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乡情怀|父辈的草鞋

 文乡枞阳 2020-09-01


在县城正大街渡江战役中线指挥部纪念馆,我的目光被玻璃展柜里一双草鞋紧紧的牵拉住。这是一双普通的草鞋,又是一双被炮火洗礼过的,浸透汗水和血水的草鞋。
草鞋,农耕社会农民近行远足的专利品,它的根在农村的黄土地上,它的魂附在黄肤色的农人身上。千百年来,任劳任怨的祖父辈穿着它,穿行于阡陌,跋涉于山径,以貌不惊人的模样,在广袤的土地刻下深浅不一的痕迹;以不舍气力的韧性,耕耘于富饶或贫瘠土地上,源源不断的从土地里讨来金灿灿、沉甸甸的谷物。

从纪念馆回来,只要一静下来,草鞋的样子像铆足劲儿直往我的心坎里钻,在我的思绪中跳动。每天晚上,草鞋总是踮着脚尖悄悄潜入梦境,半个世纪的有关草鞋影像在脑际如同幻灯片似一一闪烁,如昨天般清晰,那样的绵软,那样的亲切,那样的难以割舍。
那古铜皮肤的老农,那老农脚下的草鞋,承载着岁月的沧桑,生活的重担,深藏着渺小的期望,包裹着无言的大爱。一想起草鞋的模样,思绪一下子撞进与草鞋有关的影像里。

那个年代,穷和苦是一对结伴而行的拦路虎,守在生活的路口,不近人情似的让人整天为吃为穿长吁短叹。好在山里人有背靠着的大山,“靠山吃山,靠河吃河。”默默无闻的大山慷慨大方的向山里人提供漫山遍野的柴禾。  上山砍柴,鞋的损耗是令山里人心疼的。几块钱一双的球鞋是断然舍不得穿进山去的,这时草鞋便有用武之地。
父亲是个闲不住的人,只要有空,便坐在院子里打草鞋。这是父亲为进山砍柴做的第一道工序。父亲坐在木凳子上,地上堆满晒干后柔软的晚稻草和糯稻草,这些草,事先用棒槌子在石板上使劲捶,直捶得有柔性韧劲方罢手。阳光照在父亲脸上,照在满是稻香的稻草上。父亲将竹笋叶和稻草混杂着搓成长长的绳子,拴到特制的工具——“草鞋爬”,着手编织鞋底。边搓绳子边编鞋底,用劲挤实,在鞋前后帮留五个“耳朵”,用一条布条搓成的绳子将“耳朵”穿成一体,打个活结,便大功告成。

做成一双后,父亲端起蓝边碗,满口一吸,“噗”的一声,水珠喷到稻草上,马不停蹄的继续编下一双草鞋。父亲就像一位高级工艺师,把阳光和希望编进密实又透风的草鞋里。父亲编好草鞋后,一双一双的挂在土墙上,像欣赏艺术家作品一样,用目光扫来扫去,在他眼里,这草鞋就是他的劳动伙伴。
我有时不解的问:“打这么多草鞋干吗?”“上山砍柴穿草鞋柔软透气防滑,心里踏实。”父亲淡淡的答道。
父亲下田干活有时穿破胶鞋,有时穿草鞋,但砍柴季节上山伐薪必穿草鞋。山路崎岖,石子多,容易磨损鞋,布鞋和那几块钱一双的黄球鞋,父亲是绝不会穿的。山场面积大,家山的柴砍回家垛成堆,等到过年前挑到横埠河去卖,换得盐油酱钱和过年所需的费用,家山的柴是断然不能送进灶台洞中的。烧锅所用的柴禾必得向野山讨要。

冬闲时,只要不下雨,父亲一天一趟穿着草鞋往山上赶,十几只穿烂的草鞋换来了柴垛高度的慢悠悠上升。看到这左一柴垛右一柴垛,我们仿佛闻到新年的气息,迎来温暖的春天。
一个周末,我央求父亲带我一道去山上砍柴,说是想看看山上的景观,其实就是想名正言顺的享受一下起早人三更饭的米香。由于没有适合我的草鞋,我便穿着一双平底胶鞋。上山时,穿草鞋的父亲健步如飞,穿胶鞋的我前倾后仰,好不容易爬到目的地,屁股往草丛里一歪就不想站起来。下山时,担着百多斤柴禾的父亲稳稳当当,而我呢,脚上的鞋底平滑,身体东倒西滑,有时在路上滑出一条不规则的线条,肩上重担,脚下鞋滑,憋得我的脸像下不出蛋的母鸡一样,醬红酱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必躬行。”好看的真的不如实用的。

我也有过短暂的穿草鞋经历。小学离村不太远,路是条灰白色的土路,晴天尚可行,雨天愁煞人。春夏两季,下雨不怕什么,手里拎着鞋,赤脚走在小路上也是一道不错的风景。可到了隆冬时,路潮湿的时候远比干透的时候多。特别是到了上冻化冻的日子,出行到校就成了绕不开的话题。穿带胶的鞋子的人家毕竟凤毛麟角,穿布鞋呢,返家时,必湿透鞋底。母亲好说歹说,哄着我在布鞋外套上一双超大型草鞋,既防滑又护鞋。开始几天我心里就像偷了人家东西似的,羞愧不安,一到校门口就偷偷的将草鞋脱下藏进不为人知的角落。后来见同伴不在意,心里释然了:刘皇叔还卖过草鞋,苏轼还穿过草鞋,“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便是佐证。

如今,我们赶上了好时代。几辈人沿着草鞋走过的足迹,过上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富裕生活。人们的穿戴跟上时尚的节奏。鞋产品花样齐全,品样耐看。穿过几个月后将之束之高阁或直接扔掉已不是令人惊诧之事。
穿草鞋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但我们不要淡忘草鞋的模样,穿草鞋长征的红军故事,穿草鞋的战天斗地故事,仍要一代代的诉说下去。  草鞋已退出生活舞台,但穿上皮鞋,不能忘却草鞋:草鞋贮藏着岁月的色彩,珍藏着立世的标杆。
草鞋徜徉在故乡的记忆里,永远是那么笨拙和厚实。 

--END--

来源:文乡枞阳

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作者简介 
左克友  乡村教师,微信名一树花开
闲时以读书为乐,以码字为趣
偶有文章发表

往期回顾

视频|枞阳大鼓书•俞昌明
戏说乡史|枞阳钱桥镇民间故事(1-3)
戏说乡史|枞阳钱桥镇民间故事(4-6)
戏说乡史|枞阳钱桥镇民间故事(7-9)
戏说乡史|枞阳钱桥镇民间故事(结束篇)
家乡美|旗山公园●亭趣之三:水月清光之美
家乡美|旗山公园●亭趣之二:吕蒙城下江河晏
家乡美|旗山公园●亭趣之一
视频|中国影像方志•枞阳篇
权威发布|祝贺,两位枞阳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