心里默默地说:枞阳,我的家乡,我不会让你失望!

--END--

来源:文乡枞阳

图文均属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主编/统筹:文乡燕子

诗词编辑:圆中老虎

版面编排:小小盒子

 作者简介 

钱妍,枞阳金社人。在校大学生。



推荐阅读

枞阳有条“大师路”,你知道吗?

文苑新苗|愿冷热无差

文苑新苗|大手牵小手 满满都是爱

文苑新苗|学生日记:向平凡的人致敬!

文苑新苗| [杨贝贝]春游去哪里?请看我的建议!

文乡记忆|枣园小记

枞阳话|【民间传说】方苞轶闻

文乡诗苑|茶与水的情思

文乡随谈|庭前月钩架新桥


温馨提示:凡在文乡枞阳微信公众平台刊载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平台与作者共有。本平台享有作品处置权。作者投稿本平台,即视为同意。感谢您的认可及支持!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把时间交给阅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